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高佳望 劉斌 董明月
摘要:從商品經濟、商品經濟、服務經濟到今天的體驗經濟。在體驗經濟的背景下,我們的生活中被各種形式的體驗所包圍,以滿足人們內心的情感需求。在產品的基礎上,人們開始厭倦“物盡其用”,開始欣賞“物美價廉”。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人們關注的是產品的便利性和功能性物質需求,而現在人們關注的是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所帶來的感受和體驗,以及激發人們一定情感的非物質的內在情感需求。
關鍵詞:體驗設計;產品設計;應用研究
引言: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家重視體驗經濟,車身設計也作為一種新概念被引入設計中。然而,目前關于這方面的數據和研究并不多。本文基于信息時代體驗設計對產品設計的意義,通過數據、個人理解和研究,使人們對體驗設計的概念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體驗設計的含義及其必要性
基于卡諾模型及相關理論,如客戶滿意度如果生產者想讓他們的產品更多的競爭者,使他們的產品不同,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設計者理解消費者想要的是一個必需的元素,這需要大量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讓設計師知道消費者需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以及他們的感受,確定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同時激發更多的設計靈感。
1.體驗設計的含義
當設計問題從合理性和實用性轉向與用戶自身密切相關的問題,如用戶的經驗和背景等時,就需要體驗設計。體驗設計是一種新的方法,了解消費者,它擺脫限制是由另一方法,它的基礎是觀察,觀察在現實環境中使用產品,體驗設計,用戶不是視為信息來源,調查和測試的主體,但隨著人們的感受,用戶理解和理解從他們自己的角度。
體驗設計需要消費者和設計師之間創造性的互動。人們是如此成功地適應了他們所處的環境,而往往注意不到他們的行為有時會起到消極的作用,人們往往不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往往作為觀察性研究,體驗設計為各種線索和幫助,為新產品的創新提供機會。例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使用中的挫折和困惑;用戶的關注和希望;時間消耗;誤用和創新使用;遇到危險情況;用戶的情感;以及社會環境和個人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2.體驗設計的必要性
設計師獲取消費者信息的方式主要通過傳統的市場研究方法和投訴機制,雖然這兩種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產品有缺陷和明確的消費者的需求,然而,并沒有發現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消費者很容易說出他們不喜歡某個產品的什么地方,以及他們可能更喜歡什么,但很難說他們想要什么,以及他們未來想要什么,這使得很難確定哪些功能會讓他們感到驚訝。
傳統的市場研究方法,如調查報告、分割的目標群體,和一些可用性測試在最近的爭議,這種方法被認為是固執,沒有靈感,不適合理解后現代消費者,與此同時,許多方法的產品開發,產品設計師通常與一個獨立的市場部門溝通以獲得消費者的理解,消費者信息已經跨界的營銷和設計部門,是這種信息傳遞的綜合報告,以及消費者概況和調查結果介紹。因此,設計師處理的消費者信息往往是負面的、翻譯的或概述的,對用戶密切相關的問題的充分理解是不夠的,設計師對目標設計消費者的理解被削弱了。設計師創新,能夠打動消費者需要洞察力不能提供,這種情況不僅導致產品不容易區分競爭對手,消費者不被產品所吸引,在本質上,和并行工程產品開發也是一種障礙,會導致后期費力產品設計更改。
二、體驗設計的常用方法
1.觀察現實生活中使用產品的人
通過視頻觀察觀察者的個人體驗或記錄消費者在不同情況下對產品的使用情況。在觀察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捕捉消費者面臨的問題,臨時的解決方案,以及前后的情緒。在實際環境中觀察產品的使用可以幫助您了解您的產品實際是如何使用的,而不是您如何設計它們來使用,并了解使用背后的潛在動機。收集的磁帶可以用來激發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創造力,捕捉新的注意點,并在看完磁帶后產生積極的討論,通常會給設計師帶來不同的觀點,使他們從自己的假設中解放出來。還可以將數據返回給用戶以確認或解釋操作。
2.角色扮演方法
所謂角色扮演法,主要是通過讓消費者在特定的環境中扮演使用者的角色來獲取無形產品的消費者信息,或者預測人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在角色扮演中,產品的使用是通過行動而不是語言來表達的,需求和想法是實時記錄的。角色扮演有一個目的:首先,通過扮演一個在記憶中消失的角色,提醒消費者許多真實的問題和需求。其次,角色扮演讓消費者覺得他們可以想到任何關于產品使用的事情,這可能導致重新討論和收集以前認為不相關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應該確保提出正確的問題
3.聯合創造設計
把設計師和消費者在同一個房間里,進行和類似上面所描述的活動那樣。它本質上是一個設計師的消費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設計師,工程師和客戶共同創造刺激,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刺激方法,包括先前確定的視頻拍攝和消費者的需求。共同創作設計的過程與其說是將消費者視為信息的來源,不如說是將他們視為自己行為的專家,這有助于設計師更好地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工程問題。
4.研究不同消費群體的情感需要
(1)兒童:在外觀上,以圓潤、卡通形象為主,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在色彩上,紅色、黃色、綠色等鮮艷的色彩系,能吸引他們的眼球;功能,滿足基本功能。(2)青少年:在外形上,少了卡通和果香,滿足個性的成分;在色彩上,這個階段身心的孩子發展得很快,不再盲目追求程式化的東西,所以,在亮色的基礎上系出一些中性色;在功能上,在這個階段,孩子們不害怕、喜歡挑戰、好奇心強等特點,使其具有多種功能。(3)成年人:外表簡單有趣;色彩上,趨向中性色彩和冷色系;在功能上,功能多樣,科技感強,人機交互強,順應時代發展。(4)中老年人:外表友好熱情;在色彩上,還原色還真,傾向暖色,非凡是紅色;在功能上,消除孤獨寂寞,具有監護和護理的功能。(5)特殊人群:外表溫暖、人性化;色彩,根據不同的特殊群體來設計,如自閉癥、抑郁癥患者,色彩設計一般都是暖色,對于視障人士,色彩要求都很低。論功能、智能、人性化。
三、結語
產品設計、研究和營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必須與用戶自身的特點緊密結合,以滿足特定的情感需求。我們唯一的方法就是始終關注客戶的需求,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參考文獻
[1]卓超,呂秋粟,傅翔.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上),2019(07):91-93.
[2]鐘林州,倪兵.用戶體驗設計要素及其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15):248.
[3]趙姣健. 基于感知體驗的產品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李瑤 出生日期:(1998.10-) 性別:女 籍貫:河北邯鄲 專業:產品設計 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第二作者:高佳望 出生日期:(1996.08 )性別:男 籍貫:遼寧沈陽 專業:產品設計 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第三作者:劉斌 出生日期:(1998.08)性別:男 籍貫:甘肅蘭州 專業:產品設計 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第四作者:董明月 出生日期:(1996.07) 性別:女 籍貫:遼寧本溪 專業:產品設計? 學校(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