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洋
摘要:目前國內建筑業缺乏的BIM人才可概分為兩類:技術人才(BIM建模工程師)與管理人才(例如項目BIM技術經理及BIM項目總監),目前國內有不少大學的建筑產業相關科系意識到 BIM 的產業趨勢,并開始進行 BIM 教育的導入,開授之課程數量與累積之修業人數頗為可觀;然而來自業界多方的意見回饋,基于工程管理專業BIM教學存在教學系統化不足,實踐教學改革未更深入。國內 BIM 人才培養仍存在以下問題:
關鍵詞:BIM;工程管理;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1概述
目前我國BIM人才缺口較大,人才培養方案對于未來BIM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高校作為我國高端人才資源的主要集中培養地,在高校推廣發展BIM技術過程中,經研究發現其課程體系中還存在許多尚待完善之處。同時現在我國高校教師存在與行業脫節的現象,較多工程造價行業的老師至研究生畢業之后便不再接觸實際工程,教授學生的更多是理論知識。BIM的出現革新了工程造價行業BIM在我國發展的局限性,并因材施教。
目前我國政府與相關部門尚未頒發BIM標準,導致行業對BIM沒有統一的認知。而BIM技能等級考試證書就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圖學學會和工信部三個部門頒發。政府應協調各職能部門劃分職業技能證書的職責部門,形成有效統一的管理和認證。高校作為我國高端人才培養基地,應借鑒國外高校BIM標準制定的成功經驗,積極研發適用于自身發展的BIM標準,創立數據庫,并將其作為案例,帶入課堂。BIM人才除了要懂得工具的應用,更要理解建設項目在不同階段不同崗位的溝通需求。
2工程管理專業BIM教學的應用現狀
目前,國內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嘗試將BIM應用于工程管理專業教學中,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與BIM相關的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工作,形成了包括BIM課程設置、BIM研究中心、BIM課程設計等多種形式的BIM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各高校對于BIM在教學中的應用多是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展開,通過建立BIM研究中心或實訓中心將BIM與高校的教學體系相融合,或者是將BIM相關的軟件作為一項輔助工具應用于本科生的畢業設計環節,只有少量高校將BIM真正融入到具體的課程體系建設中。這種情況導致很多學生只能接受到關于BIM的單一性教學,或者把BIM等同于一種制圖工具,無法對BIM有全方位的認知,更無法理解BIM信息化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因此,為了進一步拓展BIM在工程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有必要對工程管理專業BIM教學面臨的問題進行總結與思考。
3工程管理專業BIM教學面臨的問題
BIM專業人才的培訓內容目前多數以軟件操作技能的提升為主,甚或被當成3D繪圖技術置入既有的計算機繪圖課程當中,缺乏系統性的課程規劃和策略性的培育流程,BIM最有價值的功效的一在于跨專業的溝通整合,多專業基礎智能的養成乃至于跨專業整合能力的發展,原本即為國內高等教育的結構性問題,BIM人才的教育訓練似乎依舊無法擺脫此一困境。
3.1教學系統化不足
BIM作為建筑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一種新工具,融合了多種學科的基礎知識,在為建筑工程領域的實踐帶來創新的同時,也給BIM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挑戰。不論是在建筑行業,還是在各大高校,都缺少明確的BIM人才培養方案,這也造成了BIM教學系統化的嚴重不足。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系統性的指引,導致教學思路模糊和教學手段單一。此外,由于工程管理專業傳統人才培養方案的限制,在BIM相關課程的開設中,課時安排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BIM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
3.2師資隊伍不成熟
BIM相關軟件的應用不夠熟練,激增的職缺與業務吸引了許多人投入相關工作與事業,但人才素質參差不齊,且尚無對應實務應用所需人才的分級專業檢定機制,造成目前BIM專業人才薪資待遇在多數企業被明顯低估,甚至在部分企業被定位為較基層的繪圖人員,或單純以建模為唯一任務的BIM建模人員,對BIM技術導入重要性的誤解與尚未健全的從業環境,常是阻礙人才投入的主要原因。教師礙于條件的限制,對新技術學習進度緩慢,新方法新手段教學受到限制,涉及到工程壽命。僅憑某一個教師很難掌握BIM所有知識。這對BIM的師資團隊也提出新的挑戰。
4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方法
由于工程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跨學科專業,因此,開展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對于實現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十分重要。結合當前工程管理專業BIM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促進工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4.1完善BIM課程體系
BIM除了只定義了純數據方面的一些內容,還言談包括人的行為方面的內容,應該包括一個協同工作的模型,這個模型定義建筑創業人員在一個數據模型下的協同工作的規則,經過高校的嘗試發現,人才培養的學分制,無法對BIM開更多課程,在這樣的條件下,新增設的BIM課程或者對BIM理論知識和軟件基礎操作進行簡單講解或者干脆壓縮教學內容,通過既往的學習經驗,一切為學分開路。導致了BIM課程體系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在些基礎上,課程的開設就需要一個肯定專業的對口項。把專業課程帶到畢業設計中,讓課程的時間和空間成本降低,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4.2加強BIM師資建設
培養方式的改變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利用假期針對性的進行教師培訓,在掌握BIM基礎知識的同時,對不同教師的專業方向進行針對的輔導。另外政府肯定該技術的效益以及相關的宣傳,讓教師充分認識到BIM能夠帶來實際的收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效益也是。加快統一技術的應用標準和行業規范,鼓勵企業自主開發相關技術軟件。并且讓BIM師資隊伍看到政府鼓勵針對具體的教學與互動。學校正規課程應與產業短期課程有所區隔;大學應更重視BIM正規教育對基礎觀念與能力的養成; BIM 課程規劃應重視原有工程專業課程與BIM技術的整合。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引導教師多參與到BIM項目開發中,無論是教學還是研究。這樣打造一個和諧互補的學習環境。使教師在培訓學習中獲得工程項目的實踐經驗,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
5結語
BIM技術的到來掀起了現代建筑新的革命,它擺脫了以往繁瑣的平面繪圖和低效的施工過程,BIM已經成為了世界建筑行業的主流,高收益的BIM技術在建筑行業已經全面應用和發展,BIM的教學的人才培養促使行業產出增益。盡管我國BIM還處于初級階段,BIM技術發展的道路依然漫長。但我們需要克服來自行業,軟件,人才等方面的發展阻礙,通過政府學校和個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讓BIM帶來的收益惠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為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同時,推動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晉艷.產教融合視角下BIM技術師資隊伍建設探索與實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8,10(4):91-94.
[2]李曉娟,劉科,賴芨宇.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8,27(8):125-128.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省青年專項課題,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信息化BIM技術人才培養研究GBD13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