賀春莉
摘要:伴隨我國經濟水平的顯著提升,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劇烈的競爭態勢,企業稅務籌劃的相關問題逐步顯現,具體包括客觀和主觀兩方面。本文通過案例分析明確稅務籌劃的具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分析深層次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進一步推動我國稅務籌劃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稅務籌劃;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一、稅務籌劃概述
在當前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越來越復雜。近年來,我國稅務機關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生的變革,不斷完善我國的稅務制度,實施了營改 增等一系列變革措施,這些稅務改革給企業帶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要想在稅制改革背景下合理合規地減少稅務開支,必須加強自身的稅務籌劃以 減輕負稅。
(一)稅務籌劃內涵
稅務籌劃主要是指企業以遵守法律法規為前提, 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以充分利用稅收法規中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從而延遲企業 的稅費繳納時間或者減少應納稅額度,達到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減少企業成本的目的。稅務籌劃最重要基礎是稅務籌劃活動開展必須是合法的,同時財務的涉稅風險也是較低的,更不能通過偷稅、漏稅等方式來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
(二)稅務籌劃與偷稅、漏稅的區別分析
首先,二者的實現方法不同。稅務籌劃是建立在對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十分仔細、具體的研讀參考之后,結合不同項目之間的稅收納稅差異與企業自身生 產經營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納稅方案。偷稅、漏稅則是企業違背稅法的規定和原則,對于應繳納稅款的項目進行欺騙、隱瞞,如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篡改等來達到降低繳納稅款的目的。其次,兩者的法律性質不同。稅務籌劃的行為是合法的,建立在稅法支持的基礎之上的,國家支持和保護企業采用合法、合規的方法來實施稅務籌劃,減輕企業稅負,這也是優化國家稅務收入的重要方式。而偷稅、漏稅則是絕對的不合法、不正當行為,一旦企業偷稅、漏稅行為被發現,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最后,兩者的實施效果不同。通過合理、科學的稅務籌劃,企業能夠通過安排應納稅項目達到降低負稅、減輕企業稅務負擔的目的,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多的效益。而偷稅、漏稅的行為會因為其違法性而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企業不但不能通過偷稅、 漏稅達到減少企業成本的目的,反而會增加企業的罰沒支出,增加企業經濟支出負擔,更嚴重的情況下企業管理人員會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造成企業破產。
二、集團企業加強稅務籌劃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稅務籌劃管理有利于集團增強主動納稅意識
傳統的企業納稅活動較為被動,征納雙方關系較為微妙,處于一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隨著稅收管理秩序的根本好轉,企業社會責任不斷增強,自覺納稅意識逐步提高。并且,由于稅收政策較為規范,一部分集團企業不再需要采取偷稅漏稅等非法手段的方式來達到少繳稅的目的,而是可以運用稅務籌劃進行節稅管理,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稅收成本。
(二)加強稅務籌劃有利于降低集團稅務風險
傳統的偷稅漏稅對企業的征信建設影響很大,是稅務管理體制不規范存在的管理漏洞。如今,在新稅制體系下,稅收管理更加規范,偷逃稅收將會受到嚴厲制裁,這對于集團企業發展將是得不償失。通過稅務籌劃能夠將稅務政策靈活運用,使之與企業的目標保持協調。比如,集團企業通過事先籌劃,稅收管理被安排在合法的經濟活動范疇中,從而實現降稅目的,規避被動的偷漏稅風險,同時降低了企業成本。
(三)加強稅務籌劃有利于集團資源的優化,提高集團的管理水平
集團為了實現稅收籌劃目標,會對自身資源和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組合,使之得到優化,結合稅收管理要求,在集團運營管理中做好成本控制與管理,減少涉稅項目,降低集團的稅收成本,從而使集團的綜合管理水平提升。
三、新時期企業稅務籌劃主要問題
(一)稅務籌劃缺乏創造性
對于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而言,稅務籌劃工作發展得極其緩慢,創新意識不夠。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許多企業高管和財務人員對稅收成本不夠重視,尤其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更是沒有意識到它的角色,而將重心放在業務收入上,對成本的關注度不夠。其次,籌劃方法視野比較狹窄,關注的內容依然比較傳統,包括稅收的退免,抵扣以及優惠等相關政策,而對新興的一些業務沒有較多關注,創新意識和總體意識都還比較稚嫩,沒有站在全局性的立場和角度對于稅務事業有一個綜觀性的審視。在具體的企業實踐當中,從事稅務工作的相當一部分人年齡都比較大,工作時間久,屬于公司元老級的員工,與時代、與新信息接觸的過程比較費勁。通常來說,企業創新主要包括管理、技術以及相關的籌劃方面的創新。
