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我國媒體行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分析了當前媒體行業中的新聞記者的工作現狀,進而分析了新聞記者具備良好素質及肩負責任的重要性,最后針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應有的素養與應肩負的責任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促使新聞媒體工作人員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建設。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素養與責任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4-00-02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新聞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重要工作人員,應該對新聞事件進行積極、客觀地報道,從而讓社會大眾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從而體現新聞及新聞記者的價值,因此,新聞報道工作的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相關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針對新聞事件,新聞記者必須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盡可能地采取獨特的報道方式,并且肩負自身作為新聞記者的責任,從而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
一、媒體行業新聞記者工作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時代,新聞事件鋪天蓋地而來,而在互聯網時代,新聞傳播的過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聞傳播已經擺脫了傳統定義,更多的新媒體誕生,新聞記者所面臨的不再是匱乏的新聞信息,而是浩瀚的信息海洋,因此,新聞記者需要在這片信息海洋中大浪淘沙,甄選出真實可靠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并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活動,故,在互聯網時代,新聞記者的工作難度更大,同時,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
除了信息泛濫之外,新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的受眾也在發生變化,受眾逐漸成為了新聞媒體活動的中心,因此,受眾關注的新聞事件越來越獲得媒體人的關注,因此,新聞記者開始更多地顧及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同時傾聽社會大眾的聲音,并且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然而,受眾中心化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響,例如,部分新聞媒體工作人員為了博取大眾眼球,對新聞事件進行主觀揣測,影響了新聞事件真實性和客觀性。
二、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在新聞事件的報道過程中,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會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影響力以及造成的社會影響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較高,會在給受眾帶來真實新聞事件的同時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從新聞記者的工作流程來看,新聞記者并不生產新聞,而是新聞事件的搬運工,因此,在搬運過程中,新聞記者會根據自身的認知經驗以及主觀情感對新聞事件進行主觀性地報道,如果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較高,則其所受的主觀情感的影響較低,新聞事件的客觀性就會相應較高,而如果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達不到相應要求,就會對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產生一定影響,甚至會出現新聞記者對新聞事件添油加醋的情況。
在新媒體時代,各種媒體平臺競爭激烈,因此在收視率的影響下,部分新聞記者為了提高自身新聞報道的關注度,可能對新聞事件進行主觀改造,從而創造較高的收視率,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聞事件的社會影響更加深遠,因此,一旦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得不到保障,則會對整個社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影響社會穩定。在新聞媒體行業,除了官方媒體之外,還存在著許多自媒體平臺,而自媒體平臺所受的約束性較小,因此,部分自媒體平臺會對新聞事件進行添油加醋地改編,在這種情況下,官方媒體報道的新聞事件在社會大眾中產生的反響自然不如自媒體,這時,更需要官方媒體的新聞記者守住自身的職業底線和道德底線,對新聞事件進行公正報道,從而保障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和公正性。
三、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應有的素養與責任分析
(一)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素養分析
新聞記者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及時發現新聞現場的各種新聞事件,同時進行公正、客觀地報道。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觀察能力,同時應該具有對新聞事件的分析能力和解讀能力。新聞記者在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同時需要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層次化梳理以及深入分析,從而對信息進行判斷、篩選和總結,選擇真實可靠的信息,并且進行新聞加工,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
除了基本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之外,新聞記者還需要具備相應的設備操作能力,利用好現場設備捕捉具有價值的鏡頭和素材。對于新聞記者而言,記者不但需要掌握現有的設備的操作技能,同時還需要學習各種先進的媒體設備的操作技能,同時利用好網絡社交平臺,捕捉有價值的信息,關注社會輿論導向,并且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掌握當前的新聞熱點,同時深入分析新聞事件的本質,從而為媒體平臺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新聞事件的報道過程中,優質的新聞報道應該與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相呼應,在保障真實性的基礎上滿足人們的新聞信息需求,能夠切實反應社會現象,同時對大眾輿論形成正確的引導。在開展新聞報道的時候,新聞記者必須恪守自身的職業底線,抵制住流量的優化,確保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同時以自身的職業素養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和行業內的尊重。
(二)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責任分析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需要承擔以下責任,包括嚴禁真實的新聞信息、正確的價值觀念、公正合理的評價態度、正確的輿論導向,尤其是在自媒體平臺蓬勃發展的現代社會,新聞記者更應該認清自身的責任與使命,為社會大眾提供優秀的新聞事件和新聞報道。
對于新聞記者而言,新聞事件的報道目的是為了向社會公眾傳播真實事件,同時幫助社會公眾摸清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因此,新聞記者需要確保新聞記者真實可靠,杜絕為了吸引流量而犧牲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新聞記者與新聞媒體平臺都需要依靠真實公正的新聞報道來樹立自身的形象,從而提升自身在行業內部的話語權,在社會公眾中樹立權威。因此,公正、真實就成為了新聞媒體平臺發展的基礎,隨著新聞傳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新聞記者更應該堅守自身的底線,承擔責任,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新聞記者需要擺正自身的價值觀,隨著自媒體的發展,部分自媒體平臺以錯誤的價值觀念對新聞事件進行歪曲報道,導致新聞事件的主體利益受到損害,同時,由于歪曲報道能夠獲取更多的關注度,導致部分新聞媒體從業者認為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歪曲報道,給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此外,隨著網絡的發展,參與新聞事件公眾越來越多,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更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避免對社會公眾產生誤導。
新聞記者在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的時候,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不論新聞事件是否令人義憤填膺,都應該保持公正客觀的態度進行報道和評價,將評論權和話語權交給受眾,在報道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避免斷章取義,從而分析新聞的價值,并且引導群眾對新聞事件形成正確的評判,為社會大眾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促進新聞媒體行業的有序發展。
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記者需要保持中立的立場,發揮新聞報道對社會輿論的引導作用,新聞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輿論導向能力,通過自身的正確報道引導輿論向好的方向發展,同時避免自身卷入新聞事件,新聞記者必須注意自身在網絡世界的影響力,對自己的話語負責,跳出新聞事件的“局”,成為新聞事件的旁觀者。
四、小結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新聞傳播途徑多元化,因此,新聞記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承擔起自身的職業責任,掌握基本的設備操作技能,同時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建設,在網絡世界中以公平、客觀的態度開展新聞報道,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評論,同時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對輿論形成正確的引導。
參考文獻:
[1]熊璟.淺析新聞記者的素養與責任[J].新聞研究導刊,2016,(13): 220.
[2]李璐璐.新聞記者的素養與社會責任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5,1 (23):59-60.
作者簡介:郭志平,男,漢族,山西洪洞人。研究方向: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