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
摘 ?要:網球的普及對中國當代網球文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在高校中,受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喜愛,網球文化與其它球類文化不同,對大學生的影響是獨特的。本文以網球文化為出發點,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觀察法,對網球文化的內涵,網球教學過程中網球文化融入的效果進行實驗、分析,發現網球文化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網球文化 ?文化素養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4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117-02
網球被稱作為全球四大紳士運動之一,近年來,網球運動在中國快速普及,網球運動的普及必將使網球文化得到進一步的認知與領會。但網球文化與其它球類文化有所不同,網球文化的內涵對人類的影響是別具一格的,隨著網球運動的不斷深入,網球運動越來越受大學生的喜愛,因此高校開展網球運動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學生健康體魄,同時也能通過網球文化內涵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素質,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本文分析了網球文化的內涵與傳播意義,討論了網球文化促進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途徑和方法,最后總結出了高校網球文化建設的意義。
1 ?網球文化內涵的剖析
梁高亮等認為,網球文化是指觀賞和參與網球運動的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制度化凝結,是網球運動的理論知識、技術、戰術、習俗和制度的總稱。譚宏認為,網球文化是人們通過從事網球活動所形成的網球物質、制度、精神3個層面財富總稱。王寶金等認為,網球文化是網球運動的靈魂,只有認清網球的內涵與本質,才能真正的認識網球,網球文化給網球運動帶來了更強的競爭力和魅力,只有有內涵、有品位、有文化底蘊的網球文化,才能賦予網球運動強勁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響力。目前學者對網球文化的理解有著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所謂網球文化,是通過網球運動所折射出的特有的體育精神,將禮貌待人、自強不息、團結協作等優良的意志品質,在網球運動中通過生理、心理等多層面、多視角的綜合體現。這種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要經過網球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傳遞,將高雅、富有正能量的網球文化得到傳承和健康發展。因此,網球文化是全體網球運動參與者的價值觀體現。
1.1 禮貌待人,強化網球禮儀是基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網球的普及,網球已經走下了貴族運動的寶座,普通人群也有了機會接觸網球,但它依然是一項高雅文明的運動,不管是網球參與者還是觀眾都要學會禮貌待人,例如在練球的時候打出一記壞球,要向對方道歉說“sorry”,當對方打出一記好球的時候,請不要吝嗇你的掌聲,當幸運之神眷顧你,讓你打出了一記擦網的運氣球,要向對方道歉說“sorry”,比賽結束雙方球員上到網前握手感謝,最后比賽不管是輸還是贏都要向觀眾鞠躬致謝等等,這些網球禮儀充分體現了球員與球員,球員與觀眾,球員與裁判之間以禮相待,相互尊重,更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1.2 誠實守信,認真對待網球比賽是保證
網球運動往往是最能體現誠實守信這一品質,尤其在沒有裁判的信任制比賽中,要求雙方一定要誠實守信,不能把好球說成出界或者出界球說成好球;還有就是在打網球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對手是領導或者重要的客戶就故意有失水準,贏得對手就是給予對手最好的尊重,同時也能最好地體現個人尊嚴。所以說誠實守信,認真對待網球活動是網球文化重要保證。
1.3 謙虛專注,增強個人自信心是動力
網球是在快速運動當中進行擊打的一項隔網對抗運動,正因為網球快速運動這一屬性要求參與者在賽場上時刻集中注意力,當然集中注意力不單純是球與拍碰撞瞬間。比賽中除了集中注意力,還要有強大的自信心,一旦站上了網球比賽的賽場,邊上是沒有教練進行指導,所有的困難和情緒,都要靠自身去克服和調節。當然訓練完或者比賽完都要拿出謙虛的心態不斷的總結,進而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1.4 團結協作,提高團隊戰斗力是目標
網球不管單打比賽、雙打比賽還是團體賽,都能夠體現網球運動中團結協作重要性,尤其是在雙打比賽中,務必要信任和鼓勵隊友,特別是失誤導致丟分的情況下,要勇于面對。就像鄭潔和晏紫贏得澳網女子雙打冠軍,與她們16年的團結協作是密不可分的。
2 ?網球文化促進培養大學生文化素養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2.1 組建輔導員網球俱樂部
