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菲
案例背景:
省教研員鄭文老師曾用一個詞body來表示語篇語境,即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就要為教學內容尋找或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body。教學步驟的實施應以body為核心逐步展開。同時,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創設利于學生實際語言發展的情境,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牢固,進而提高學習能力,最終提升課堂教學效益。那么,該如何依據學生的發展實際,構建出英語學習的課堂情境,使學生積極的投身于你的課堂,從而最大化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呢?下面從一堂基于單詞課的故事教學課出發,談談自己的一些感觸。
案例描述:
這是PEP5 第六單元B部分的一節詞匯課。本節課圍繞七個有關自然景物的單詞:bridge,building,tree,road, house, city, village展開。其中在單詞的教學中要滲透單復數的意識,并使學生能運用句型There are … in the city/village.進行正確的表述。
一.緊扣教學目標,結合教學文本,創設文本情境
PEP教材在單元的設置中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如何使學生有效的學習呢?教師可以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結合教學文本,根據課本中的素材選擇性的進行語境的創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科學、真實、符合邏輯的語言情境,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初看本課的教材,感覺有點難以入手,因為所教的學生大部分都住在城市中,很少去農村。如果僅僅靠自己的想象,而不輔以相應的圖片,就會導致學生無話可說。所以教學中必需借助PPT的圖片來引導學生對農村進行描述。
二. 聯系學生實際,關注學生興趣,創設“優質”情境
在創設語境的過程中,在緊緊抓住教學目標的同時,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情境學習中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并最終提升課堂效益。
在第一次的試教中,我雖然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書本中的情境,但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往往只是根據PPT中所給的圖片來進行描述,有些呆板。單詞的引出與操練也過于單調簡單,課堂的高潮和亮點不多。但是在最后一個拓展討論的環節學生反而熱情高漲,回應熱烈。于是在課后我進行了一個小調查,發現原來學生在語文課中學過一篇關于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內容是農村小老鼠和城市小老鼠分別到對方的家里做客,但是都感到不適應,還是喜歡自己的家鄉。學生覺得這個小故事特有意思,而今天的英語課上,剛好也出現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就激起了他們的興趣。于是,在調查學生實際的基礎上,結合本課的知識點,我突然就想,何不用這兩只老鼠的故事作為授課背景,以老鼠的所見所聞作為主線來設計一堂故事課呢?
事有湊巧,這段時間我們校英語組正在做一個課題—“基于單元整體設計的文本在構”。在這個背景下,我對本節課進行了在設計,并邀請了平行班的教師來聽課。
課伊始,我利用一首活潑生動的歌謠(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monkey, it is funny. Look at the mouse. In my house.) 直接引出本課主角老鼠KiKi 在房子里(house),接著詢問Where is the house? It's in the village. 這樣本課的兩個單詞:house, village的出現就自然了。然后,我還是通過讓學生描述村莊是怎么樣的來引出系列單詞。不同的是在單詞的教學中進行了細節的闡述和多種形式的訓練:
接著,我用一首自編的chant(In a small small village. There is a small small bridge. Near the small small bridge. There is a small small house. In the small small house. There is a small small mouse.)對Ki ki的農村進行總的描述,將單詞village, bridge, house融匯于一段話中,構成一個短小的語篇。伴隨著音樂,學生邊拍手邊說唱,至此,課堂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接著,PPT出現電話鈴聲,我讓學生們猜猜是誰打電話給Ki ki。Oh!原來是Kiki的朋友Lala邀請Kiki到城市玩。通過電話錄音引導,學生明白Lala來自城市,引出city,在city這個單詞的操練上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環節:
鄉村老鼠Kiki到城市老鼠Lala家玩進到了什么呢?繼而,投影出示幾個單詞:road,building,并引導學生進行齊讀,男女讀等操練。在課的最后,我引導學生將故事進行總結,并讓學生嘗試著進行復述。
三.結合實際教學,正確使用情境,提高教學效益
第二次試教后,聽課的教師對本節課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都覺得整體設計的不錯,單詞的操練很多都結合語言實際進行,對難點village,bridge 的操練,除了結合實際語言情景外,還運用一個小的chant再次進行了操練,有語言意境,有節奏。但是,他們也毫不客氣地指出了很多不足,如對難點單詞building的操練僅僅靠齊讀,個人讀還是不夠的。另一點,對于所創設的情境(兩只老鼠的故事),教學中也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僅僅只是在課堂的最后用看故事書的形式用來展現,有點浪費了文本,達不到它的效果。我認真采納了他們的建議,又在這幾個環節上做了修改:在故事的使用性上,在分別教學完鄉村環節和城市環節后,讓學生用頭飾結合文本進行相應的表演。對于building的單詞操練上,聯系生活的實際,采取學生喜于樂見的方式:讓他們觀看世界五大高樓的排行,后對高樓排序。
讓學生對世界五大高樓進行排序,并做相應的表述報告,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表現欲,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排序的活動中,教師是參與者,幫助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新奇的圖片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了課外知識的同時有效操練了難點單詞building。
再次教學時,邀請了組內的老師來指導。這次上課,有了前兩次的積累,上課的步驟和流程都非常清晰,對課件的處理,對細節的講解也有所提高。聽課教師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他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如缺少恰當的練習,無法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他們提出:在故事的表演環節何不先讓學生試著填空補充文本,再表演呢?我看著課件,想著還存在的問題,確實通過好的練習可以檢測出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依此,我設計了兩個填空的練習,將故事進行了分段串聯,并分角色表演,使整節課更加完善了。
從拿到教材后的初步設計,到后面故事情境的創設和運用,中間經歷了很多,有想不出該怎么創設恰當情境的痛苦,有豁然開朗的感悟,有受到肯定的欣喜,也有經歷磨課后的自己的成長。通過一次一次的磨課,一次一次的積累,自身的教育素養不斷的得到了提高,思想也逐漸成熟了起來,對詞匯課中的語境的創造也有了新的認識。
詞匯語境教學,詞匯應存放于句篇,即具體語境中,要求學生理解的閱讀,并能在相應的語境中學會正確運用。一個好的語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只有學生真正的全身心的投身于課堂中,才能使課堂的效益最大化。
創設好的語境,構建高效的課堂,要求我們先從思想上重視語境意義的教學,僅僅抓住教學的目標,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盡量創造豐富有趣的語境,并會正確使用它,讓語境有效的服務于我們的英語教學,唯有此,才能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提升教學品質。今后我將在創設語境,構建高效課堂上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不斷鉆研……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義烏市小學各學科教學規范》.
[2] 黃一敏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透視與導引》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