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月云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確實很不容易,即使是經(jīng)驗豐富的班主任,也不可避免地會經(jīng)歷工作中的艱辛與困惑。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以科學的方法潛心育人?筆者在此不揣淺陋,提出個人的思考,以就正于方家。
一、樹立良好師表形象,熏陶學生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斷言:“教育者的形象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切。”每位班主任都應充分認識到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居于師生關系的主導方面,“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皆楷模。”作為班主任更應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牢固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培養(yǎng)自己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影響學生,用崇高的人格形象熏陶學生,以達到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
二、樹立奉獻意識,熱愛學生
“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溝通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紐帶,通過和學生接觸,我充分認識到了“愛心”在師生關系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談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一個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風和日暖,行人覺得暖洋洋的,開始解開紐扣接著脫掉大衣。”這則寓言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北風”“南風”無疑是班主任工作中常見的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學生”了,我們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調子,盛氣凌人去壓服學生呢,還是用誠摯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呢?當然,我們都愿意選擇后者,愿意做“南風”,也就是說在工作中要運用情感和愛來誘導、教育學生。班主任愛的胸襟應寬廣,如水銀泄地般把愛傾注在學生身上,當學生有了進步或取得成績時,要為他高興,并送上鼓勵的語言和目光;當學生犯有錯誤時,要幫助他認識錯誤并指出改正的方向……這樣建立起來的愛才是真摯的愛,才是把愛無私地奉獻給每一位學生的,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是平等的愛,這樣班主任才會擁有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學生才會與你交朋友,向你敞開心扉。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對后進生,尤其要用熱情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以便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
三、班主任以身作則,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班級的主體,是管理的主力。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學生吸取知識不再局限于書本,還從網(wǎng)絡中攝取知識,因此班主任要有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以及博學的知識,使自己成為知識的“百寶箱”或“百科全書”,惟其如此才能得到學生的敬服,而相關工作的開展也會事半功倍。所以班主任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給自己“充電”,成為善于學習的表率,從而帶領學生不斷進取,獲取真知。
四、培養(yǎng)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各司其職
剛開始做班主任的時候,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但效果并不理想,以致我常常滿腹疑惑:為什么自己熱情的付出學生總不領情?這樣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難道做班主任一定要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后來我才明白,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沒有培養(yǎng)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
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再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班主任應利用班會(隊會)課認真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以及學校規(guī)章制度,要求學生人人必知,在知的基礎上個個必守。同時,建立學習、紀律、勞動、衛(wèi)生及好人好事表揚冊,進行量化考核,實行加減分,這樣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之形成自我約束的習慣。
人們常說“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充分說明了集體的力量大。班務工作單靠班主任一人去做肯定是忙不過來,也是做不好的,因此只有依靠班隊干部、骨干同學,讓他們在輕松寬容的氛圍中各盡所能、獨擋一面。可以說,建好班隊委、小組長并給以明確職責,是我們班務工作中最起碼的常識。
總之,班主任工作應塑造好自己完美的形象,以自己人格魅力去教育、感染、熏陶學生;緊緊跟隨學校工作,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實現(xiàn)教育方式的最優(yōu)化、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只有這樣,班主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收到預期的效果。
責任編輯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