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斌
摘 要:為滿足新形勢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不能單純以身體訓練為主,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更注重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全面地發展其身體素質,使其朝著快樂型、健康型、多元型的方向發展。體育教學實踐中,應加強德育滲透,注重職業特征,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女生身心特點。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實踐
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中等技術勞動者為目標,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適應廣泛就業需要的職業素質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職業技術來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而且還要有強健體魄和健康心理去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對提高他們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體育教學就顯的尤為重要,這也是新時期對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體育教學應加強德育滲透
體育是個大舞臺,中等職業學校體育體育教師是通過體育教學去實現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神圣使命。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質,這些對職業學校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從“育人”的目標出發,堅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將“育體”與“育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為他們將來升學或就業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和人文理念,真正體現學校教育培養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標。在具體教學中,體育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加強德育滲透:其一,結合課堂常規進行德育滲透,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如通過隊列練習,有目的地培養學生遵章守紀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其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學生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如跑、跳、擲、基本體操、游戲、球類等。如在短跑教學中,結合技術動作要領,要求學生遵守規則,打消搶跑等投機心理,培養求真務實的精神。在這些教學內容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往往是游戲,因此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游戲教學中滲德育無疑是最好的途徑之一。如接力游戲“搶運傷員”,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嚴肅認真地完成“戰地”搶運“傷員”的光榮任務。其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加大德育滲透力度。主要是利用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環境,結合體育教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激勵學生的進取精神。
二、體育教學應注重職業特征
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對專業、工種來說處于服務性地位,不同專業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的專業技能,而不同專業技能需要相應的體能保證。如賓館服務必須熟練托盤,服務業必須接受形體教育等。體育教學應體現職業技術學校的特點,根據不同專業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加強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在保證學生身體全面發展的同時,應該根據學生所學職業的特點,使他們受到一定的專門訓練,獲得本職業所必須的身體素質和實用技能。在教學中,筆者嘗試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專業身體素質入手,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使他們具備適應專業崗位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如計算機、電子專業要求學生的身體具有較好靈敏性和協調性,其體育教學應圍繞專業實際,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選擇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內容,實行有專業針對性的身體鍛煉,如健身跑、球類、健美操等項目。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這些運動項目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運動基礎。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教學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應從以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其一,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其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啟發、鼓勵學生創造新的方法完成動作,讓學生有目的地質疑和實踐,在實踐中體會、思考、發現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其三,通過各種體育教學手段,創設各種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或技能,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線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其四,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引入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切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使他們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新性得到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總結
中等專業學校教育是以培養中等技術勞動者為目標,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適應廣泛就業需要的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相比,中等專業學校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職業技術以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而且要有強健體魄和健康心理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對提高他們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體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楊波.試論“陽光體育”背景下的高職體育開展策略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41-42.
[2]陳曉靜.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體育課存在問題及改革思路[J].大觀,2014(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