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玲娟
摘要:當前我國不斷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健康服務,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民營醫院迅速發展,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隨著民營醫院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及三級醫院的評審需求,內控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出來,領導層也逐漸認識到內控在醫院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醫院整體內控意識淡薄等,其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尚不完善,如何加強民營醫院內控管理成為當前醫院發展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民營醫院;內部控制;實施探討
一、民營醫院內部控制的相關概述
內部控制是單位為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而制定的一系列自我調整、約束及管控手段。隨著民眾對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逐漸提高,我國民營醫院憑借自身的醫療環境、服務態度及醫療救治水平等獲取廣大病患的青睞,民營醫院不斷增多,醫院領導也愈發注重科室發展與醫院建設,而隨著醫院的發展及三級醫院評審需求,多數醫院領導逐漸意識到內控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加強內控管理,明確各科室職責,增強科室的協作與制衡能力,并規范醫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相關內控活動的流程,以全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醫院風險,并提升醫院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
二、民營醫院內控管理的實施現狀
(一)內控環境不充足
內控環境是內部控制管理的基礎,其主要包含思想認知、組織架構、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內容。隨著民營醫院市場競爭的不斷激烈化,近年來多數醫院將主要精力放在醫院建設與科室發展中,醫院內控管理相對薄弱,雖然多數醫院領導層意識到內控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對內部控制概念、要求等相關內容缺乏充分認識,雖制定內控管理制度,但相關制度對具體業務活動的戰略指導性不足,再加上醫院各科室的內控職責劃分不明晰,治理結構和組織架構設置不完善去,如未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機構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營醫院內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制度建設不完善
科學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對民營醫院的各項內控活動進行指導,確保其內控活動的規范性和合法性。但實際執行中,由于多數醫院對內控理解不透徹,未結合本醫院的實際情況編訂內控制度,導致內控制度的指導行不足,各內控活動不規范。例如,未明確界定各部門的職權,出納與稽核、業務經辦與監督崗位等未實現有效分離,且授權審批機制不健全,資金管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等相關業務的規章制度不完善,制約了民營醫院經濟效益的提升。民營醫院作為重資產型企業,其對資金的需求量遠大于公立醫院,因此在內部管理中,民營醫院需更加注重資金預算和成本管控,但當前多數民營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存在一系列問題,如預算編制環節,民營醫院作為新興產業,其可參考的行業財務指標數據較少,且公立醫院及其他標桿民營醫院的財務數據獲取困難,加大了醫院財務預算及執行的差異比對難度。
(三)內部監督不到位
內部監督不到位也是影響民營醫院內控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民營醫院在內部控制管理中,雖然部分醫院依據相關文件制定了內部審計等監督機制,但由于多數民營醫院初期重業務輕管理,未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處,內部審計職能由財務科負責,部分民營醫院雖設置了審計科,但內部審計人員配備不足,且人員專業性偏低,無法滿足內部審計的工作需求,再加上審計人員工作中易受上級科室干預,降低審計的權威性與獨立性,制約了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
(四)發展模式不科學
與公立醫院不同,民營醫院需要進行社會融資,以獲取醫院運營資本,同時醫院也會利用盈余實施外部投資,這一特殊性質使得醫院經營管理情況復雜,融資與投資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院的財務風險,民營醫院運營中需強調內部風險管控機制的構建與完善,但當前多數民營醫院管理層及員工的風險意識淡薄,如醫院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一味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醫院運行成本持續增多,但由于高素質人才不足,內控機制不完善,風險評估、預警及應對策略缺失,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將會對醫院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1]。
三、民營醫院高效實施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民營醫院要滿足三級醫院評審要求,就要提高思想認知,完善組織架構,并創新人力資源政策,以為民營醫院的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1.思想認知方面,隨著醫院的發展及今后三級醫院評審要求,內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顯現,醫院領導層也逐漸認識到內控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各科室員工的內控管理意識不足,對此,新時期,領導層要通過學習相關文件正確認識內控管理的概念、要求等,結合本醫院的真實情況,借鑒標桿民營醫院的內控制度構建科學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通過網絡、制度學習、專業培訓及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加強內控制度宣傳,以加強民營醫院各科室員工的內控理念,提升其內控執行效率。2.組織架構建設中,民營醫院需設置內控科或由財務科主導建立內部控制小組,由其負責內部控制的具體實施,并設立內部審計科,由其對各科室的內控執行情況、醫院內控制度建設情況等進行審計監督,通過構建內部控制決策、管理、執行及監督機構等,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落實。
(二)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環節,民營醫院需結合業務需求,完善資金管理、成本管控、資產管理、預算管理等環節的管控機制,以有效落實醫院的內部控制建設。例如,H醫院作為民營醫療機構,其設置了預防保健科、內科、外科、婦產科、眼科、腫瘤科等科室,為進一步實現醫院的良性發展,醫院制定了系統的內控制度,從風險管控、資金管理、合同檔案管理等流程著手,加強醫院的內控管理。1.資金管理中,完善授權審批機制,規范各經濟業務的相關負責人、科室崗位權限等,重大投資中,醫院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并依據相關規定進行集體決策,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2.合同檔案管理中,醫院在與合作方合作時,全面收集合作方的信用狀況、資質、財務運營情況等,在確保對方具備充分履約能力基礎上簽署合同,以避免后期呆賬、壞賬的出現,并建立合同專用章管理機制,要求合同專用章由專人保管,且各合同在統一編號且簽批通過后方能加蓋專用章[2]。
(三)構建風險管控機制
市場經濟環境中,民營醫院還需樹立風險意識,通過分析標桿民營醫院的風險管理機制和案例等提升各科室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完善風險管控機制,明確規定各科室在開展業務項目前需全面梳理工作流程,精準測算項目中的風險管控節點,之后識別風險事項并設置風險預警系統,利用各技術手段監控風險,制定完善的風險應對措施。風險評估中,醫院需定期組織各科室負責人分析醫院風險,使領導層及管理層了解醫院的內部風險及外部風險,之后醫院組織專業人員依據風險發生概率及影響力等對風險進行排序,最后結合各關鍵崗位人員的風險偏好等制定風險規避及控制等措施,以確保民營醫院的健康發展。
(四)加大內部監督力度
為實施全面有效的內部監督,各民營醫院還需加強內部監督機制建設。如設定內部審計科,制定內部審計制度,明確界定內審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資質,包括熟悉內部審計流程與技術,了解會計準則、稅務政策內容等,規范內審機構的職權、審計范圍及對象,要求審計機構直接向領導層匯報工作,并接受領導層監督。同時醫院需要設置舉報投訴制度,在各科室及醫院官網標明舉報電話、郵箱、微信公眾號等,充分發揮民眾的監督權。此外,醫院還需制定內部員工反饋制度,規范投訴處理流程,并及時反饋處理進度及結果,以確保領導層及時了解醫院內控機制建設與執行現狀,通過進一步調整、優化相關機制,提高民營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3]。
四、結束語
新醫改中我國民營醫院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內控管理不足的問題逐漸凸顯,新時期,各民營醫院可從內控環境、內控制度、風險管控、內部監督等角度著手加強自身內控管理水平,以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實現醫院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書圣.民營醫院實施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18):67-68.
[2]肖宇.民營醫院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J].大眾投資指南,2018 (18).
[3]曹鐵犁.內部控制在民營醫院實施中的重點[J].中國總會計師,2018,185 (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