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不朽”的實質蘊含、總體特征及時代昭示

2020-04-07 03:42:40周秀紅
理論探索 2020年2期
關鍵詞:新時代

周秀紅

〔摘要〕 “三不朽”一直被傳統主流文化所倡導和追求,但歷代注家對其思想文化蘊含的解讀不盡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其文化效用的發揮。通過對“三不朽”內涵與外延的梳理,“三不朽”的實質蘊含為:“立功”與“立言”源于“立德”,“立德”統率著“立功”“立言”,“立功”“立言”是“立德”的重要體現。“三不朽”的總體特征表現在三者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過程與結果的統一、個體價值與群體價值的統一、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立足于新時代,“三不朽”對于當代人為人民立德、為事業立功、為時代立言有著重要的昭示意義。

〔關鍵詞〕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175(2020)02-0011-06

“三不朽”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魯國穆叔與晉國范宣子的一段對話。范宣子問穆叔“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穆叔沒有回答。范宣子又說,自己家祖先在虞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杜氏,到自己這一代已經成為晉國稱霸中原諸侯的范氏,這應該算是“不朽”吧?穆叔說:“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并以魯國先大夫臧文仲為例,稱他去世后言論仍世代流傳,這才是“死而不朽”。穆叔進一步援引古人的說法,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這就是被后世一直倡導和追求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由來。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引用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提出“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于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從而賦予“三不朽”以時代意蘊。

一、“三不朽”的實質蘊含

孔穎達是較早對“三不朽”的內涵進行明確解釋的。他在《春秋左傳正義》中提出,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同時,他與東漢服虔、西晉杜預對“三不朽”的外延列舉有所不同 〔1 〕,主要體現在:其一,孔穎達把圣賢孔子與圣王禹、湯、文、武等并列于“立德”,使“立德”的主體不再局限于天子,豐富了“立德”內涵;其二,孔穎達認可服、杜列舉的“立功”典范禹和稷,使禹成為“三不朽”中唯一被并舉的人物,表明“三不朽”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其三,孔穎達把思想觀點迥異的荀、孟與楊、墨并列于“立言”,引發了后世對“立言”標準的追問。《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說,“立,謂不廢絕”,“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相對應的是“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其涵蓋了以下含義:“不廢絕”體現的不只有傳播與流傳的“不絕”,而且有繼承與創新的“不廢”;“三不朽”意味著主觀認識符合客觀規律,因而能經久不衰、歷久彌堅;“三不朽”不僅強調了個人追求的崇高境界,而且意味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傳承,體現著為民眾謀福祉。因此,“立功”與“立言”源于“立德”,彰顯“立德”,又成就“立德”,“三不朽”之間以“立德”為軸心一脈相承。

(一)“立功”與“立言”源于“立德”

中國古代“德”的含義非常廣泛,既涵蓋獨善其身的君子之德和兼濟天下的圣人之德,也蘊含著率性而修、孝悌忠恕的個人“德行”和克己復禮、內圣外王的國家“德治”。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第一個“德”指有“上德”的人,第二個“德”指外在形式的道德,第三個“德”指內在的道德,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有道德”。施陽九歸納了《周書》里不同語境下“德”的意思:統治方法、政治制度、政治原則和對天命的指代,將“德”的本質含義表述為“對人道之根據的承受” 〔2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崇尚“以德配天”,反對“德不配位”。

老子把天地萬物的規律性歸結為“道”,符合“道”的人類行為就是“德”。他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道德經·第五十九章》)這段話體現了三層意思:其一,“立德”是治人事天、修身循道的根本,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力更為重要的了。這表明“立德”是修身治國的根本,是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的統一。其二,“立德”以“立功”“立言”為養護,是個循序漸進、由小到大的動態積累過程。通過修德成性,凝神聚力,不斷地勝任更多,成就更多,足以擔負起治國安邦的重任。這表明,“三不朽”是人人通過不懈追求都可以實現的。“立德”涵蓋著“立功”“立言”,“立功”“立言”源于“立德”并彰顯著“立德”。其三,以道載德、以德彰道,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這是治國理政的根本原則,是根深蒂固的長久之道。從個人修身到國家長治久安,體現了立德、立功、立言是個體價值實現與社會價值實現的高度統一,三者密不可分并以“立德”為始終一以貫之。

(二)“立德”統率著“立功”“立言”

