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十分重要。TPR教學法(又稱“全身反應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對小學英語教學十分適用。結合冀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內容,對如何應用TPR教學法進行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TPR教學法?意義?應用
雖然英語教學已經越來越受重視,但一直以來,在“滿堂灌”和“填鴨式”的傳統英語課堂上,教師還在扮演課堂上最主要的角色,并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英語學習十分不利。我國教學專家和廣大一線英語教師對此十分重視,探索了很多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TPR(Total?Physical?Response,簡稱TPR)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一種。為使讀者對這一教學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首先對TPR教學法及其對英語教學的促進意義進行簡單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冀教版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深入探討TPR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TPR教學法概述
TPR教學法,就是我們常說的“全身反應教學法”,一開始是由美國加州的心理學博士James?Asher所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倡導把語言學習與身體動作相結合,使學生通過聽英語指令做出相應的學習動作,在此教學過程中逐漸習得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鑒于小學生大多比較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TPR教學法對小學英語教學是十分適用的。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表明,若使用得當,TPR教學法對小學教學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以下對此進行簡單說明。
二、TPR教學法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促進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我發現,在最初接觸英語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對英語學習都是抱著感興趣的心態的,有的學生甚至學會了一點英語后還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但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發現學習英語總是要背很多的單詞,老師上課時也沒剛開始的時候那么有趣了,這時很多學生漸漸地就會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總之,要重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必須走出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采用TPR教學法進行英語教學是一種很好的嘗試。TPR教學法以“聽”和“做”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在此教學法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英語指令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跟著自己一起邊說邊做,就像做游戲一樣,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于能夠在課堂上通過做游戲一樣的方式學習英語都感到十分興奮。這樣,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下頻繁地接觸英語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還會非常愿意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自然就習得了英語知識。如果說“寓教于樂”,TPR教學法是當之無愧的。當學生重新點燃起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時,離學好英語也就不遠了。
(二)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前文已經提到,與別的教學方式不同,TPR教學法以“聽”和“做”為開展教學活動的最主要形式。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的學科,不能完全以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學得好壞的標準,學好英語的最主要目的是要能夠準確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就要十分重視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在使用TPR進行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會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重復教學指令,并通過肢體語言和教具等各種形式使學生明白這些指令的意思,然后要求學生跟著教師一同做出相應的動作。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一方面,學生在多次聽指令的過程中提高了英語聽力水平;另一方面,在做動作和跟著說指令的過程中又鍛煉了英語口語。
(三)培養學生聽懂英文課堂指令的能力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學校和教師對小學英語的重視程度遠不及語文和數學,認為英語學習主要是中學的課程。但就是因為這樣,一些學生就輸在了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還有的教師存在這樣一種思想: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意識不強,考核要求也不高,在課堂上跟他們說多了英語他們也聽不懂,因此就干脆很少說甚至不說了,這就導致學生本可以在小學階段就掌握的一些英語指令卻沒能學會。而在TPR教學法的指導下,學生只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就可以自然地聽懂和掌握一些英文的課堂指令,這對改善課堂紀律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TPR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既然TPR教學法對小學英語教學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呢?筆者結合冀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對此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共同學習借鑒。
(一)利用卡片進行TPR教學
TPR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為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卡片和實物等配合TPR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冀教版三年級英語下冊第三單元Food?and?meals,Lesson16?Breakfast,lunch?and?dinner的教學中,為使學生順利掌握一些有關食物的英語表達法,如milk,bread,noodles,egg,chicken,rice,教師可以首先在課前制作好這些食物的英語卡片,并在課堂上分發給學生。然后,自編一首有節奏的小詩,要求聽到相關單詞的學生站起來,舉起手中帶有單詞的卡片,并作出相應的動作,幾次輪回之后再讓學生互相交換卡片重新進行。這首小詩是這樣的:Milk?and?bread,milk?and?bread.Put?your?hands?on?your?head./Noodles?and?egg,noodles?and?egg.?Put?your?hands?on?your?leg./Chicken?and?rice,chicken?and?rice.?Put?your?hands?on?your?eyes.
通過聽單詞、舉卡片、做動作這一系列的TPR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英語課堂中自然地習得一些食物的英語表達法。卡片教學簡單直觀,充分調動了同學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聯系動作進行TPR教學
小學生本就活潑好動,TPR教學正好利用了這一點,將英語教學與身體動作相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以冀教版四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The?clothes?we?wear中的第一課Skirts?and?trousers的教學為例,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用的衣物表達法后,我在課堂上進行TPR教學,讓學生按照我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我說Clap?your?hands,red?T-shirt.穿紅色T恤的孩子就拍拍手。如果我說Stamp?your?feet,?yellow?skirt.穿黃裙子的女孩子就跺跺腳。每次做指令動作的時候總有孩子會難免做錯,這時教師要保持寬容的心態,一遍一遍地重復進行TPR動作教學,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會感到英語課原來這么好玩,還在多次重復的聽力中習得了英語單詞。
(三)結合畫圖進行TPR教學
不少小學生都喜歡畫畫,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興趣愛好,在英語課堂上把TPR教學與畫圖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四年級下冊Unit?4?My?favorite?colors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顏色詞。在學生學習了課本上的顏色后,為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只活靈活現的pig,然后讓學生來給pig涂上顏色。如Color?the?pigs?body?pink.Color?the?pigs?legs?black.涂上了色之后,黑板上出現了一只由學生親手描繪的五顏六色的小豬,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顏色詞的印象,還體會到了英語課堂的樂趣。
四、結語
總之,應用TPR教學法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嘗試,它可以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活潑,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杰榮.全身反應法在小學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7.
[2]咸富蓮.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對TPR教學法的呼喚——以PEP人教版三年級教材為例[J].寧夏教育,2013,(03)?:38.
[3]張春雨.全身反應(TPR)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