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濤勇 丁飛


摘 ?要:校園足球運動要求參與者或運動員擁有較好的速度、力量、耐力和靈敏性等多方面素質,是屬于近身對抗激烈的運動項目,具有競技性強、趣味性濃重的特點,在中小學校園里深受學生喜愛。隨著校園足球推廣以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校園足球運動中。目前,九江市所有中小學基本擁有自己的足球場地,并開設了校園足球課程。但是足球運動對參與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在享受足球帶來快樂的同時也飽受傷病的困擾。如關節扭傷、肌肉拉傷、皮膚擦傷、骨折等。本文主要是對九江市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并分析造成損傷的原因,從而提出學生自己進行自我保護的建議,盡可能避免和減少校園足球運動損傷帶來的傷痛和困擾。
關鍵詞:校園足球 ?運動損傷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05-02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損傷的情況及預防對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知網全年數據庫、九江市圖書館論文及書籍,查閱近幾年有關校園足球運動損傷及預防的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隨機抽查九江市10所中小學校園足球參與者共1500名學生進行調查,問題周密嚴謹,針對校園足球運動損傷和預防進行提問,整理合格問卷1488份,并對問卷進行邏輯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2003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九江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課運動損傷情況
由表1可見,發生率由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皮膚擦傷,骨折、關節錯位損傷率相對較低。人體的某些部分存在著解剖學弱點,然而足球運動對某些部位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關節部位周圍有小肌群附著,如果在平時訓練中不注重小肌群練習,發揮不了小肌群保護關節的作用,容易造成關節韌帶扭傷。運動前不注重準備活動練習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2.2 損傷的基本特征
經過走訪探討發現,校園足球運動損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校園足球的運動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關節韌帶扭傷發生率最高;第二,技術動作掌握不到位容易受傷;第三,局部負荷過重引起的慢性損傷較多;第四,中小學生對足球運動損傷保護和預防了解甚少;第五,課后缺少教師監督情況下學生運動時受傷較多。此外調查還發現身體的損傷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負擔,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足球的參與度。
2.3 損傷原因
通過調查發現,在中小學校園足球訓練和比賽中運動損傷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對損傷的原因進行分類歸納可以分為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2個方面,具體損傷情況如表2。
(1)技術動作錯誤。在中小學校園足球課堂上不能夠掌握技術動作,生理上來說,人的身體肌肉記憶每個動作須21d,無論學習什么,都是人身體的條件反射的建立和形成的過程。與此同時,學習過程中技術訓練不夠,不能掌握技術要領,條件反射剛剛建立還未完全形成,這樣極易發生損傷[1]。因此,足球初學者必須在老師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練習。不能只靠著對足球的熱愛和興趣隨意練習和比賽,這樣的學生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受傷,并且會在思想上產生排斥足球的心理。很多學生在對足球產生興趣時就急于求成,往往基本技術還未完全掌握就弄得傷痕累累,錯誤的技術動作在訓練和比賽中往往是導致損傷的原因之一。
(2)對手犯規。在足球比賽中由于拼搶激烈,有些球員在比賽焦灼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體育道德敗壞,不能樹立正確的比賽動機,出現情緒激動導致做出野蠻的犯規動作,從而致使球員的受傷[2]。對手犯規是足球場上造成受傷一個主要的因素,犯規包括有意犯規和無意犯規,無論是何種,最終的結果都是導致球員受傷的原因。
(3)局部負擔過重。在運動過程中,每個關節和肌肉承擔的負荷是有限的,若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在足球運動訓練過程中某一個技術動作要重復練習很多次,讓肌肉產生記憶,如肌肉急性過度拉長或強烈收縮,就會造成肌肉拉傷和斷裂,反復過度牽拉,便會造成勞損。由于足球的競爭性強,在攻防兩端都會出現盲目用力的情況,很容易出現負擔過重,造成局部壓力過大出現損傷的情況。
