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 李永剛
【摘要】從大學專業課程來看,雖然很多大學專業課程所具有的專業屬性、特色屬性比較強,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在高校專業課程中就沒有注入思想政治因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高校專業課程的本質來講,其終究是以“人教人”和“內容傳導”為主要形式的課堂,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靈活調整,將能夠有效提升專業課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從而實現讓學生在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也提升個人思想政治水平。
【關鍵詞】高校? 專業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 滲透融入
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了加強思想政治和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新方法。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很大一部分是專業課程體系,而專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往往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特色性,使得在傳統觀念中專業課堂很難容得下其他內容摻雜進來。而事實是,是在以“傳道受業,指點迷津”為出發點的課堂,只要能夠圍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的目標對內容進行適度創新改進,就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專業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及要點
所謂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在原有的、屬于專業課程體系的課堂教學內容中適度融入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使得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也能夠一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這一舉措的意義有三點,一是目前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還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即在老師的帶領下機械地進行學理論、學講話、學精神等活動,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興趣下降,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專業教學中,不僅在形式上較為新奇,讓學生能夠在一種新鮮感中提高記憶和吸收,同時也能依托專業教學,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提升學生對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內化效果。二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主要是為了能夠將來應用于生產、科研實踐活動中,進而促進社會發展,因此,將專業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能夠讓學生更加明白自己學好專業知識是為了什么,以后能夠做什么,從而對自己的專業學習、今后工作能夠有更加正確的認識,促進自身學習動力提升和目標明確。三是當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社會文化的日趨多元化,高校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各種信息也比較豐富,在此背景下高校學生個人思想觀念也有可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其中不乏一些不正確的思想態度、價值趨向,因此,通過在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泛在教育在高校的形成,將有助于不斷促進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幫助其更加全面發展。
二、如何在高校專業教學中有效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學內容上的靈活銜接
要做好高校專業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就應當要把握“滲透”這個關鍵點,即既不能以插播的方式直接將思想政治教育機械填入,也不能夠光講思想政治而脫離專業,正確的方式應當是要做好專業教學內容和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靈活銜接,即高校專業課程教師在以專業教學為主的過程中,應當善于挖掘專業教學內容中能夠滲透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并將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自然而然地融入進去,讓學生能夠在一種前后思維較為順延的狀態下獲得思想政治教育營養,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這里以高校計算機專業為例,很多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在進行專業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都是以國外一些主流的計算機程序為素材進行教學,而為了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融入,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一定創新,比如跟學生列舉一些國產的知名軟件如WPS、潑辣修圖、Snipaste等,完全可以替代現有的一些國外同類型軟件,同時告訴學生,之所以我們能夠研發出這些軟件,離不開我們黨和國家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和實施,離不開改革開放以后所創造的良好的科研環境。
(二)啟迪學生的大局觀和創新意識
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教學中的融入,不僅是為了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時也是為了以此推動高校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圍繞這個目標,高校專業教師應當要注重在專業教學中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著力讓學生形成對本專業的正確認知,包括學習專業為了什么,該怎樣更好地學習專業等,以此來不斷促進學生在專業學習上的目標意識、奮進意識乃至擔當意識。比如像一些工科專業如建筑、機械、地質等,就可以在專業規劃或者專業導入課程中從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角度來啟迪學生在專業學習上的大局目標意識,同時,也可以以黨和國家在創新驅動戰略方面的一些精神、要求、指示傳導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不斷開展創新實踐,努力形成更多自主研究思考的成果。
基金項目:2017年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安徽師范大學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究基地招標項目“自媒體時代‘網絡直播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的挑戰與對策研究”(SK2017A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