儒家文化主張德治天下,強調“仁者無敵”。孔子要求弟子首先做到孝悌、謹信、愛眾、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把道德教育置于高于文化學習的地位,足見他認為“立德”重于文治;齊宣王讓孟子講講齊桓公、晉文公春秋稱霸的事,孟子推說沒聽說過,卻講起了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孟子·梁惠王上》),足見他認為“立德”重于武功。《資治通鑒·周紀一》說,“德者,才之帥也”。可見,“立德”是文治武功的根本遵循,它統率著“立功”和“立言”;不以“立德”為依據,“立功”“立言”必然各執一詞,其功過、是非、善惡都無以區分。有人將孔子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論語·憲問》)理解為“立功”或“立言”的人不一定“立德”;“立德”的人又不一定“立功”或“立言” 〔3 〕,似乎不妥。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有德的人一定通過文字語言(如創制垂法)或行為語言(如博施濟眾)體現出來,而有言的人未必在“德”的制約下,所以社會上才有嚴刑酷罰和歪理邪說,而沒有在“德”制約下的“言”只是“有言”而非“立言”。這恰恰說明“立德”統率著“立言”。朱熹集注稱“孔子作《春秋》以討亂賊,則致治之法垂于萬世”(《孟子·滕文公下》),這表明,“立言”受制于“立德”,體現出正確性和進步性,從而達到明教化、行仁治的功效。相反,不以“立德”為依據的妖言惑眾,哪怕“毫厘有差,則害流于生民,禍及于后世”(《孟子·滕文公下》)。這種理解也同樣適用于后一句的“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即仁者必有為正義事業獻身的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如“暴虎馮河”的匹夫之勇就是非仁的。可見,“仁”統率著“勇”。《左傳·莊公三十一年》指出,“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于王……中國則否”,把軍功限定在諸侯奉王命討伐四夷,而不包括國內的諸侯作戰,這正體現了“立功”的正義性和正當性,“立德”統率著“立功”。

(三)“立功”“立言”是“立德”的重要體現

“諸侯言時計功”強調了“立功”的兩個標準:“言時”和“計功”。為了“教人主法天”,“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禮記·月令》),“言時”旨在順陰陽,按季節制定有關農事的政令,以免“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病”;對“計功”的節制和內外有別、伐叛柔服的策略,為的是盡可能避免和減少戰爭帶來的生靈涂炭。可見,依“道”順“時”是對諸侯“立功”的基本德治要求;“立功”以“立德”為依據,并體現著“立德”,成就“立德”。

關于“立言”,孔穎達的“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略顯寬泛,因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歷史方位和角度看問題,“理”可能是不同的。孔子詬病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左傳·文公二年》),孔子本人也遭遇過“知孔子者”與“罪孔子者”的爭論,而李宗吾的“厚黑學”也被不少野心家視為至理。可見,“立言”若不能去偽存真,文化傳播若不能去粗取精,甚至將佞巧之言、歪理邪說納入“立言”,任其逆文化發展方向而動,不但辱沒了真正的圣賢先哲,更重要的是容易引發“邪說遍滿,妨于仁義”(《孟子·滕文公下》)。所以,“立德”是“立言”之根,“立言”必然體現“立德”,捍衛“立德”。一方面,“立言”必須做到“信而有征”,“修辭立其誠”,遵循天道公理人德,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趨勢,廣泛流傳并被高度認可;另一方面,對于邪說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賢”(《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強調“巧言亂德”(《論語·衛靈公》),“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并提到君子“言思忠”(《論語·季氏》)、“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都體現了“立德”是“立言”的標尺,“立言”體現著“立德”。

上述分析表明,“三不朽”是內在統一、密不可分的。沒有“立德”為標準,正義戰爭的“立功”與非正義戰爭的濫殺無辜就無以區分,“先萬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的“立言”與歪理邪說妖言惑眾的“有言”就無以分辨;而“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的“立德”也必然通過循德達道的“立功”“立言”得以彰顯。