(4)準備活動不足。對于足球運動來說,對抗性意味著魅力的所在,參與者不停的在球場上奔跑、急停、起動、跳躍、相撞,加入活動之前沒有做好準備活動,肌肉還處于僵硬狀態,心肺功能還處于半休息狀態,關節也沒有達到潤滑,貿然上去踢球或是快速奔跑,腿部肌肉、關節部位非常容易受到損傷。當然,準備活動也需要針對性,每項運動需要活動的部位都是不同的,足球屬于全身運動,運動強度激烈,因此,足球運動準備活動要更加充分,尤其是要針對容易出現損傷的部位,如下肢腿部肌肉、膝關節、踝關節、腰部等部位。現在的學生嚴重缺乏準備活動的意識,往往會忽視這重要的環節。
(5)意外受傷。在足球運動中,不可預見的意外受傷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比賽中雙方球員在不犯規的情況下跳起爭頭球,導致頭碰頭出現受傷的情況;在一方球員帶球被對方看似不犯規的倒地鏟球且同時也把帶球行進的球員鏟倒并導致小腿受傷。在足球比賽中拼搶激烈,動作速度快強度大,各種情況復雜多變,因此,不可預計的意外受傷情況不可避免。
3 ?足球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3.1 掌握正確的足球基本技術
眾所周知,足球運動基本技術復雜,需要在教師和教練員的正確指導下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系統性的訓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不停的積累,從基礎的學起,由分解到連貫,由簡單到復雜。這樣堅持不懈的學習下去對減少運動損傷有很大的幫助。
3.2 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至關重要,準備活動重要目的在于要運動員在參與劇烈運動前,將身體和心理都達到一個適合運動的狀態,使得關節潤滑、肌肉達到預熱[2]。當然,最合適的準備活動是使身體達到運動要求的同時,心理的興奮點也達到相應的狀態,最好是跟著教練或者老師學習一套專業的、針對足球運動的熱身運動。
3.3 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是由運動時間和負荷強度量大因素決定的,要避免強度大、時間長的運動[3]。所以,在運動時就應調整自己,高強度一定要配合短時間,低強度要配合長時間的鍛煉。運動負荷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在平時訓練枯燥時,積極選用輔助道具,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達到訓練目的。
3.4 全面提升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進行各項體育運動的保障,在足球教學和比賽中,身體素質訓練是學習各項技術的前提,通過往返跑、變速跑、立臥撐、等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在全面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加強基本技術的學習,掌握在訓練和比賽中如何正確使用基本技術。在學與練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強化運動技能學習,從而減少因身體素質導致的運動損傷。
3.5 加強醫務監督
足球運動由于競爭性強運動幅度大,非常劇烈,力量掌握不好很容易受傷。醫務監督應做好:一是自我監督,記錄好自己各項身理指標,定期進行體檢;二是學生或運動員的集體檢查,如人體形態、功能、技能等;三是加強運動損傷后的處理、治療與康復。與其他運動相比足球相對來說,要求運動員身體素質較好,遇到緊急情況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遇到運動損傷的情況能做出相應的醫療處理。
3.6 充分考慮意外因素,防止治意外事故
在進行足球訓練和比賽中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對球場上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要有預判,從而相應調動自己的行動,合理地運動身體各部位,最大限度減少意外損傷的發生。
4 ?結語
對于足球運動員和愛好者來說,都應該注意運動中的運動損傷,充分認識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初學者在訓練初期應多注意損傷的原因,認識到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知道技術動作錯誤和負擔過重。所以,應強化基礎技術動作學習,加強柔韌性和力量訓練,避免局部長時間負擔過重。建議老師和教練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運動能力因材施教。然而學生自身也應該提高自我身體素質,尤其是足球專項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韌素質。同時還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盡可能選擇好的場地訓練和比賽,也要重視對身體的保護和維護,選擇較好的運動裝備。
參考文獻
[1] 粟麗霞,徐祥峰.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調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6):92-94.
[2] 索偉,朱成成,毛凌輝.武漢體育學院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8):9-10.
[3] 景哲.高職院校足球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162-163.
[4] 王超.業余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情況研究[J].體育世界,2011(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