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如
綜合素質評價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從改革課堂評價和德育評價這兩方面來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一、建立成長記錄袋,改革課堂評價
(一)建立一個成長記錄袋,將學生的各類評價數據、材料、學習日記、活動卡等積累起來,以便學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學習。
讓每個學生都留下成長進步的足跡,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自信。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互評,將錯誤視為學習的機遇,并鼓勵學生在合作共享中進行深入思考。結合五年級上冊第五組的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談談具體做法。
1.開始學習時:在本單元讓孩子制定計劃時,我先讓孩子讀教材中的活動建議,看看可以研究哪些問題。然后設疑: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你還想查閱哪些方面的資料?這樣使用問題主要是用來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檢查學生理解程度和啟發學生進行思維的能力。
2.進行學習時: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我建立一個日程表,保證每個學生都被觀察到。我制定一套記錄系統,既觀察個體學生,又觀察小組學生的情況;既發現學生的優點,又看到孩子存在的不足。主要觀察他們在小組活動、課堂學習、班級展示等環節中工作是否主動、合作,樂于幫助同學,態度謙虛,認真傾聽意見等,以一個量規表進行評價,得出不同得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1分。在本單元中,我還設計了一個“我愛你,漢字”活動評價表,旨在引導學生客觀分析自己及他人的優缺點,取長補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品。
一節課下來,讓學生自測或者同伴互測,加上老師的檢測,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做到當天學習的知識能及時的得到鞏固,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得到增強,遇到的問題或者難題也能及時得到解決。
3.結束學習時:學習完本單元后,通過反思問題檢查表,幫助學生反思他們自己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設定新的學習目標。
(二)使用電子表來匯總學生的各類評價數據。使用紙質的表格記錄我的觀察和討論會上討論的內容,然后把這些數據填寫到電子表格中。表格中的每一格代表一個學生,按照日期顯示出的數據可以讓我了解每個學生在思想和學習上的進展情況。
通過評價數據,學生學習如何識別那些使他們達到學習目標的證據。他們還能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優缺點,并為自己設定未來的學習目標。使用反思表設定目標和反思學習。學生對他們在整個單元中收集的評估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學習進展狀況,并為未來的單元設定新的學習目標。
我讓學生在整個學習單元中使用量規和其他評價工具,發展自評和互評技能并支持反思性活動。在整個單元中,學生使用日記來反思學習;在單元結束時,他們回顧日記,寫下最終反思并為下一個單元學習設定新的目標。
建立日程表,保證每個學生都被觀察到;制定一套記錄系統,既觀察個體,又觀察小組學生的情況,既發現學生的優點,又看到其不足。
我安排小組和個人討論會來和學生討論他們對內容性知識的理解情況。在討論會上我回答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并監督他們的項目進展情況。“作品與展示”提供了展示學習成果和學生才能的機會,這樣的訓練會使學生不斷產生成就感。
二、填寫力行體驗記錄本,改革德育評價
我校組建了以校長為組長、德育主任為副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的“德育評價領導小組”。在結合學校原有的評價基礎上,認真研究,用更加客觀、動態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使評價的著力點最終放在學生的發展上的評價原則。
(一)轉變觀念。校長組織學生和教師學習了《“和”“樂”園里的故事——銀泉小學學生力行體驗記錄本》的具體內容和操作方法,認真做好評前培訓。
(二)加強“國學力行體驗”和“日行一善”的實施。“國學力行體驗”有“愛國、忠仁、禮儀、責任、友善、勤奮、勵志、節儉、孝悌、感恩”10個項目,學生根據自己每月在這10方面的表現進行自我反思,然后進行小組評價,最后進行老師、家長、學校的綜合評價,評出忠仁、禮儀、責任、誠信、友善、勤奮、孝悌、節儉大使。同時填好“日行一善”活動記錄本。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