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萍 韓俊英 尤剛 薛正旭



摘要:通過實地調研和組織專家交流、訪談會議等方式,在專家的反饋意見和調研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了由4個準則層和22個評價因素層構成的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標度(1~9)將所有指標進行兩兩相比,按重要程度建立判別矩陣,通過求解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及對應的特征向量(ω)計算權重。經一致性檢驗,滿足一致性要求,得到逐層總排序權重。鑒于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受諸多因素影響,且部分指標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采用模糊評價方法將調研評價指標的得分與權重綜合評價的結果相結合,對其進行定量研究分析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表明:蘭州市休閑農業現狀發展評價體系得分為72.98,處于中等發展水平并呈現增長趨勢和發展上升潛力,評價結果較為全面、客觀,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蘭州市休閑農業階段性發展水平。
關鍵詞:休閑農業;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3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440(2020)01-0227-07
Abstract: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organizing expert exchange and interview meetings, on the basis of experts′ feedback and survey data analysi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zhou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hich consisted of four criteria levels and 22 indicators levels. All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y scale (one to nine). The discriminant matrix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degree, and the weight results were calculated by solving the maximum eigenvalue (λmax) of the matrix and the corresponding eigenvector (ω). By consistency test, the consistency requirements were satisfied and the total ranking weight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some of the indicators had certain fuzziness, a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ombine the score of the research evaluation indicators with the result of the weigh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arry out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Lanzhou had a score of 72.98.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Lanzhou was in the middle level and showed a growing trend and potential.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and can represent the stage development level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Lanzhou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休閑農業是將農業生產和旅游休閑相結合,利用農業景觀和田園環境,結合農業經營活動、鄉村人文生活等內容,滿足消費者體驗、參觀、休閑、學習、度假、購物等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形態[1]。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收入的極大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人群熱衷和青睞于鄉村田園和自然生態休閑[2]。自2003年以來,蘭州市開始舉辦“蘭州桃花節”、“蘭州·什川之春”旅游節等活動,使鄉村旅游逐漸成為當地城市居民休閑放松的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推進了國內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國內休閑農業正由高速發展階段向創意階段轉變,科技文化等社會人文因素被加入到農業產業鏈中,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之一。
目前,關于休閑農業方面的研究涉及廣泛,學者們運用不同的理論和從不同的角度對休閑農業發展建立指標并進行評價研究,還有學者通過具體案例進行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休閑農業進行評價。李豐玉等[3]采用AHP法對休閑農業產業競爭力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專家打分確定指標權重。王穎等[4]從自然條件、經營策略、官方支持等3個方面對休閑農業評價指標體系建設進行研究。劉水良等[5]通過AHP法和模式綜合評價法,從區域條件、資源價值和環境條件等3個方面建立休閑農業發展評價體系,以湘、鄂、渝、黔地區作為研究對象,對該地區的休閑農業發展進行評價。袁紅[6]基于AHP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建立湖北省休閑農業發展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定量研究分析。陳麗媛[7]依據復合生態系統、農業區位等理論,通過德爾菲法和AHP法構建休閑農業評價指標體系,得到36個指標的權重。綜上所述,休閑農業是第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選取正確、科學的研究方法構建休閑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其發展進行評價分析非常重要。但是針對國內某一特定區域的休閑農業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及其對策的研究甚少,非常有必要開展相應的研究,因此構建一套較為系統的休閑農業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科學的評價模型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此,為了更好地推進蘭州市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本研究基于基礎設施、功能效益、產品特色、技術服務等4個方面,以統計年鑒和實地調研數據,通過專家打分,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蘭州市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并進行評價分析,以期為蘭州市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1研究區域概況
