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平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增強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輔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因材施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實踐中,可以發揮更多綜合性的教育功能,小學數學課堂變得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效率更高,小學生的學習體驗也變得更加直觀生動,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興趣。但由于教師使用技術的不當以及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忽視,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基于大量參考文獻以及實際調查,在對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現狀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有效使用信息技術,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提供幫助。
一、應用信息技術要結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之所以我們要講因材施教,關鍵在于學生在先天的稟賦,日常的學習習慣,現有的學習水平來看,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關注的是學生的平均水平,按照教學的進度,按部就班的往前進行,可是有的學生跟不上這樣的節奏,就容易喪失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的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因材施教的理念應用進去。
所以,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就要落實在具體的教學行動中。可以在課前以及課后讓學生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手段完成一定的自主化的學習,在復習原有的內容,追趕進度的同時,不斷的提高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讓學生逐漸能夠跟上課堂正常的教學進度,逐漸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而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斷的增強了學生學習中的互動性,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所以,關注到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更大的進步,這是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愿意看到的場景。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認知心理學發展的角度來看,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主要集中在直觀形象思維方面。那么,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適應他們的思維方式。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生動,互動性強,小學生非常喜歡,而且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中,教師可以比較輕松地突破原有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學習一些關于圖形旋轉的內容時,雖然學生已經具有表象的思維,在學生的短時記憶中可以存儲大量的表象,然而,他們在頭腦中操縱表象旋轉的能力還比較差,因此,可以通過在多媒體課件上進行旋轉。從多個角度對圖形進行觀察和認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相關的問題,提高了他們學習的效果。興趣的增強和保持不僅需要教師有新穎的教學方式,而且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有更多的師生間的互動,學生的學習也需要有及時的反饋,這樣,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因為不斷地、及時地反饋而感到興趣盎然。借助信息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較為輕松的實現這一點,因此,要切實掌握最新的信息多媒體教學軟件,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生動的元素,提高學生的興趣。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恰當而科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恰當而科學地應用信息技術。毋庸置疑,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效果更好。然而,在使用中如果不注意一些問題,也能夠使得學生產生更多的視覺思維方面的疲勞,反而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所以,作為一種教學的方式或者教學的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的使用,要合理適度,不能過度使用,它只是教學的一種方式,還需要結合板書口頭講解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
一般來說,教師要具有較高的多媒體技術水平,要能夠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制作出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另外,教師在課堂上以及課堂之外,也要讓學生們可以通過信息多媒體課件完成一系列的自主學習。因此,多媒體設置的交互性,就是要完成這些教育功能的重要體現?,F在借助信息互聯網,教師更是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互聯網教學中,可以通過網絡的渠道給學生做一些輔導,提高學生們數學學習的興趣,擴展學生們數學學習的視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技術方面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通過信息技術的渠道了解學生的信息,充分扎實地掌握學情,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更能夠促進小學生數學專業能力的提升,培養小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思維方法能力。
總而言之,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好兩者的關系,信息技術是輔助,數學教學才是靈魂。教師在頭腦中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具體的安排,這樣才能綜合運用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多種手段來完成教學工作。要讓信息技術助力學生的數學學習,助力學生的高效學習,助力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武俊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思想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