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建國 方志超
【摘 要】本文將4C/ID模型和PBL融合為“4C/ID+PBL”教學設計模式,并設計“4C/ID+PBL”模式課程設計與實施流程,以該模式應用于房地產估價課程為例,論述“4C/ID+PBL”模式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具體應用,評價“4C/ID+PBL”模式應用效果。
【關鍵詞】4C/ID PBL 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 三教 房地產估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3-0190-03
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2019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對“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不少高等職業院校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模式開展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許多教師也在教法上進行了大量的嘗試。4C/ID(四元教學設計模型)和PBL(問題式學習)都是比較成熟的教學設計模型,在國外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層次的教學工作,不過這兩個模型在國內教育領域卻很少被采用。本研究擬將4C/ID和PBL(問題式學習)進行融合,推出“4C/ID+PBL”教學設計模式(簡稱“4C/ID+PBL”模式),并以房地產估價課程為例,對如何將“4C/ID+PBL”模式應用于高等職業教育進行有益的探索。
一、“4C/ID+PBL”模式介紹
“4C/ID+PBL”模式是將4C/ID(四元教學設計模型)與PBL(問題式學習)有機融合的一種模式。4C/ID(Four components Instructional Design)模型是由杰倫·J.G.范梅里恩伯爾教授和保羅·A.基爾希納教授在認知負荷理論基礎上提出的一種面向綜合學習的整體式教學設計方法。其注重知識的遷移,倡導面向整體任務開展教學。該模型將整體任務分為學習任務、相關技能、支持程序和專項操練四個組成部分,在《綜合學習設計》中,杰羅姆·范梅里恩伯樂教授和保羅·基爾希納教授還基于這四個部分設計了十個步驟。該模型主張在學習初期為了防止認知負荷過重,學習者的學習任務設計應由簡單到復雜,給予學習者的支持和指導(“腳手架”)也隨著學習的深入由較多的指導逐步減少,直至學習者可以獨立完成目標任務。另外,對于部分學習任務,學習者通過專項操練,能夠快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從而實現學習遷移。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觀。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摒棄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另外,問題式學習與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學”的教學思想也高度一致,都強調了學習者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要求學習者在積極、主動的探索與合作過程中體驗、歸納,從而實現知識體系的構建。其在本文中的應用主要基于哈佛大學醫學院問題式學習六步法。
4C/ID與PBL都注重學習的整體性。不過,4C/ID更多關注課程設計的教學分析與設計階段,在實施階段提供的指導較少,而PBL更傾向于課程實施階段的設計。因此,將4C/ID融合PBL形成“4C/ID+PBL”模式,使以“任務”驅動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兩種模型相輔相成,從而實現雙核心驅動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模式。圖1為基于“4C/ID+PBL”模式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流程圖,其中步驟1~6為課程整體框架設計階段,步驟7~12為課程實施階段。
二、“4C/ID+PBL”模式在房地產估價課程中的應用
房地產估價課程是包括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和房地產檢測與估價專業在內的房地產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如前所述,將“4C/ID+PBL”模式應用于房地產估價課程,主要包括整體教學設計階段和教學實施階段兩個階段的應用。
(一)整體教學設計階段
第1步為設定課程標準。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12月便成立了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各專業培養方案由校、企、行(行業協會)共同制定,而房地產教學團隊每年也會對房地產相關行業進行市場調查,深入了解行業的用人需求,針對性地完善專業課程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在課程標準中對課程的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標準有詳細說明。
第2步為課程任務的建構。房地產估價課程主要內容為房地產估價概論、房地產估價原理、比較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設開發法、地價評估、地價分攤的理論和應用及房地產估價報告。在課程設計時,應用“4C/ID+PBL”模式將房地產估價概論、房地產估價原理以及房地產估價報告的相關內容直接融合到五大估價方法中,因此,整個課程分為五大任務,分別為:比較法估價、收益法估價、成本法估價、假設開發法估價和土地估價。這五大任務再分別設計成諸多子任務。例如,在比較法任務中,根據課程標準,有以下學習任務:一是比較法的基本原理;二是比較法估價的操作程序;三是可比實例的選取;四是比準價格的計算;五是比較法估價結果的確定。
