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英
摘 要:在后危機時代,修船企業作為外向服務型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沖擊。在船舶市場疲軟,產品業務轉型的大環境下,人力資源方面也開始顯現出一些問題,例如關鍵崗位人員存在流失隱患、有效激勵手段的缺失等。作為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團隊,需要站在企業的角度全面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給出對策,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關鍵詞:修船企業;企業轉型;人力資源管理
一、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定位及作用
(一)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定位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應同時肩負著辦事員、變革的領導者、發起者以及企業戰略的合作伙伴的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緊密聯合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隨著企業的戰略轉型,完善人力資源目標戰略,以提高對企業整體戰略的推進度和貢獻度。
(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職能
1、人員配置。基于企業的戰略目標來配置所需的人力資源,根據定員標準來對人力資源進行動態調整,對現有人員進行職位調整和職位優化,建立有效的人員退出機制以輸出不滿足企業需要的人員,通過人力資源配置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
2、培訓與提升。對企業現有人力資源進行系統的開發和培養,從素質和質量上保證滿足企業戰略的需要。根據企業戰略需要組織相應培訓,并通過制定領導者繼任計劃和員工職業發展規劃來保證員工和企業保持同步成長。
3、科學的績效管理。對企業員工的素質能力和績效表現進行客觀的評價,一方面保證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員工個人績效得到有效結合,另一方面為企業對員工激勵和職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4、薪酬管理的激勵作用。依據企業戰略需要和員工的績效表現對員工進行激勵,通過制定科學的薪酬福利和長期激勵措施來激發員工充分發揮潛能,在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價值。
二、企業轉型期間存在的問題
(一)人員結構需繼續“塑形”
企業轉型初期推出“塑身”計劃,企業人員總數方面已有大幅減少,但還需向縱深努力。在“塑身”工作的后續階段,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更好的將人員“塑形”,即加強關鍵崗位力量,淘汰冗員,真正做到“將脂肪減掉,肌肉留下”。
(二)關鍵崗位人員激勵力度較弱,存在流失隱患
隨著外部市場的不景氣及同行業間激烈的人才競爭,目前已出現了些許關鍵崗位人員不穩定的征兆。企業的人力資源在職工激勵、提升職工滿意度方面應多加考慮,避免造成大批關鍵人才因看不到希望而離開。
(三)技術力量亟需加強
在企業產品轉型的關鍵時期,企業在生產硬件方面已經具備轉型的基礎,但在海工產品修造及機電的技術力量還略顯薄弱,有待加強。
三、解決建議與對策
(一)人員 “塑身”的持續執行
1、把好進口關,疏通出口關,規范現有人員
“減員”是一個敏感話題,因此人員“塑身”是一項長期工作。在把好進口關,充分利用調配職能的同時,還須配合相關考核制度,建立退出機制,逐漸規范企業的人員結構。
2、“塑身”計劃與定編定員的有效結合
在企業人員大幅減少,控制補員的情況下,定編定員工作的全面開展便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可通過前期的充分調研,制定出各個部門的編制和人員配置,同時配合缺員補貼等工具,提高各部門的“塑身”積極性,加強內部管理。
3、非重要崗位試行外包
修船企業的崗位種類繁多,其中有很多輔助類崗位。站在精益管理的角度,企業應該嘗試將一些非關鍵的輔助類崗位試行外包,減少人力資源成本支出的同時,也能節省不必要的管理精力。
(二)綜合考慮激勵措施,穩定關鍵人才
1、定位“關鍵人才”
在市場外部與企業內部的雙重壓力下,企業需要把有限的資源用在關鍵的地方。“關鍵人才”的鎖定能夠更好的幫助企業有重點的制定培訓、激勵等措施。
2、調整薪酬結構,加大績效考核力度
簡化薪酬結構,加大績效工資的比例,以績效為導向,為部門、車間的績效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同時配合“定編定員”工作,形成“多做多得”,“三個人做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工資”的工作風氣,提高職工積極性。
3、企業文化與規章制度的有效結合
企業需要有歸屬感,需要一個精神的引領,才能齊心協力朝著一個方向努力,起到人員穩定的效果。企業應持續的宣貫企業的精神和使命,并將這些精神貫徹到工作當中,同時配合相關制度的約束達到自主管理與規范管理的平衡。
(三)技術人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及梯隊的持續完善
1、加強內部培訓
在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充分利用培訓職能,強練內功,提升技術隊伍的整體素質。
2、繼續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擴充技術隊伍
企業仍需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即外部引進部分領軍人物的同時,持續招聘應屆畢業生,通過老帶新、企業自主培養,為企業的生產、技術力量提供后備補給。
(四)以“精益管理”為抓手,強化管理理念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看,精益管理不僅僅是為企業節省了多少成本,而是如何讓部門里每個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各部門的領導應強化用人理念,從管理的角度,合理的用好內部的人力資源,達到績效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正堂,劉寧.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及其理論基礎[J].財經問題研究.2005(1):75-81.
[2]魏明.論戰略人力資源管理[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2(12):52-55.
[3]謝奇志,賈懷京,汪群.簡述戰略人力資源管理[J].科學學研究.2000(1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