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成

[摘? ? 要]在我國水環境愈加惡劣的今天,為實現焦化廢水零排放,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中的應用已成為重中之重。通過傳統工藝與電子系統結合的新型工業工藝已經成為當下行業實現零排放的主流,已經有多個企業實現自主研發與投產新型工藝并取得巨大成功,實現零排放。本文通過分析當下電子系統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的重要性、應用趨勢;以及多種實現零排放的電子系統技術結合的新型工業工藝,挖掘電子技術對于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以及核心要素。為實現鋼鐵產業零排放,電子技術已經成為目前相關企業未來的新對策,新核心,其所帶來的高能效、高回流效益以及環境與社會效益成為企業以及行業所期待的新風向。
[關鍵詞]電子技術;對策分析;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
[中圖分類號]X7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0)11–00–03
[Abstract]In China's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worse today,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order to achieve zero discharge of coking wastewater,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but also its core elements. The new industrial process which combines traditional technology with electronic syste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realizing zero emission in the current industry, and many enterprises have realized the great success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utting into production of new and new processes, and realized zero emission.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and application trend of electronic system in zero discharge of coking wastewater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re analyzed, and a variety of new industrial processes are combined with electronic system technology to realize zero discharge. Excav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oking wastewater zero discharge of a huge driving force and core elements. In order to realize zero emission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new countermeasure and core of related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Its high energy efficiency, high return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become the new wind direction expected by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Keywords]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zero discharge of coking wastewater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1 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中的重要性和應用趨勢
如今電子技術隨處可見,隨手可用。在愈加智能化的今天,電子技術就是邁向明天的基石,應用于方方面面。高效、精準、快捷以及節省資源等便利都是由于電子技術的普遍應用。要實現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電子技術亦是核心要素。
1.1 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趨勢
在水資源越加珍貴的今天,伴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提倡和落實,實現和推廣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已經刻不容緩,鋼鐵產業積極響應推進焦化廢水零排放也是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電子技術在其中的應用會使技術操作成本更低、循環利用率更高、循環收益率更高,針對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的電子技術帶來的節能、高效、精準把控指標、以及相對更安全無污染工作環境等優勢,正是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焦化用水零排放問題所需。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上的高效應用已是必然。
