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芬
【摘要】對處于學前教育的孩子而言,這段時期是他們語言能力得到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幼兒語言對幼兒的成長非常重要,它不但會影響幼兒的正常表達,而且會對幼兒以后的智力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幼兒園教學期間,教師一定要根據幼兒的自身發展情況,掌握幼兒的學習特點,利用有效的語言教學方法,對幼兒語言進行準確教學,使幼兒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能力?教學方法
一、課堂上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課堂是幼兒培養語言能力的最重要渠道。幼兒教師需要搭建一個平臺,使課堂教學與幼兒的口語學習訓練得到連接,通過提供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孩子們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然后就可以在課堂上勇敢地向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好像進入了聊天樂園。
1.善用圖片激發語言興趣
在教學內容中利用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圖片,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想象說話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讓孩子們進行識圖說話練習,這種做法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可以使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2.利用生活場景學習語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非常優美的事物,這為幼兒進行說話的口語訓練提供了特別大的空間。比如,我讓孩子談一下春天到來后大地有哪些改變?孩子們可以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春天特有的現象進行發言:小草變綠了,櫻花開了,柳樹發芽了,小燕子飛回來了,等等。在這種相對生活化的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提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以使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積極發言。
3.利用主題活動營造語言環境
幼兒的行為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他們的情緒和興趣及時開展相關的活動,營造出幼兒們能夠自主的一種語言環境。比如,在聽了《小老鼠造房子》的經典故事之后,孩子們就會對造房子不成功的小老鼠表示出同情,十分想幫助小老鼠建造一個美麗高級的住宅,他們就會表達出自己的愿望:“我想給它建一個樓房,有非常豪華的裝修、漂亮的門窗,像美麗的洋房一樣。”“如果我們搬到新家了,小老鼠就可以住進我們的新房子”。“我要給小老鼠提供一個舒適的溫暖的小房子,讓它可以舒舒服服的睡覺。”可以看出,孩子對于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有很多的話想說。所以,我可以順勢提出讓孩子開展一個主題活動——有趣的房子,后面的探索過程就成了孩子們積累經驗、訓練語言的過程。活動結束后的總結性交流,也是孩子們自主表達的重要環節,可以使幼兒開動腦筋、自由發言。根據幼兒的興趣開展的相關主題活動,可以提供極好的語言環境,可以幫助孩子們進入舒適、歡快的學習狀態,使他們自己感覺到有話想說、可說、能說,進而達到提高語言水平的目的。
二、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故事講完之后,可以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故事情節表演出來,進而達到啟發孩子想象所學人物的神態、行為、語言的目的。比如,講述《小白兔和小灰兔》故事的時候,為了幫助幼兒深入其境,感受角色,我會讓小孩們先后扮演山羊、白兔、灰兔的不同角色,并想象不同角色對應的語言。扮演灰兔的幼兒說:“我知道錯了,我以后再也不好吃懶做了,我要學習小白兔,只有自己親自去種,才會有吃不完的菜。”扮演白兔和山羊的幼兒對其說:“這樣想才是對的,你能做到知錯就改還是一個好孩子,我們以后還一起玩。”這種做法可以使孩子們在身臨其境的語言情境中深刻理解故事內容,同時使自己的口語能力得到提高。孩子們天生對游戲類的活動充滿興趣,所以在日常備課時,我們給孩子們安排活動時都有游戲。游戲主要有根據教學內容要求開展的活動,以及課間組織的一些小活動,包括戶外的游戲、增長智力的游戲、開發語言的游戲等。在組織策劃幼兒游戲時,會重點組織一些可以開發語言的游戲,通過為孩子提供說話的機會,使他們更多地展示和表達自己。角色扮演的游戲可以很好地發展幼兒語言交際能力,它是孩子們將現實生活再現的一種積極體驗,能夠幫助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行為,有助于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想象自主地設計和體驗游戲,進而提高交往能力。我們班設立的“娃娃家”是一個角色游戲扮演的主要區域,每一個玩游戲的孩子都要扮演其中的一個人物角色,然后用語言來進行角色間的交流。有一次,一個小孩子扮演客人進入“娃娃家”,他在敲門后,扮演爸爸的小孩子問:“是誰呀?”他說:“我是小王呀!我可以進去嗎?”扮演爸爸的小孩子微笑著對小王說:“非常歡迎,快請進。”小王進去后,對扮演媽媽的孩子說:“不好意思,我應該坐在哪里好呢?”她拉著小王來到小凳子前說:“小王,很高興你來找我們玩,你坐這里吧!”給小王安排坐下后,小王看大家都各自玩各自的,又說:“我有點口渴,有什么可以喝的嗎?”這時扮演孩子的小孩跑過來對小王說:“我家里有酸奶,我最喜歡喝了,我請你喝吧!”說著,就給小王拿了一袋。小王高興地喝著。扮演小孩的孩子又說:“這每天只能喝一袋哦,我媽媽說這種酸的東西也不能喝太多了。”小王微笑著向他點了點頭。從這個游戲中的對話可以發現,孩子們是依靠言語的交流來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游戲的,實現對生活中具體的行為動作的模仿和重現,各個參與游戲的成員之間通過交往,發展了他們的語言,生活中的一些禮貌用語也得以運用。
三、分區活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分區活動是把大空間分成一些相對獨立的不同的功能區,然后進行不同的活動,教師通過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讓分區活動成為幼兒自主學習的語言環境。如閱讀區,提供一些適合兒童閱讀的材料、錄音機、跟讀機等,讓小孩子在動手操作中學會傾聽,提高他們的閱讀方面的能力;表演區,可以創造一些可行性比較高的情景劇,提供相應的簡單道具,讓幼兒自由選擇表演,通過表演充分發揮他們的語言能力。益智區,擺放一些對于幼兒智力開發有幫助的簡單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實踐,通過合作交流等方式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觀賞區,提供一些視頻播放、語音播放、動畫片等語言類節目,讓小孩子們跟讀,模仿學習,提高語言對話能力。分區活動這種多角度學習的方式,有助于幼兒全方位地提高語言能力。
四、家校教育相結合
家庭在幼兒的成長教育及語言學習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幼兒語言教育時,要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融合,這也是提高語言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幼兒園需要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家長能夠認同學校幼兒教育的理念,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需要實現的目的。不斷地交流,可以使家長根據課程要求在平時生活中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于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此外,學校應該定期邀請幼兒家長到學校參加親子活動,使家長在與幼兒一起參加游戲的過程中配合教師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比如,在某個周末,幼兒園可以邀請家長到幼兒園中同幼兒一起玩你做我來猜的游戲。還能夠把不同的家庭分組開展趣味比賽,如親子巧問巧答,親子一起演講,親子一起做手工,等等。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利用課堂、游戲、分區活動、家校結合等一系列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改變孩子不愛說,不想說的現狀,幫助他們更好地快速成長,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薛媛,官瑞娜.幼兒園語言教學之我見[J].青年科學,2009.
[2]郭輝.幼兒園語言教學之我見[J].社會科學,2016,(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