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嬌
摘 要: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本文首先明確師范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解了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列出幾點比較切實可行的措施,以促進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問題的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師范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真摯情感,它深深植根于我國歷史文化之中, 是推動我國前進的強大動力, 是全國各族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 也是千百年來團結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也提到:“愛國主義情感讓我們熱淚盈眶,愛國主義精神構筑起民族的脊梁。這一切,匯聚成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前進洪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力量?!?/p>
一、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概述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強調要對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促進師范生成長成材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最美好時期,他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善于接受新事物,但他們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階段,沒有形成完善的關于愛國主義的理論體系,對何為愛國、為何愛國、如何愛國這些問題的認識仍有些模糊。因此在這一時期對師范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職業觀,使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在畢業之后更好地融入社會,為祖國貢獻力量、培養人才。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主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長期努力進入了新時代,同時,在新時代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愛國主義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同時,新時代、新國情的發展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毛澤東曾指出:“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 要看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之下來決定”。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愛國主義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夢的實現需要千萬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當代師范生的努力奮斗。
(三)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 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 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 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的確,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中華民族團結的向心力,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精神自然離不開愛國主義教育。
加強高校師范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讓他們充分了解我國歷史,不忘近代屈辱史,增強其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 堅定祖國未來發展的信心,從而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二、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現狀及問題分析
通過了解發現,當代大學生對我國歷史傳統了解較少,參加的愛國主義活動也較少。其中,相比于愛國主義宣講活動、報告會和征文活動,大多數大學生更喜歡參加觀看愛國主義系列電影和觀看國慶閱兵直播等形式的活動。同時,大多數大學生都參加過不同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相關活動,并表現出內容時代化、表達網絡化、方式創新化等特點,可見各高校已認識到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大學生也在有意識地進行愛國主義的自我教育。同時,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還存在著參加活動功利化、部分學生缺乏主動意識、教育方式落后等問題,因此,應積極加強對師范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措施探討
加強對師范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師范生培養的重要內容,針對目前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列出下面幾點措施。
(一)發揮高校和教師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
對師范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每一個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突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鮮明主題,引導學生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高校應重視發揮思政課的作用,要使思政課覆蓋到所有學生,提高質量,推動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理論性、思想性和針對性。
此外,高校還可以組織 “ 榜樣教育 ” 、 “ 革命教育 ” 和 “ 愛國主義教育 ”等系列專題報告會,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組織參觀和學習,使師范生在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的同時,更好地指導自身實踐。
此外,在日常的專業課教學中,教師要做愛國主義教育的先行者,有意識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也應該以身立教,做好愛國表率,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的言行,幫助師范生在今后的實習和從教中,能夠端正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榜樣。
(二)創新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方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師范生愛國主義教育在基本延續傳統方式的基礎上也應創新一些新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注重啟發性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币虼嗽趯Υ髮W生進行愛國主義理論教育的時候,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堅持灌輸教育與啟發教育相結合,積極開展課外實踐、專項學習、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對師范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結合師范生的特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師范生是高校培養的、就業目標比較明確的(即到各級各類學?;蚪逃龣C構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大學生,他們是未來教師的預備者。師范生的培養區別于其他普通大學生,它不僅要求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而且要求其具備必備的從教道德和知識,能夠為國家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針對師范生的這種特點,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應注意加強其對職業的了解和認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使其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規范;按時開展教育實習活動,督促師范生保質保量完成實習任務,在實習中不斷提高自己,這也是師范生的社會角色由學生向老師轉變的關鍵一步;積極舉辦和組織參加模擬授課大賽等從業技能比賽,使師范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豐富自身授課經驗,為未來的職業做好準備。
四、結束語
總之,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具有永恒的價值,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于不同的對象,只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獲得實際的效果。因此,要注重依據師范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扎扎實實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從而培養師范生的愛國情感,提高師范生的愛國認識,指導師范生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報,2015,12(1).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沈千帆.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過程[J].經濟日報,2019(16).
[4]李瓊.新形勢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路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