1.2 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的重要性
我國鋼鐵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淘汰一部分鋼鐵企業對整體效益以及環境與水資源保護意義重大。鋼鐵企業生產廢水零排放技術的應用是可以作為判斷產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焦化產業更是屬于高耗能、高污染性以及資源型企業,一直屬于國家重點調控行業之一,對于我國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至關重要。所以利用電子技術結合產業現狀,推出更高效、更節能、更高循環率的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技術刻不容緩。電子技術對于當下鋼鐵產業實現和推廣焦化廢水零排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技術案例及收益
2.1 中冶賽迪節水技術
中冶賽迪利用該技術分質供水及一水多用、清污分流、串聯供水、一水多用的效果,其所產生直接效益體現在通過對不同用戶采用不同用水定額分配、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再作用于各個單元系統的消耗用水提高濃縮倍數、回用水的階梯充水用于各個生產工序的循環水系統,這既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提高濃鹽水噴渣效率,也可以將中水用于沖廁及廠區綠化等其他用水用途,大幅度提高水重復利用率、明顯減少取水量以及廢水排放量,提高了企業的自有零排放專業技術應用等,既降低噸鋼新水耗量,又可減輕工程中各單位水處理的設施負荷。從而快速實現降低能耗、獲取節水收益等。
2.2 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在天剛的應用案例及收益效果
2.2.1 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的原理
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是以接觸絮凝作用為主,機械過濾及沉淀為輔助的過濾系統。
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可以有效截留微小膠體,是相對過濾精度比較好的預處理系統。
2.2.2 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收益及應用效果
從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的運行效果可以看到,使用該種方法,其過濾系統的出水懸浮率已經可以明顯小于1 mg/L,并且其SDI指數可維持在5以下,從而使過濾系統具有高效截留能力,又可以降低膜系統的運行風險,并且延長了各組件的使用壽命。這項工程作為水源設計工程,采用的兩極微絮凝慢速砂濾系統可以高效地改善水質條件,并且,增強了工藝系統的抗風險能力。
2.3 CMF+RO雙膜法深度處理技術在天剛的應用案例及收益效果
2.3.1 CMF+RO雙膜法的工藝技術特點
本次工程使用的是(微濾)CMF+RO(反滲透)雙膜法為核心的深度水處理技術,具有完備的儀表裝置、CMF的恒壓、恒流控制設計、CMF采用反洗加藥、化學增強洗技術、采用低耗能、抗污染膜組件等四個工藝技術特點。
結合該工程的經濟指標以及經濟效益分析,在該技術運用下的該工程投產后,平均每年可以為企業帶來額外凈收益4 023萬元,并且經濟效益良好,是一項穩定且高效的效益增收,預計在運行2~3a后可以收回工程投資。
這項工程將天剛全廠綜合廢水都去污染、高過濾之后回收利用,每年預計可以為天剛企業節約自來水取水量580萬m?;
預計減少廢水排放量約960萬m?;這給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這幫助了天剛全廠在實現綜合廢水零排放的任務指標基礎上,更使得全廠年經濟具有了一項額外且穩定收益,且極大地減少了企業年耗能,可觀的提升了該企業市場競爭力。
2.3.2 首鋼京唐公司的焦化廢水零排放技術及優化焦化廢水主技術流程如圖1所示。
首鋼京唐公司為實現焦化廢水零排放,緩解公司焦化廢水回用壓力,對其進一步深度處理,利用電子技術提高其經濟效益,并且進行了深度技術與優化。
該公司通過對生化處理系統進行技術優化,在其基礎上在家里1套板式換熱器,從而使水溫下降至35℃以下,保證了生化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并且增設了混凝沉淀池和陶粒過濾器,通過主系統的調控,精準控制所投加藥劑的量度以及濃度,使焦化廢水中的COD、氨氮濃度、總氰濃度以及揮發酚濃度均降至安全標準以內,使得水懸浮濃度降至70 mg/L以下的安全水準。調整優化了系統的安裝配置以及位置,使得系統檢測更合理,更加準確及時反應地焦化廢水各處理工段的運行情況更換了氧池曝氣頭、將中壓蒸汽引致蒸氨系統、增設了緩沖罐以及煤調濕裝置等優化系統,使得該電子系統在焦化廢水零排放的應用技術中極為高效。
作為電子技術體現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中的直接案例,首鋼京唐公司通過電子技術結合行業現狀以及國家標準與政策,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項目上取得了極大成果。既實現了焦化廢水資源化利用以及低耗能效益,又實現了焦化廢水零排放,極大地提高企業的直接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為我國節能減排事業做出杰出貢獻。
2.3.3 通過電子技術實現焦化廢水中水回用改造方案
為了實現多余處理后焦化廢水的中水回用目標,需要對其原有的技術工藝進行系統的第升級改造,以達到再生水相關標準要求。
通過在其工業流程中新增了一套AS強化預處理系統、一套HOK生物流化床以及一套UF+RO中水回用系統,實現了電子系統在焦化廢水處理中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高積極效益。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率,提高了COD的總第去除率,實現了精準把控廢水處理效果,達到了電子系統在鋼鐵產業中的完美應用,實現了焦化廢水零排放,降低了耗能,提高了經濟效益。