二、“三不朽”的總體特征

儒家文化從“獨善其身”的修身之德到“兼濟天下”的為政以德,從“孝悌”作為“仁之本”的“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到仁者立人達人建功立業,無不表明立德、立功、立言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過程與結果的統一、個體價值與群體價值的統一、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一)“三不朽”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內在統一體。“三不朽”是人類文明的延續,涵蓋著“以人化文”和“以文化人”的辯證統一過程,既以物質文明為承載又以精神文明相承繼。“三不朽”既立足于“以人化文”的物質根基又致力于“以文化人”的精神追求;離開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不朽”就失去了文化本源和文化功效。也正因此,儒家文化雖然崇尚文化精神,但這種文化精神從來都是與現實物質世界緊密聯系的。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履天子之籍,聽天子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其貪、戾、偏,“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業……天下厭然猶一也”,“非圣人莫之能為”,這恰恰體現了“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荀子·儒效》)。故仁人在上,農、賈、百工各盡其力,“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荀子·榮辱》)。從“仁人在上”到天下“至平”,體現了“三不朽”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統一性,難怪《康誥》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孔子贊賞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的政治理想。“三不朽”的文化旨歸恰恰在于實現人類自由全面的發展,這種追求具有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雙重價值。

(二)“三不朽”是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梳理歷史上的“不朽”典范,既有功德圓滿的圣賢,如堯舜禹孔孟荀,也有抱恨而終的英魂,如屈原。“三不朽”之“立”既是行為主體的人生過程,又是對其德、功、言進行檢驗的歷史過程;經久不廢的“不朽”既是過程檢驗,又是結果檢驗。就過程而言,所謂“人所以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亂”(《左傳·成公十七年》)。用“不叛君”“不害民”“不作亂”這種基本道德標準衡量“人所以立”,說明“立”是從低到高的漸次發展過程。就結果而言,從后稷“立(粒)民”的“農德”到“伐叛柔服,文昭武烈”的“王德”,都是“內圣”的結果。所以,孟子稱“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為“天爵”,“公卿大夫”為“人爵”。“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天爵旨在得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孟子·告子上》),終落得天爵人爵盡失。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觀點:其一,“三不朽”體現了漸次累積的君子之德。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和小人所相同的,不同的是求取的途徑:君子遵循“仁義德行”的常道,小人奉行“污僈突盜”的邪門歪道(《荀子·榮辱》)。所以,“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遜)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衛靈公》)。可見,君子之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過義、禮、孫、信等方面的不斷修為逐漸形成的。其二,圣賢不是天生的,“三不朽”是人們面對困境和磨難,遵從仁義德行、堅持修正治辨的過程。“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變故,成乎修為,待盡而后備者也”(《荀子·榮辱》)。其三,“三不朽”是高尚的道德情操超越了嗜欲的結果。“圣人為善,非以求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淮南子·繆稱訓》)。“三不朽”以“立德”為本,不求名不期利,而名利卻伴隨著其德行而來,“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為也”,“圣人有所于達,達則嗜欲之心外矣”(《淮南子·俶真訓》)。可見,“三不朽”超越了庸俗的嗜欲,至達成圣。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才能合理解釋“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涂(途)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的內涵。這也正體現了“修齊治平”是由淺入深、一脈相承的過程。

(三)“三不朽”是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先秦儒家認為“德”有高低之分,四端之別。君子和小人都有“德”,所不同的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草隨風偃,所以君子能安貧樂道守德,小人卻追名逐利失德。同時,“德”又涵蓋了仁、義、禮、智等內容,其中“仁”是“德”的最高境界。蔡元培說,仁“統攝諸德完成人格之名” 〔4 〕14。杜維明也說:“探討仁這個概念最好的辦法,是首先把它看作是儒學價值體系中最高層次的品德。” 〔5 〕14

立德以仁集中體現了“三不朽”的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一致性。就個體成長而言,孔子將君子之“仁”分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個層次。從“修己”到“安百姓”,從“克己”到“復禮”,從“私德”到“公德”,正體現了“大德至仁,則操國得眾”的立德、立功、立言過程,表明“三不朽”的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同追求。就國家興亡而言,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應當具備食、兵、信三個基本條件,其中“信”最重要,“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把“民信”視為國家最高政治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說,“仁”乃“至德”。所謂“遍愛群生而不愛人類,不可謂仁”,“仁者愛其類也”(《淮南子·主術訓》)。所以,立德、立功、立言的社會“仁治”過程也是生命個體行人道、愛群生的仁德修為過程。

