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揚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的高中階段的學生也被教育部門要求要全面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而高中信息技術就是一種提升學生技能和能力的課程,所以,在當今的眾多高中學校中,應該加大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在當下許多的高中學校,其信息技術的開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導致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問題,然后根據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可行性的措施進行解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為眾多的高中信息技術老師指引教學的方向。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
0.引言
高中信息技術雖然在合格考中考試要求比較低,只需要達到及格水平,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的高中信息技術也被列為了高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但是在我國高中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由于城鄉差距大,有許多的學生起點不一樣,加之學生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導致了我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效果不佳,學生的相關技能培養也沒有得到提高,由此產生了許多的不好的影響。針對該種情況,我國眾多的一線教師應該倍受關注,通過對我國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分析,然后不斷地采取措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從而更好地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質的提高。
1.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
1.1學生起點不均衡
在許多的高中學校一般都是來自不同的學校,有的甚至是不同的縣市,而在這些區縣中有的地區發展迅速,有的地區發展緩慢,地區差異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從而就導致了許多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接觸的程度不同,即學習的起點不同。在一個班級,有的學生從小就在使用計算機,長時間的操作使得對計算機的掌握比較熟悉,在高中開展該課程的時候學習起來就比較快,而有的同學只是初步的掌握了計算機的簡單操作,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接受起來稍慢,但是有的同學在高中進入到機房才是第一步的觸碰到電腦,對電腦的基本操作渾然不知,在信息技術授課的時候接受起來非常慢。在一個班級出現了多層次的學生,每個學生的起點不同,具有個體差異性,從而給教學帶來了眾多的問題和困難。
1.2學生重視程度不均衡
我國的計算機和互聯網在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計算機和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眾多的便利,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我國社會各行各業對計算機的學習和摸索成了學習的主要方向,但是在高中學校中,其接受程度也各有差異,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計算機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而且在未來的生活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積極倡導開設該門學科,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注重,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12年的寒窗苦讀,全在一張通知書上論高低,而信息技術課程考試相對要求較低,許多學生將信息技術當成了一門“副科”,認為只需簡單學習,考試及格便好,沒有必要將大多時間花費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的重視程度各異,從而給教師的教學而帶來了眾多的困惑。
2.加強高中信息技術有效性教學的路徑探索
2.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課堂亦復如是,在授課之初能夠擁有良好的氛圍,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對學生學習的熱情。而身為信息技術授課教師應該在授課之初就給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氛圍和良好的課堂。然后在每個不同的階段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以此來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增強興趣,從而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促進學生樂學的心理。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質疑的心理,讓學生不要怕出錯,要敢于質疑,這樣就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求知欲,老師的教學也才能變得更加地流暢自然。
2.2加強課堂的競爭與合作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該一改傳統的教育模式,將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啟發式教學,將強制管制轉變為輔導。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培養,課堂講解要適度,如果一堂課教師講述的過多,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如果老師簡述的過于少,有許多的學生又會聽不懂。因此,老師在設計課堂的時候,應該加強師生合作和小組合作建設,通過小組內部的合作,小組外部的競爭,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3利用多媒體,進行可視化教學
課堂教學單純的靠傳統的黑板,粉筆已經顯得非常落伍,而且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也顯得遠遠不能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此,在當今時間,教學需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通過互聯網進行教學,將文字,圖片,聲音,影視融為一體,從而給學生產生一定的視覺刺激,以此來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就如老師在進行《信息技術及影響》的講解過程中,如果單純的靠口頭講述,學生是很難聽懂的,這就需要利用到多媒體進行教學了,可以通過播放遠程教學、遠程就醫、未來數字世界等多媒體視頻進行視頻授課,通過對視頻授課的播放,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影響,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可以事半功倍,既省時又省力。
2.4科學安排實踐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而且還要給學生安排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然后到信息技術課程的信息獲取,信息加工,資源管理,信息技術與安全等方面的知識,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安排,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促進實戰能力,老師對課程活動進行引導,然后選擇與課程學習相關的專題進行方案設計,讓學生將理論知識不斷地融入到實踐中。
2.5教師多充電,提升自身魅力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充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提高自身的素養。老師要不斷地走出去,積極的參與一些信息技術的培訓和進修,不斷地提高自我知識能力的提高,同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的向本校優秀老師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此來提升整體實力。老師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也會提升自身魅力,在課堂中遇到難題通過自身能力也可以迎刃而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堂是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現階段許多高中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需要眾多的一線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踐,以此來更好地推動高中生的學業發展,和提高我國教育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
[1]田勇謀. 試論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兒童大世界, 2019, (7):109-110.
[2]徐峰. 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第13卷(14):42-43.
[3]魏海奎.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融合的策略性研究[J]. 考試周刊, 2019, (68):141.
[4]張美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之有效性研究——基于現代教育信息技術[J]. 現代交際, 2018, (1):194-196.
[5]楊列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之有效性研究 ——基于現代教育信息技術[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3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