2.3.4 鋼鐵廠焦化廢水處理技巧
鋼鐵廠焦化廢水處理可在地下進行,不占用地上空間資源,可建立不同級別污水處理池,一級一級化解有毒和重金屬污染物增加過濾網和過濾模的使用,建立便捷的水處理硬件系統。對可接觸廢料進行回收再利用,減少生產成本,減少能耗。采用高規格和高規模的廢水處理方法除臭。
整個廢水處理設立全面電子自動化系統以及各環節警示系統,建立電子監控室,對整個廢水處理過程進行實時監控,不漏掉任何環節,保證安全生產,保證系統正常運營,有專業的班組進行監督管理,定期對系統設備進行更新維護以及配件的更換維修。
鋼鐵廠廢水處理要全面考慮,每一道工序都要嚴格要求,達到優化水質的標準,在焦化廢水處理過程中運用生物、物理以及化學處理方法能夠有效的減少資源浪費、減少成本投入。采用先進的技術能夠減少設施的浪費。
2.4 控制焦化廢水零排放量對策
把焦化廢水中的有毒物質減少甚至達到零排放量,提高廢水的利用率,達到可循環利用效果。零排放量是把廢水從產生開始到凈化完成再利用的各個環節都用電子系統調控,把節約用水保護環境做到極致,極大的減少了鋼鐵企業生產成本,使企業達到廢水零排放、完成綠色環保生產。廢水的零排放看似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長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為了鋼鐵企業能夠達到環保生產節能生產,使焦化廢水達到零排放,在企業生產加工鋼材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設置污水處理電子系統和污水處理設備。降低廢水產量,將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分步驟分解、分化、匯流處理,這些廢水都回流匯聚到一層層的水處理設備中,最后凈化成優質量的水,然后再循環到各個煉鋼需要的環節,達到零排放效率。
用科技化電子信息系統來調控整個過程也說明我國廢水處理工藝已經達到先進水平,使水質達標,實現零排放效果。
加強企業電子系統建設,確保安全生產和廢水凈化兩不誤,在煉鋼過程中凈化廢水,使水質達到可利用的國家標準,確保水循環利用,減少廢污的排放。
3 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前景
在如今,電子技術帶來的便利、高效以及直接效益在各行各業都可以直觀感受到,面對日益緊張的水資源以及因為鋼鐵產業焦化廢水排放和工藝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影響,和對鋼鐵產業企業本身的直接經濟效益影響,再加上近年來隨著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與行業標準的制定,鋼鐵產業企業面對當下現狀,利用電子技術實現其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已經成為必然。
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企業走在行業前端,實現了電子技術與鋼鐵產業焦化廢水傳統處理工藝的完美結合,解決了傳統工藝所產生的高污染、高耗能以及浪費水資源的缺點,結合電子技術的新新技術完美實現了高效性、低耗能、安全環保、精準把控流程操作,極大節省鋼鐵產業焦化方式零排放的技術成本。并且新新技術在后續可實現基本回流效益,在使用之后,每年可以產生穩定收益以及極高的降低經濟成本,預計在投產2~3a可以達到收回成本的目標。
目前我國鋼鐵產業中電子技術應用于高新工藝已經成為主流,這與其技術本身帶來的高經濟收益、環保收益以及高能源性的關系密不可分。可以預計未來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與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上的應用,給企業帶來的收益會更加直觀。利用高新電子技術已經成為鋼鐵產業企業自身實力體現的標桿,也是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以及達到國家標準的硬性品質。實現技術帶動企業品質,企業帶動行業,行業帶動社會效益,成為國家以及世界上高效能、高資源型、高經濟效益的新風向。
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方面的成果已經有目共睹。目前我國多個鋼鐵企業已經通過其作用實現了焦化廢水零排放,減少了企業在焦化廢水零排放項目的投入成本,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直觀效益,在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上更是直接表現。未來電子技術在鋼鐵產業焦化廢水零排放以及鋼鐵產業多元化發展方向上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4 結語
在我國水環境愈加惡劣的今天,鋼鐵產業為實現焦化廢水零排放,電子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已成為重中之重。通過傳統工藝與電子系統結合的新新工業工藝已經成為當下行業實現零排放的主流,并且已經有多個企業實現自主研發與投產新新工藝并取得極大成功,實現零排放。為實現鋼鐵產業零排放,電子技術已經成為目前相關企業未來的新對策、新核心。其所帶來的高能效、高回流效益以及環境與社會效益成為企業以及行業所期待的新風向。
參考文獻
[1] 王文兵.火電廠廢水零排放改造方案[J].電力建設,2001(12):16.
[2] 張福常,楊培育.西柏坡電廠廢水零排放工程的設計與施工[J].電力建設,2001(1):10-12.
[3] 稅永紅.工業廢水處理技術[J].科學,2012(9):16-38.
[4] 金淦申,郭茂新,黃進勇.工業廢水處理及再生利用[J].化學工業,2013(1):21-37.
[5] 李培紅.工業廢水處理與回收利用[J].化學工業,2001(4):32-36.
[6] 丁亞蘭.國內外廢水處理工程設計實例[J].化學工業,2000(5):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