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茵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由于高等院校的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改善了辦學條件,同時擴大了辦學規模。在新政府的支持下,高等院校的教育經費逐年增加,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次以高等院校為研究對象,在具體分析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效益特點與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設立成本管理機構、制定完善的成本效益管理制度以及構建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針對性完善意見。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 高職院校? 辦學成本
高職院校的辦學成本效益決定了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的開展,高職院校的管理水平決定了辦學規模與辦學條件,對資產的使用率與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為高職院校的資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由于部分高職院校屬于非重點的高校,致使獲得國家以及省政府的教育經費較少,只能靠當地政府撥款以及收取學費作為資金主要來源,因此受到了辦學成本上的制約,造成資金鏈短缺,。加強高職院校的辦學成本管理,才能合理有效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效益特點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的辦學成本與效益受到影響。同時在高職院校的管理過程中,與辦學成本和效益密不可分,辦學成本與效益是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與科研的重要保障,影響著行政以及后勤服務。其中,由于辦學成本與效益需要會計核算,所以辦學成本與效益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變化的資產核算。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由于“累計折舊Accumulated depreciation與累計推銷Cumulative selling的”的出現,在資產核算方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二、不變的收入核算。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會計核算分為兩種,一種是收付實現制,在高職院校收入核算中,這種核算方式使用率較高。另一種則是權責發生制,但在高職院校中只有部分收入需要這種核算方式;第三、變化的負債核算。由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高職院校不僅取消了滯后的“應付與暫存款”,同時引進應付賬款、長期的應付款與其他應付款。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效益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與效益不符
部分高職院校在成立初建或是合并過程中,高職院校在處置成本效益時,是盲目隨意的。由于領導者只是將財務直接進行合并,對雙方資產沒有明確的清點與核查,造成雙方資產不明確以及對自身成本不清晰。同時沒有對雙方資產及使用情況進行了解,致使得不到學院國有資產的補償。新政府會計制度影響了高職院校辦學的成本效益,在辦學成本效益的問題上,有關責任部門對驗收手續辦理不齊全以及沒有及時辦理。在在高職院校接受贊助以及改建資產過程中,資產計價進行困難,不能及時入賬,導致高職院校的部分資產外流,收益不當。
(二)成本管理不到位
在高職院校成本管理過程中,辦學成本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與責任意識較低,沒有及時對資產進行定期核算,同時對采購、維修及驗收等流程工作缺乏管理經驗。雖然部分高職院校也有定期的去進行資產核算與清查,但由于清查工作量較大,只能進行抽查,導致管理工作出現漏洞,不利于高職院校工作的開展。
(三)成本管理工作困難
在高職院校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會存在辦學成本制度上的問題,由于高職院校會積壓一些廢舊而又未報廢的資產,而超過報廢期的資產則會找不到原來的價值。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在資產報廢的申請書上填寫購入時間、購進值等,這樣會造成很大的困難。再加上高職院校成本與效益不符,在很大程度上又進一步加深了困難,導致查詢填寫資料困難,報廢程序無法正常進行,造成部分固定資產還在賬上,卻無法使用。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效益的對策
(一)設立成本管理機構
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會受到成本效益的影響,成本效益的高低決定了高職院校工作的開展。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要成立成本效益管理機構,對資金進行嚴格管理。全面落實高職院校各級部門的工作與職責,將資產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定期對成本效益進行清查,確保自身的安全。同時在于其他高職院校合并過程中,明確自身成本,對合作方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解,才能得到學院國有資產的補償。在高職院校接受贊助以及改建資產時,對自身資金進行清查,保證資金不外流,才能有效的開展工作。
(二)制定完善的成本效益管理制度
高職院校應該明確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對資產的采購與驗收進行管理,才能保證管理工作有序的進行。進一步的對高職院校的財務部門進行了解,同時對科研部門以及項目負責人賦予壓力,建立科研經費預算審核部門,這樣內部的檢查制度也隨之完成。內部審查要做到審批檢查以及使用檢查,檢查是否合理。也可以建立內部科研獎罰制度,對于科研工作有貢獻者給予獎勵,而對使用科研經費進行違規操作的人員處以懲罰。這樣不僅可以使高職院校順利的開展工作,還能調動工作者的積極性。
(三)構建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要想高職院校節約成本,就必須認識到其中管理的不足。高職院校可以利用現有資產進行辦學以及開發周邊管理,可以增加辦學成本收入,同時避免資產流失與浪費。構建一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現有資產進行統一編號,通過編號識別進行固定資產清點,來提高清點工作的快速性以及核查工作的準確性。在這樣的管理系統下,有利于高職院校進行精細化管理,保證賬目符實,同時各部門進行資源共享,促進高職院校在辦學成本的管理。
四、總結
本次研究針對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效益特點與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集中分析了設立成本管理機構、制定完善的成本效益管理制度以及構建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辦法。在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高等院校對辦學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明確了管理制度,提高了辦學成本管理水平以及資產使用率,同時也要認清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關于這一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還有待于做出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曉湘.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辦學效益問題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
[2]馬秀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辦學成本與效益分析[J].當代會計,2011,(10).
[3]吳小平,許祥鵬.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投入與辦學效益分析[J].才智,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