同時,衡量“三不朽”的標準是社會價值。“不朽”不以權勢利祿為依據,而以民心民意為準則。孔子稱贊管仲“仁”,因為他“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論語·憲問》)。他評價有馬千駟的齊景公死,“民無德而稱焉”,餓死的伯夷、叔齊,“民到于今稱之”(《論語·季氏》)。孟子也強調得民心者得天下,“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孟子·婁離上》),“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認為推翻無道政權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孟子·梁惠王下》),稱“武王伐紂”非臣弒君,只是“聞誅一夫紂矣”(《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回答宣王能否占領燕國的問題時也說,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孟子·梁惠王下》)。可見,衡量“三不朽”的標準是民心所向的社會歷史趨勢。齊景公、紂王無疑都是“朽”的,而伯夷、叔齊、管仲、武王無疑是“不朽”的。

(四)“三不朽”是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不朽”是天道人德的統一。“圣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則是無故,先王能修禮以達義,體信已達順故,此順之實也”(《禮記·禮運》)。由于先王信守天地人和的規律,能夠通過制禮而把種種天理人情制度化,又通過誠信達到順應天理人情,從而形成太平盛世。《淮南子·詮言訓》說,“天道無親,唯德是與”。意思是上天公正無私,總是幫助品德高尚的人。《孟子·公孫丑下》也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因此,“三不朽”是行為主體“德行”與客觀規律“天道”相互作用形成的。“有道者,不失時與人;無道者,失于時而取人”(《淮南子·詮言訓》)。由于有道之人懂得“天道”規律而不失時機地去幫助他人,善積功成,從而成就“不朽”;而不遵循“天道”規律的人不斷積惡,喪失時機,最終被剝奪一切。所以,“堯為善而眾善至矣,桀為非而眾非來矣”(《淮南子·主術訓》),堯與桀的立廢、成敗就在于他們各自對“天道”的順應和忤逆。正如司馬遷所說,“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史記·太史公自序》)。立德、立功、立言是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探索、認識、利用自然規律和社會歷史規律的過程與結果。

可見,傳統觀念中簡單地將“三不朽”歸結為精神追求或者道德境界有失偏頗。“三不朽”是具體的、歷史的,是認識與實踐相互作用、貫穿于人類全部社會生活又伴隨著人類文明始終的。立德、立功、立言既體現了人們崇高的精神追求,又歸因于人類不息的物質創造;既微觀刻畫了生命個體孜孜以求的不懈奮斗歷程,又宏觀揭示了人類社會不斷被實踐所檢驗的文明成果和進步方向;既秉持循天達道的理想人格,能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又崇尚以民為本的社會目標,能夠“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既強調尊重客觀規律,又強調天時地利不如“人和”。立德、立功、立言既可以通過生產實踐使人類擺脫自然界的奴役獲得解放,也可以通過社會革命使人類擺脫階級壓迫獲得獨立自由,其終極目的是使越來越多的民眾擺脫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腐朽思想的奴役,實現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立德、立功、立言之所以能“不朽”,是因為其不僅能夠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夠改變世界。

三、“三不朽”的時代昭示

立德、立功、立言不僅反映了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長于教化等傳統文化精髓,而且它所崇尚的無私無畏精神和超越了肉體死亡的凜然正氣,為當代人追求理想人格和高尚情操提供了持續動力,對我們迎接新時代新挑戰提出新要求。

(一)為人民立德

習近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眾議院眾議長菲科的問題時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無我”意味著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操、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無欲則剛的使命擔當、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這就是共產黨人的立德準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表明,贏得任何偉大斗爭的勝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 〔6 〕121,“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是干部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 〔6 〕142。習近平同志要求領導干部立政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7 〕。首先,堅持人民立場。人民立場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其次,為人民服務。立政德的關鍵就是強化宗旨意識,甘當人民公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人民利益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并且成就了今天的偉大事業。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要對黨紀國法心存敬畏,對肩負的職責和使命秉持審慎態度,對黨和人民的培育和重托心存感恩,對人民群眾的困苦感同身受。熱愛人民、胸有大愛,才能廉潔自律、克己奉公,才能經受住“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 〔8 〕,才能帶領群眾攻堅克難,才能隨時準備為人民利益犧牲一切。最后,向人民學習。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人民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論衡·書解》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黨員干部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拜人民為師,向人民求教,堅持實事求是,勇于創新創造,才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發展。

