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 肖奇 杜唯
摘 要: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成為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不僅可以從網絡了解新鮮資訊,還可以發布自身的訴求及觀點。當今新媒體對于高校突發事件的信息傳播呈現著瞬間化、廣泛化、立體化、多元化的特點。而體育運動是一項以身體為載體的特殊活動,本身具有競爭性就會有潛在的風險,因此,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也是必然的。學生對于網絡的負面信息免疫力又較低,更容易誘發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在當今萬物皆媒的環境下,學校在應對高校體育突發事件時的相關能力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理論研究為主,系統研究了在新媒體條件下高校應對體育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所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而如何科學應對和有效控制因網絡輿情引起的體育突發事件。
關鍵詞:高校;體育突發事件;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4-00-02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但根據每年高校體質健康檢查測試了解到,我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卻逐年下滑,由于缺乏體育鍛煉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突發事件時有發生。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突發事件的傳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傳播速度更加便捷。但在傳播的過程中卻出現信息虛假的情況。就高校體育突發事件而言,突發事件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信息扭曲、歪曲事實的情況發生,不僅學生身體上受到傷害還會對關系到這個事件的其他人帶來嚴重的影響,對直屬的相關教育部門領導及教師增加工作上的壓力,嚴重影響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就此來看高校體育突發事件信息傳播的應對策略顯得尤為重要[1]。
二、學校體育突發事件的概念和特點
近年來,高校體育突發事件頻繁發生,大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關系到整個高校的教學效果,不僅如此在一定意義上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高校每一條信息的發布都備受矚目,而類似體育突發事件更是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新媒體的炒作之下如處理不當便會引起爭議。
(一)學校體育突發事件的概念
突發事件是指無預料的、突然發生的對個人或社會可能造成傷害的緊急事件。學校體育突發事件是指在不確定因素下體育參與人從事體育活動或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心理或身體上的傷害,嚴重可導致傷殘或死亡。需要相關人士對此次事件進行處置及說明的事件。學校是一個人員密集的場所,新媒體時代學生網民數量最多,校園體育突發事件一旦上傳到網絡上就會引起社會網民的討論,如果學校不能及時出面引導就會造成輿論,則會造成負面的教學影響。
(二)學校體育突發事件的特點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著其本身的特點,學校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也有其特點所在,只有深入了解其內在的特點才能采取更加恰當的應對策略[2]。通過查閱文獻發現高校體育突發事件有著內容多樣性、原因復雜性、處理困難性幾種特點。
1.高校體育突發事件內容多樣性
高校體育運動與體育課是必修課,體育運動是一項以身體實踐直接參與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避免不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出現不可預料的突發事件。體育運動的種類較多,所需要的負荷、運動強度、靈敏性都有所不同。例如籃球、足球、跆拳道、散打這幾種項目是身體對抗項目,學生在參加這幾種項目時極容易出現突發事件。如2010年廣州中醫藥大學一在校學生在踢足球比賽時猝死。2012年浙江大學一名大一新生打籃球時突然暈倒,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8年1月杭州某高校一學生在打完羽毛球時突然暈倒,經搶救無效死亡。種種案例告誡我們在體育運動中都會存在著一定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突發事件。
2.高校體育突發事件原因的復雜性
由于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體育項目的不同、使用器材器械不同、活動場地不同、教師授課方式不同的等等因素,都有可能成為誘導突發事件的原因。總結起來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發生的誘因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事故致因理論寫到任何不安全的行為和不安全的事物都有可能成為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而這一系列的“不安全”的背后是管理的失職。任何突發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單一的,所以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發生的成因是非常復雜的。
3.高校體育突發事件處理的困難性
由于高校體育開設的體育項目種類較多因此也會發生不同的體育突發事件。但無論任何項目只要在高校發生體育突發事件處理起來都是相對較困難的。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涉及的相關人員也是較多的,如教育相關部門、學校、體育教師、學生家長。如果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一旦上傳到網絡媒體上瞬間便引起網民的極大關注,如果不能正確的引導方向將會給學校、學生、家長造成極大的心理恐慌,在處理問題上回存在更大的困難。
三、目前學校在體育突發事件中媒體應對工作的誤區
新媒體環境下,網絡對信息的傳播存在著一定的特點。相對傳統媒體新媒體對信息的傳播具有瞬間化、廣泛化、多元化等特點[3]。在面對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時高校應對體育突發事件時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例如官方信息發布不及時、缺乏引導輿論的意識、傳播機制的不完善。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官方信息發布不及時
目前,各大高校就發生體育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不是澄清事實,而是想辦法控制信息不外流,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效果適得其反。沒有第一時間澄清事實在網絡的輿論下使學校在整件事情上更加被動。當整件事情輿論與事實歪曲時,官方才進行信息發布,還可能內容不全、語焉不詳等,更容易讓公眾產生置疑。造成輿論的更大化。
(二)缺乏引導輿論的意識
