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松
[摘要]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學生參與課堂的基礎,如果缺乏氣氛,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互動,課堂死氣沉沉,何談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強調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因此本文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良好氣氛? 方法
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一名優秀老師需要培養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清楚自己與學生的角色,發揮引導作用,促進良好課堂氛圍形成。
一、自身態度親和,良好師生關系是前提
教師要堅定自己的職業素養,在課堂教學中以溫和可親的教師形象面對學生,在言行舉止之間尊重學生,對學生諄諄教導,鼓勵、引導學生的課堂學習。要學會調節情緒,始終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學生。其次,自身的著裝要得體,小孩子們總是喜歡美麗的人物和事物,服裝簡潔大方是對學生的尊重,也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最后,老師一定要和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關系,親其師,信其道,亦師亦友,關心愛護所有的學生。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導入是基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有興趣,就沒有動力。興趣是人追求新事物,接受新知識的一種心理傾向,只有對一個事物感興趣,才能做一個探究者、一個學習者、一個研究者。小學生正是好奇心旺盛的階段,他們對于未知的事情充滿興趣,老師要著重運用此特點開展課堂。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年齡階段、能力特征創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情景,盡量真實,貼近生活,方便學生理解。注重現代技術的運用,尤其是多媒體,孩子們正是喜歡動畫的階段,尋找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情境,激發孩子的興趣。注意新知識與就舊知識的鏈接,回顧已經學習的章節,尋找新舊之間的聯系,在關鍵的問題上詢問,使他們在求知心理與現實情境不協調的,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主動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課程《草原》,可以給學生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多媒體課件展示草原的美麗風光和人土風情的畫片,請學生談談觀后的感受。聽了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欣賞著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
什么想法?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眼中的內蒙古大草原。
疑問是研究的開始,牛頓在蘋果落在他頭上的時候如果沒有困惑為什么蘋果會落地,就不會有萬有引力定律了。因此,
老師用在課堂的過程中實施提出問題,為孩子們提供探究條件。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習起源于思考,而思考的根源在于疑問,一個人只有有了困惑,才會有探究的動力。正是因為他們對于生活的疑惑,才會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老師要做孩子學習的引導者,就意味著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適時地提出問題,鼓勵孩子尋找答案,獲取知識,問題的設置難度要得當,太簡單的問題缺乏詢問的必要性,不利于課堂的有效性,過于困難的問題會挫敗孩子的積極性,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接受新的知識。所以要在適當的時機提出適當的問題,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從生活情境中出發,設置貼合生活的問題。
四、合理評價學生,始終保持激情是必要
評價是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師應該格外注重的部分。老師的行為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老師言語得當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教學評價激勵孩子更好的學習,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促進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建立學生自信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要把握住度。評價語言要多元化,不要千篇一律,每個孩子回答完都用一套說辭,“你真棒”、“好,很棒”,這并不是促進孩子發展的正確路徑。一定要肯定性評價與否定性評價相結合,先肯定后否定,這個題目回答的很好,真的很棒但是遺漏了幾個點,有哪位同學想要補充嗎?這樣既可以激勵其他同學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鼓勵了回答問題孩子,可以讓更多的孩子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思考遺漏的地方,慢慢培養他們主動探究新事物的意識,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
結語
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主動權在老師,老師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形象、自然的教態,與時俱進,學習相關理論,運用先進技術,增強師生互動,進行合理評價,促進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萬姿 .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氛圍的營造[J].甘肅教育,2019(02):105.
[2]楊再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J].甘肅教育,2018(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