(二)稅務籌劃的主動性不高
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往往存在納稅義務的情況,這就無疑給納稅人充分的時間來進行自己的稅務籌劃。以企業的基本情況為基礎進而展開一系列的事前籌劃,為企業爭取最大的利益。一般來說,企業在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稅務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規劃,不過有許多企業往往沒有把握好最佳的籌劃時間,當項目已經完成才開始準備稅務籌劃的相關工作,為企業某利潤。如此一來,時間的滯后會帶來利潤的縮減,一旦被動,自然不肯能得到最大化的企業利潤。無論是從實踐還是從理論來看,企業的稅務籌劃與企業的最大利益化的目標追求之間事實上并不是不可協調的,不過對許多企業管理者而言,由于他們對二者關系的錯誤認識,因此往往阻礙了稅務籌劃工作的前進和創新。
(三)稅務籌劃缺乏成本-收益的相關分析
許多企業在具體的稅務籌劃工作當中往往對成本與收益缺乏一個細致的分析和考量,忽視了應納稅款與項目成本之間的差額數值的計算,這就使得稅務籌劃往往陷入被動的局面,無形中增添了企業的負擔。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項目本身在稅務籌劃上比較困難,這就使得企業稅務負擔更加嚴重,甚至還會造成企業的非正常運行,如果發生違法的情況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四、稅務籌劃問題的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籌劃方案
許多企業往往在籌劃當中視野比較狹窄,片面抓住一個方面往往不夠開闊,綜合性的視角仍然不夠,這樣就會使得企業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不良影響可能還會急劇地轉化為消極影響。所以說看問題一定要全面、中立,就公司設立而言,總共有兩種,分別是母子和總分兩種。母公司的稅前利潤沒有辦法支付子公司面臨的虧損,不過子公司可以充分地利用當地的稅收優惠政策,要明確母子公司和總分公司優缺點,并與公司的戰略目標相結合加以合理利用。
(二)切實提高人員素養
總的來說,稅務籌劃工作是一項全方位的并且復雜的工作,對于行業工作者而言,相應的要求也比較高。對從業人員而言,他們首先要對稅收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有一個專門性的認識,涉及到的管理、金融等方面的知識也要盡可能掌握。除了這些,從業人員本身要對自己的企業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市場情況、企業的技術發展等都要有一個綜合性的了解,從而才能更好地進行籌劃。而對于稅務人員來說,所謂較高的綜合職業素養大致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從事財務籌劃的工作人員必須是專業會計,精通會計知識。其次,稅務籌劃者要了解我國相關的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最后,該方面的職員還應該具備較好的學習溝通能力。當前,我國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會計人員還比較少。
(三)健全并完善稅務代理體系
盡管我國的稅務籌劃代理體系尚不健全,但是各行業對于稅務籌劃的需求量很大,而供給又相對較少,造成了供不應求的現象。首先要進一步擴大代理機構規模,健全并完善稅務代理體系,引入大量的精通稅務籌劃的專業型人才,提高新職員素質,加強培訓工作,切實滿足市場的要求。要做到與時俱進,時刻對新時代出現的新法律法規,新的專業技能進行學習,強化創新意識。比如,當前“營增改”正在大力發展階段,要深入學習和了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工作。
總結
總的來說,我國的企業稅務工作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有所改善,當然,目前的不足也啟示著我們稅務籌劃工作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想要在各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我們必須要發現各個階段存在的不足,揚長避短,為創新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玉娟.稅務籌劃風險及對策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13.
[2]饒建輝.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研究[D].廣西大學,2012.
[3]蔡昌.公司治理、契約安排與稅收籌劃[A].第四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
[4]肖雷.企業稅務籌劃風險與防范分析[J].時代金融.2016(12):86-87.
[5]周國光,武鴻留.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稅務籌劃模型研究[J].會計之友. 2016(11):133-135.
[6]周征輝.全面“營改增”對企業稅務影響及對應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6(06):69-70.
[7]許喬蕙.投資活動中的稅收籌劃相關問題探討[J].新經濟.2016(17):61-62.
[8]徐敏.淺論上市公司稅務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6(1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