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梅
摘 要:學生社團是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團的整體發展狀況折射了民辦高校校園文化發展的質量。隨著民辦高校的蓬勃發展,社團在規模與開展的活動也不斷擴大,但卻不是朝著高質量與可持續性方向發展,這就影響了校園文化的建設。針對此問題,本文首先對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在管理、目標設定、歸屬感等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基于這些問題提出社團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學生社團;校園文化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我國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民辦高等教育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面臨著新挑戰,即如何從規模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校園文化建設便成為民辦高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
學生社團活動即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就明確指出高校學生社團的基本任務是:遵循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導向,團結和凝聚廣大同學,按照自愿、自主、自發原則,善用網絡技術和新媒體,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線上和線下課外活動,繁榮校園文化,培養同學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同學綜合素質,促進同學成長成才。
因此,進入新時代,加強民辦高校社團活動建設也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民辦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現狀
在民辦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之下,民辦高校學生社團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活動也越來越豐富。但是在學生社團規模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發展上存在問題,不利于校園文化的深入發展。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松散化
在管理方面,社團有管理制度,規范、也配備了相應的管理崗位,但是管理不嚴、無序甚至失范的情況依然存在。盡管社團統一歸屬學校團委指導管理,但是不同于學生會、共青團組織,社團是學生自愿形成的興趣同好會,來去自由,因此松散也是民辦高校社團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目標方向泛化
民辦高校社團在發展過程中,對于自身的發展目標定位并不清晰,在社團的章程中都是一些比較空泛的漂亮話,沒有準確可行的目標,因此,就存在盲目追求規模大,活動大,追求短期效益的情況,如何實現社團的長期良性健康發展,沒有規劃或者設計。
(三)社團歸屬感弱化
社團作為學生以自身興趣,自由、自愿形成的組織,凝聚力、向心力和歸屬感應該很強。但是在現實中,存在“一年級踴躍,二年級打卡,三年級躺尸”的普遍現象,社團成員的歸屬感弱化,究其原因就在于社團沒有形成高質量的發展,未能提供廣闊的平臺實現學生加入社團實現自我發展的初衷。
歸結民辦高校社團發展存在的問題,實質就是社團就是粗放型發展,沒有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的發展,這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二、推進社團高質量發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一)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實現有效管理
民辦高校依據辦法建立健全了社團的管理,實行黨委統一領導,團委履行主要管理職能,促進了社團管理的規范化,但是如何通過管理引領社團實現健康良性發展呢。筆者認為主要通過激勵制度。第一,健全社團管理體系,實現專崗專人管理,同時將社團指導教師納入社團管理的隊伍中,形成管理合力,避免出現指導教師形同虛設的情況;第二,建立健全激勵制度,針對學校社團管理部門、指導老師、社團本身、干部、會員制定一系列的考評體系,通過獎懲,實現對社團的管理上下聯通;第三,結合社團與會員的實際情況,指定完善社團管理章程,規范社團制度化發展。
(二)清晰定位,引領社團健康發展
學校社團管理部門在指導社團發展的過程中,聯合指導教師,為社團的發展指點迷津,引導社團通過自我總結經驗與調查研究,結合社團實際與學院發展規劃,制定務實可行的發展目標,清晰定位。
(三)堅持改革創新,實現社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首先,轉變發展理念。不僅是社團,學校管理層也必須轉變理念,要從粗放型發展走向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
其次,線上線下齊發力,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的特色活動,打造社團特色文化,形成品牌效應。
第三,加強與同類型社會組織的溝通與合作。一方面,跨界合作促進社團自我革新;另一方面,通過參加社會活動,激發社團發展潛力,提升社團活動的質量。
(四)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增強獲得感
社團不是個人的英雄熱血舞臺也不是個人獨斷專行的領地,而是由于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為實現成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即社團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組織。因此,社團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這就要求社團組織活動貫徹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充分激發會員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挖掘社團特色,社團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吸引力,將興趣變成熱愛,增強會員的獲得感。
結語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民辦高校社團只要思變圖強,定位清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路徑,必然百花齊放,助推民辦高校校園文化欣欣向榮!
參考文獻:
[1]郭紅平,彭鳳飛: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研究—以廣東培正學院為例[J].學理論,2015(3)
[2]張祥蘭.論民辦高校學生社團的可持續發展[J].民辦教育研究,2006(6)
[3]馮友梅.高校學生社團的特點及其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5)
[4]查偉大.民辦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2)
[5]梁恒志.淺談民辦高校學生社團現狀及發展建議[J].2019(27)
[6]何榮波.發展大學生社團的意義及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