(二)為事業立功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和不懈追求。正因胸懷共同理想和遠大理想,中國共產黨人崇尚“功成不必在我”,即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甘愿奉獻而不計個人得失。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 〔9 〕。首先,把抓好黨建、造福人民作為最大政績。黨的領導是中國最大的國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新時代我們黨建功立業的關鍵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開創新局面” 〔10 〕,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科學回答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黨提出的新挑戰,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不懈奮斗。其次,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全會在系統總結“中國之治”的顯著優勢基礎上,重點闡述了“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 〔11 〕58,對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社會治理、推動國際合作都提出新要求,也為廣大黨員干部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前景和契機。最后,把舉賢任能作為成就事業的基石。古今中外,成大業者無不以任人唯賢為根本。《論語·泰伯》有“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的說法,《禮記·中庸》也提到“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毛澤東非常重視識別和使用干部。他說,識別干部“要看干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領導者的責任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兩件事 〔12 〕527;我們黨的組織“要自覺地造就成萬數的干部,要有幾百個最好的群眾領袖”,他們“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有政治遠見,有工作能力,富于犧牲精神,能獨立解決問題” 〔13 〕277。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強調提高選人用人質量問題。“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層干部素質直接影響著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的貫徹落實成效。古有“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祁黃羊,無私薦賢的鮑叔牙、婁師德,今有自請降銜的許光達、徐立清等,有功成身退的甘祖昌、張富清等,他們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朽之功。可見,樹立在百姓心里的功德碑才能永遠不朽。

(三)為時代立言

習近平同志對做好新形勢下文化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四個堅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他強調文化工作必須“正本清源、守正創新”,“靈魂的創作,一是不能沒有,一是不能混亂” 〔14 〕。首先,“立言”的基礎是文化自信。習近平同志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15 〕164。“立言”只有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才能彰顯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并生發強大的、持久的驅動力。其次,“立言”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16 〕314。“立言”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主體地位,而且體現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只有立足中國國情、深入基層群眾,才能創作和研究出反映中國特色和中華民族智慧的成果,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傳遞中國經驗。同時,“立言”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因為意識形態和輿論導向關系著國家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及其發展走向,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對抵制“三俗”、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而錯誤的輿論導向則可以將一個民族或國家引向災難。最后,“立言”要求順應歷史潮流,解讀時代難題。近年來,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要求我們黨必須站在新時代的戰略制高點,傾聽人民呼聲,聚焦群眾需求,解決時代難題。所以,“立言”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只有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優勢,勇于回答社會主義矛盾變化和國家創新發展中的現實難題,才能真正實現為國家和人民“立言”。

總之,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中,“三不朽”既有文治武功的特定內涵,又有崇德尚志的一般規律,更蘊含著知行統一的科學方法。“德,國家之基也”(《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以“立德”為基礎,才能漸次實現身心和諧、家庭和美、鄰邦和睦和世界和平。“三不朽”以“立德”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立功”和“立言”為依托,既昭示了有識之士不懈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也體現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價值取向,更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行動標尺。新時代我們只有立足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治國理政根本,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紀律修養和作風修養,才能肩負起為人民立德、為事業立功、為時代立言的神圣使命,才能為建立“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增色添彩,才能積極投身于新時代的不朽偉業。

參考文獻:

〔1〕董金裕.“三不朽”的關聯及其屬性探究〔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8-14.

〔2〕施陽九.先秦“德”概念的變與不變——以《尚書·周書》為詮釋中心〔J〕.云南大學學報,2017(02):51-56.

〔3〕譚運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價值觀體系及當代價值〔J〕.揚州大學學報,2006(01):54-57.

〔4〕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4.

〔5〕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3.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7〕習近平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N〕.重慶日報,2018-03-11(01).

〔8〕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9-09-04(01).

〔9〕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講話〔N〕.光明日報,2018-03-09(01).

〔10〕姜 潔.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 切實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全黨努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N〕.人民日報,2018-07-05(01).

〔11〕本書編寫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2〕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習近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J〕.前線,2019(05):4-7.

〔1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 蘇玉娟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59:38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35:52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15:41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工作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91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欧美色99|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黄色成年视频| 色婷婷啪啪|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91美女视频在线|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综1合AV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伊人色婷婷| 六月婷婷综合|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国产性爱网站| 亚洲精品第1页|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国产|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蜜桃视频一区| 欧美日本激情|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热99精品视频| 婷婷在线网站|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视频大全|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国产第一色|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福利一区在线|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