蘭州市位于中國西北部、甘肅省中部,市中心地處北緯36°03′、東經103°40′,北與武威市、白銀市接壤,東與定西市接壤,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接壤,總面積13 085.6 km2。作為甘肅省的省會和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蘭州是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的大通道,是中國7個跨省區的中心城市和12個主干交通樞紐,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樞紐。蘭州地形為東西兩條狹窄的地帶,黃河自西南流向東北,入境水資源非常豐富,形成峽谷與盆地相間的串珠形河谷。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合農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的發展。蘭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3 ℃。因深居西北內陸,海洋溫濕氣流不易到達,屬大陸性很強的溫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從蘭州出發,可以欣賞到高原風光,一望無際的戈壁、廣闊的草原、險峻的黃河,絲綢之路文化、西北民族特色以及中國革命的紅色文化的魅力。近幾年,通過延伸農業產業鏈,依托特色農產品、農業科技示范園、田園風光和農業自然景觀等,蘭州市大力發展采摘農業和觀光旅游產業,將體會農業生產、體味鄉村風情、體驗農耕文化、走近農家生活等有豐富農業內涵的活動進行結合,初步形成了“八大園”等各具特色的農家樂、生態休閑園、農業示范園等[8-9]。截至2017年底,蘭州市共有休閑農莊33個、休閑農業園區16個、星級農家樂1 900余家、省級旅游示范村2個、市級旅游示范鄉鎮8個和市級旅游示范村61個。
2休閑農業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構建
2.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指標選取
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方面是評價的指標,另一方面是評價模型。休閑農業是農業和旅游相結合的新興產業,由于涉及的變量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同的學者提出的評價思路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休閑農業的評價包括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和定量與定性結合3種方法,目前,已從早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逐漸轉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分析。本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AHP)[10],構建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利用Matlab軟件計算各指標權重,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采用模式綜合評價方法計算評價結果。
層次分析法運用前需要構建層次模型形成等級層次:目標層、中間層(準則層)、底層(評價因素層),然后構造兩兩對比矩陣,通過9分位數進行構建,對對比矩陣求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進行一致性檢驗,最后得到權重向量。該方法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能對一些較為復雜、較為模糊的問題作出決策,它特別適用于一些難以完全進行定量分析的問題。
由于AHP構建模型時在指標的選擇上偏向于依賴人的經驗,因此,要遵循層次性和系統性相結合、可操作性和科學性相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前瞻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11-13]。本研究在參閱休閑農業指標評價相關文獻,結合相關行業交流訪談、實地調研資料,征求該領域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篩選出22項具代表性的評價指標,構建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表1)。第1層為目標層,即蘭州市休閑農業評價指標體系;第2層為指標層,包含休閑農業中的基礎設施、功能效益、產品特色、技術服務4個層次功能;第3層為評價因素層,即每一個評價準則具體決定因素,在整個指標層中又形成22個指標。
2.2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及一致性檢驗
2.2.1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依據層次分析法,邀請行業內相關專家,對各因素重要程度進行標度(表2)。
在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時,按照層次分析法將所有指標進行兩兩相比,并按其重要性程度進行評價(表2)。
2.2.2評價因子權重的確定及一致性檢驗按照蘭州市休閑農業評價指標體系,建立權重集合,表示為Q和Qi={ Q 1, Q 2,…, Qn},根據判別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及對應的特征向量(ω)求解計算各因素的權重。一致性檢驗的公式為CR =CIRI =λmax -n/(n-1),式中CR為一致性比例,CI為一致性指標,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當n=1~9時,RI分別為0、0、0.52、0.89、1.12、1.26、1.36、1.41、1.46。分別對各判別矩陣用一致性檢驗的公式進行一致性檢驗。
利用Matlab軟件計算權重,求出λmax分別為:λQmax=4.185 5,λQ1max=5.077 6,λQ2max=5.294 8,λQ3max=7.781 7,λQ4max=5.077 6。當CR<0.100時,滿足一致性要求,得到各因素指標權重如下:Q=[0.340 0,0.287 3,0.237 0,0.135 7];Q1=[0.122 6,0.122 6,0.189 6,0.282 6,0.282 6];Q2=[0.188 9,0.322 8,0.252 1,0.137 9,0.098 4];Q3=[0.144 4,0.087 5,0.076 7,0.103 3,0.196 2,0.268 2,0.123 7];Q4=[0.127 2,0.189 6,0.189 6,0.164 5,0.329 1]。
2.2.3評價指標結果分析通過準則層指標(一級指標)權重與評價因素層指標(二級指標)權重相乘形成矩陣,得到逐層指標權重(表3)。
3休閑農業發展評價模型
3.1評價模型選擇
依據前述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體系,建立蘭州市休閑農業模糊綜合評價因素論域,包括4個一級指標及22個二級指標。模糊綜合評價的關鍵點是建立因素論域,因素論域表示為:評價對象D={ D1, D2, D3,…, Dn},D為非空集合。經咨詢相關專家,結合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建立蘭州市休閑農業綜合評價等級論域及指標論域。綜合評價等級論域是以評價對象為目標,建立的評價結果的集合表示為:評價等級論域L={ L1, L2, L3,…, Ln},評價指標論域F={ F1, F2, F3,…, Fn}。對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的綜合評價等級分為4級,評價等級標準L={ 1,2,3,4},具體評價等級標準及指標見表4、表5。
3.2建立評價判別矩陣
在蘭州市休閑農業評價過程中各個指標對現狀評價起到不同的作用,也對現狀的評價有不同的影響,所以為了保證評價的合理性和體現評價的客觀和有效性,采用專家調查法(Delphi Method)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調查問卷,13位專家對二級指標進行了評價。依據專家評價得到判別矩陣(表6~9)。