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發生后,校方往往急于解決問題的本身,解決學校、學生、家長之間的利益問題。對于事件在網絡上發展關注的相對較少,缺少引導輿論的意識。當媒體記者對此事件進行大肆報道時,新媒體上有關突發事件的不利甚至錯誤信息開始大量傳播時,才開始著手找應對措施,這個時候官方相關人員采用刪除言論、關閉網站、讓當事人閉嘴等方式這并不是積極的引導反而會讓事情發展更大化,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缺少合理性和科學性的,一些錯誤的處理方式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傳播機制的不完善
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的發生必然會引起學生和老師的關注,學生作為使用網絡比重較大的群體,避免不了會將事件發布到網絡上。校方在處理上還是注重網絡下的解決方案而忽略的網絡上輿論發展的進程,而現在的網絡是一個不受年齡、不受地域、不受文化差異言論自由的大環境,關注事件的網民會因為信息的不完整性、對事件的好奇性進行人的主觀猜測扭曲真實信息導致事件進一步惡化。高校在應對體育突發事件的策略和措施上就會略顯被動,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校方應第一時間以負責人的身份積極與媒體溝通并且發布權威的信息。才會正確引導整個事件的正確走向避免加大信息的輿論化。
四、媒體時代高校突發事件的信息傳播應對策略
(一)完善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發布機制
體育運動自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無論是高校體育活動或社會體育活動都避免不了會發生體育運動的突發事件。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高校是備受各行各業矚目的對象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公眾便會拿著“放大鏡”來審視它。因此,高校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出面解決問題,尊重當事人及民眾的知情權發布權威信息。對整件事件做到透明、公開、公平、公正。并且實時更新整個事件的發展。這樣既滿足了網民的好奇心也維護了當事人的自身形象避免因信息的不完整性產生不必要的輿論導向。
(二)完善輿論引導意識
新媒體時代,用戶們在網絡上看到的訊息并不一定是權威的、真實的,有時一些被扭曲信息會影響大眾對于一些事件的看法,產生輿論。高校一旦發生體育突發事件必然會引起老師、學生、家長、媒體、相關教育部門極大的關注,第一時間的權威發布信息及與媒體溝通使尤為重要的。通過官網、媒體及時的、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真相。可以很好地控制輿論的導向對突發事件做出正確的引導。如校方還是一味只解決事情的本身,忽略事情在網絡上的發展將會引發信息傳播的擴大性,造成虛假信息傳播誘導公眾心理猜疑。當然,面對網絡上的輿論既要引導也要有策略。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通信工具越來越多,例如:微信、微博、QQ等,在這些通訊軟件上可以相互轉發一些文章,會存在一些“爆料貼”、“內部消息”等一些文章。文章的內容是未經過相關部門機構或當事人核實過的,如果對這些文章處理不當,采取刪貼方式進行掩蓋會引起網民的關注產生更大的輿論。如遇類似情況的發生第一時間應是通過正規渠道和手段澄清事件,積極回應不同群眾提出的不同問題將輿論引入正確的方向,在事后認真總結教訓改進策略。
(三)規范突發事件信息傳播機制
當今社會人們每天都生活在網絡的背景下,新媒體的出現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部手機就可以了解每天的最近新聞資訊,同時也可以讓新聞資訊瞬間傳播。學生是使用網絡較高的群體,并且對各種傳播方式應用的相對靈活,同時對各種新鮮資訊會第一時間大量轉載。高校一旦有體育突發事件發生,一般學生會第一時間用手機記錄當時的情況并上傳到社交平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短時間內校園突發事件就會引起公眾的關注。但學生所傳遞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是未經過審核直接發布的,因此有些信息內容會被傳播者進行夸大化,歪曲事實真相使事件擴大化。在面對此類情況發生時學校的有關部門應該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來約束和警告傳播者,還要定期向學生開展信息傳播的法律制度相關講座。不同的管理部門要對其職責認真負責,如有突發事件的發生應第一時間重視起來,對整件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詳細了解并且要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信息的發布在進行匯報、審核在進行發布建立規范的管理機制,積極引導事件的走向。應對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的傳播應該建立一個大的系統,要求在信息收集、核對、組織、審核各個部門協調配合,整個學校從上到下積極配合才會把事件的影響力降到最低。減少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及相關部門的傷害,保證學校的教學工作正常順利進行[4]。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是一把雙刃劍,對信息的傳播有利也有弊。媒體輿論場、公眾輿論場、網絡輿論場不斷相互轉化,相互影響。但新媒體時代也帶來了信息傳播的真實性存質疑等問題。針對高校體育突發事件就不僅要定期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和風險教育,特別學校要舉行大型體育賽事或進行體育測試之前都要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的講解,加強學生體育安全教育,提高教師及學生體育風險意識。培訓教師及學生發生體育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措施保護自身及他人安全。同時也要對教師、學生積極宣講突發事件傳播的真實性。避免虛假傳播導致輿論一邊倒的現象,給學生、家長、學校蒙受巨大的壓力。同時,高校應構建專屬校園體育突發事件應急的制度體系,確保在發生體育突發事件時可以“第一時間”公開、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真相,以權威信息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1]鐘靜.新媒體時代高校突發事件信息傳播的應對策略[J].高教學刊,2017(24):138-140.
[2]王宏.網絡環境下學校突發事件處置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8 (09):45-47.
[3]羅平.高校體育突發事件的成因與應對措施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4]童云飛,朱勤.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突發事件公共輿情應對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1):148-150.
通訊作者簡介:
肖奇,男,漢族,四川內江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社會體育。
其他作者簡介:
杜唯,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
作者簡介:王金平,女,漢族,黑龍江嫩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基金項目: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2022冬奧會重污染天氣下的媒體應對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7YJC89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