第3步為課程相關資源的開發。相關資源主要包括活頁式教材編寫、教學課件和微課的開發、估價案例、估價相關制度和規范的搜集及課程考核(如練習、考試)的相關內容。課程相關資源的開發工作是一個日積月累的工作,需持續不斷地投入。
第4步設計具體學習任務和問題。該步驟徹底改變以講授法為主的“目標驅動模式”,給學生提供整體的真實的估價項目,將之前建構的課程學習任務進行排序并設計不同層級、難度各異的學習問題,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讓學習者自主學習、尋求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充當引導和支持者的角色。此步驟中任務由簡單到復雜,逐步加大難度,如在比較法估價中,最初進行單元住房的估價,此時教師對學生的指導相對較多(見圖1左半部分第一個圓圈內黑色部分代表指導的多少);而當成功完成了單元住房的估價任務,可以循序漸進地完成小商鋪的估價、整層商業用房的估價及宗地的估價任務。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學習者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對學習者的指導逐步減少,最終學習者完全掌握,可獨立操作(圖1中空白的圓圈)。
第5步為設計支持信息和程序信息。支持信息主要用于提供解決任務(問題)中的創生性(非再現性)問題的信息,在估價中主要包括估價技術路線的制定、可比實例的選取、可比價格的計算等;程序信息主要是提供問題學習過程中例行常規(再現性)問題的信息,如估價報告的格式。這兩種信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通過兩個途徑提供:一是由學習平臺提供,二是由教師提供支持和指導。在“互聯網+”背景下,借助網絡學習平臺是一個較理想的方式。目前,本研究團隊的房地產估價教學課件、微課、估價案例、估價相關制度和規范、項目考核標準及相關練習已在超星爾雅平臺全面上線,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學習通”APP隨時隨地獲得相關教學資源,還可以在APP上發起討論,所有學生和教師均可參與。通過超星爾雅平臺和騰訊會議等工具,支持信息和程序信息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實現。
第六步為學校營造現實工作場景,讓學生進行適度的專項操練,形成自動化的認知模式,順利完成知識遷移。專項操練首先是完成超星爾雅平臺上設定的相關練習,其次是在智估中房軟件(一款智能估價輔助系統)上進行估價任務整體演練。
(二)教學實施階段
在此階段,須貫徹整體任務、問題驅動理念,以學生自主問題式學習為主,教師全程支持和指導。“4C/ID+PBL”模式強調小組學習,因此,課程伊始,必須完成學習小組的組建。小組通常為4~6人,以自愿組合為主,每組設小組長一名。小組組建完成后,就進入問題(任務)中心(第7步),即將第4步設定的問題根據教學設計發放給每一個小組。將問題發放給小組之后,教師正式進入導師角色(第8步),此角色將伴隨各學習小組完成自主探索直至提交各階段性成果。小組接到將要完成的項目和問題后,開展合作共同探索問題的技術路線和作業方案(第9步),在各問題的解決方案得到指導教師的肯定后,進行專項操練(10步),目的是鞏固所學,并實現知識的遷移。在課程的每一個模塊完成后,各小組須提交小組的階段性成果(11步),該成果除了此模塊的學習心得,還包括一份完整的估價報告。最后的環節是課程評價(12步),課程評價包括學生平時表現(包括出勤率、超星平臺練習、討論參與情況)、階段性成果評價和期末評價(期末測試)三部分,權重分別為20%、40%和40%。階段性成果的評價包括成果展示、組長陳述和小組答辯環節,考核標準參照行業標準,考評人員為各小組長及教師,保證了評價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三、“4C/ID+PBL”模式應用效果評價
目前,本研究團隊已將“4C/ID+PBL”模式應用于房地產估價課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任課教師的感受是工作強度有所降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例如,關于比較法中比準價格的求取,之前至少重復講兩遍,但課程評測結果依然不理想,而應用“4C/ID+PBL”模式后,由于采用問題式學習,加上創新的階段性成果評價模式,學生的參與熱情極大提高,學生估價報告技術性錯誤出現較少,按現行行業評審標準扣分也大幅下降,期末測評成績分布情況也有所改善。如圖2所示,圓環圖內環為2017級學生房地產估價課程測評成績,外環為2018級的測評成績,可以看出,在生源質量沒有提高、考試難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學生的優、良的比例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圖2? 2017級和2018級學生房地產估價期評成績分布圖
總之,“4C/ID+PBL”模式采用“整體任務”和“問題學習”雙驅動,讓學習者輕松獲得學習資源,小組積極自主探索,教師全程信息支持,最終實現知識的整體遷移,是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比較適合高職高專及行業培訓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一種教學設計模式。
【參考文獻】
[1]杰羅姆·范梅里恩伯樂,保羅·基爾希納.綜合學習設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杰倫·J G 范梅里恩伯樂,保羅·A 基爾希納.學習科學和教學設計背景下的“四元教學設計模式”[J].開放學習研究,2019(6).
[3]向佐軍.整體任務問題式學習校本課程開發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9.
[4]陳紅艷.四元教學設計在房地產估價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互聯網+估價趨勢下房地產估價課程教學改革研究”(GXHZJG2017A02)
【作者簡介】萬建國(1977— ),男,漢族,湖北十堰人,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方志超(1980— ),女,漢族,廣西南寧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網絡與通信相關技術。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