通過二級指標因素現狀評價結果與目標層權重相乘,得到模糊綜合評價一級指標因素評價結果:P1=Q×P2=[0.310 2,0.353 1,0.234 4,0.100 4]
4評價結果與分析
基于一級指標評價結果,蘭州市休閑農業現狀發展評價總分:P=P1×S =72.98 分(L=[90,75,60,45])。按照模糊綜合評價指標論域,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評價總分為72.98,介于61和74之間。依據對應模糊綜合評價等級論域,評價等級為3級,即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為中等。評價結果基本符合實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蘭州市休閑農業階段性發展水平。由綜合評價結果可以看出,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正處于從基本滿足消費者對休閑農業的各類基礎需求逐步向高質量發展的過渡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可觀。但在整體發展水平為中等的情況下,通過詳細分析也發現一些影響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的因素。
4.1基礎設施方面
通過對蘭州市休閑農業基礎設施現狀評價與影響因素權重的對比分析,發現蘭州市基礎安防設施、場地建設權重較高(0.282 6),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娛樂設施權重一般(0.122 6、0.122 6、0.189 6),對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4.2功能效益方面
資金投入、資源分布權重較高(0.322 8、0.252 1),說明作為基礎收益,休閑農業的根本在于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受農業經濟收益影響較大,產業發展緩慢。同時發現人均消費權重較低(0.098 4),說明消費者受經濟收入的影響,在休閑農業消費方面水平不高,產業發展增速較慢,其他因素影響一般。
4.3產品特色方面
發現滿意度權重較高(0.268 2),說明蘭州市休閑農業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滿意度是首要因素,影響較大。同時蘭州市休閑農業在人文特色方面權重較小(0.076 7),說明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必須要充分依托農業相關資源產業,在多元化方面下功夫,提升創意特色。
4.4技術服務方面
通過對蘭州市休閑農業技術服務現狀評價與影響因素權重的對比分析,發現從業人才權重最高(0.329 1),說明產業人才對其影響最大,同時表現為相對豐富,具備一定優勢。服務體系、雙創能力權重較高(0.189 6、0.189 6),說明在其產業發展過程中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雙創、服務能力,但在綜合服務和滿足個性化需求服務方面尚顯不足,對其產業發展有一定影響。技術水平權重不高(0.127 2),說明技術水平對營銷和運營影響一般。
5結論
本研究從推進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在基于國內外對休閑農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基礎上,遵循全面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評價指標選取原則,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實地調研和專家論證得到原始調查數據,通過層次分析法(AHP)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蘭州市休閑農業現狀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表明目前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的總體水平為中等,說明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蘭州市休閑農業正在有序健康地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由于休閑農業是一產和三產高度融合發展中再生的新業態產業,涉及產業面多,通過對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評價因素和權重進行分析,發現休閑農業在產業基礎設施方面稍顯不足,在功能效益方面產業發展較慢,在產品特色方面關聯產業發展不均衡,在技術服務方面人才及配套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整體產業發展處于從數量到質量的變化和從規模化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過渡階段。因此,要加快蘭州市休閑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就要通過明確產業發展定位,科學布局,不斷改善區域發展環境,加大投入,同時要創新發展機制提升整體經營服務水平,借助新媒體和多途徑的宣傳和營銷策略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注重人才培養同時輔以政府統籌引導和政策資金扶持,形成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合力,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綠俊. 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分類及其開發經營評價體系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
[2]張勝利. 中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4.
[3]李豐玉,董子銘. 基于層次分析法(AHP)的休閑農業產業集群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484-486.
[4]王穎,王和平,張麗娟. 休閑農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1):216-221.
[5]劉水良,吳吉林,田金霞. 基于AHP法的休閑型旅游地評價——以湘鄂渝黔邊區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26(10):937-939.
[6]袁紅. 基于層次分析和模糊評判的湖北省休閑農業區域發展潛力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9):309-314.
[7]陳麗媛. 基于AHP層次分析法的休閑農業評價體系構建[D].昆明:云南農業大學,2015.
[8]王瑞紅,楊立社. 西安市長安區休閑農業發展對策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4,60(1):109-111.
[9]任陽陽. 蘭州市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研究[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6.
[10]劉繼志. 基于AHP層次分析法的天津市美麗鄉村評價指標研究[J].南方農業,2018,12(17):100-102.
[11]潘方勇. 成都市現代農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27(4):76-79.
[12]文化,姜翠紅,王愛玲,等. 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評價指標體系與調控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8,29(2):155-158.
[13]陳志峰,鄭百龍,許標文,等. 休閑農業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分析[J].福建農業學報, 2012,27(1):99-103.
(責任編輯:張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