輔導員是高校中做好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輔導員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人格魅力,對學生意志品格、思想作風起到了積極的引導、示范和激勵作用。因此,組建一支輔導員網球俱樂部,利用網球是戶外運動這一特點,每周定期組織活動,讓更多的學生駐足網球場,觀賞輔導員們進行優雅、健康、文明的網球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對網球產生興趣。
2.2 開設網球選項課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都具有國際標準的網球場,并且配有專業的網球教師,因此,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條件,將網球文化、文明禮儀與學生文化素養有效的相結合,使網球教學成為培養大學生文化素養的有效陣地;利用網球明星效應來影響學生,著重強調擁有良好的網球素養才會是一名真正的網球人。
2.3 成立學生網球社團
網球社團是有利于團結真正熱愛網球的同學,不受年級、院系、學科和學校的局限,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網球社團或者網球協會,可見除了開設網球課,大學生網球社團也是傳播網球文化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網球社團組織豐富多彩網球活動進行傳播網球文化,這些活動可以跨班級、跨系部甚至跨院校,從而對培養大學生文化素養起到了積極作用。
2.4 組織教工與學生網球交流賽
費德勒與納達爾在網壇中做了十幾年的“勁敵”,但在場下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網球運動是一項非常有魔力的運動,在場上拼盡全力打敗對手,但由于網球文化的傳承,能夠使“對手”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因此組織師生網球交流賽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這在以后的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高校網球文化建設的意義
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價值取向,規定著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具有導向功能,而高校網球文化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它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背景,對促進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具有深遠意義。
3.1 網球文化能夠培養學生個人氣質,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
眾所周知,現代網球運動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伯明翰,是四大紳士運動之一,在所有體育運動項目中,網球運動對運動員場上行為舉止的規定和要求最嚴格、最細致的一項運動,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網球比賽視頻或者網球技、戰術教學等形式,讓學生體會網球文化與內涵,逐漸遵守網球運動的各項行為規范和文明禮儀,進一步激發學生把網球文明規范和禮儀滲透到個人思想行為領域,從而形成自己較有個性的良好個人氣質,逐步提高自身修養。
3.2 網球文化能夠培養學生個人才智,提高學生自我調節能力
參與一切運動首先要了解該項運動的相關文化,就像參與一切運動先做好準備活動一樣。四大網球公開賽以及ATP網球巡回賽中,參賽運動員都會有自己的包廂供教練團隊以及親友團隊觀看比賽,由此可以知道,運動員在比賽中,教練只能作為一名觀眾,嚴禁場邊進行指導,尤其是高水平網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技術水平差距已經相當接近,勝負主要還是取決于戰術水平層面;戰術運用正確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網球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就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當面對困難需要作出戰術調整的時候,只能發揮個人才智,及時調整心態來度過難關。
3.3 網球文化能夠培養學生道德素養,提高學生交際交往能力
打網球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就是尊重場地上的一切事物,包括遵守網球規則,注意自身儀表,服從裁判,尊重對手,禮貌對待場地工作人員以及觀眾等,大學生經常進行網球活動,潛移默化受到網球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文明禮節習慣,從而將網球文化帶來的正面影響帶入日常生活中,提高交際交往能力正需要網球文化所顯現的禮貌、誠信和謙虛等良好的道德素養,進而可以斷定,網球文化能夠培養學生道德素養,提高學生交際交往能力
3.4 網球文化能夠培養學生對挫折的耐受力,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網球運動對體能的要求是很高的,2012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在半決賽中,德約科維奇耗時近5h淘汰了安迪穆勒;決賽中,頭號種子德約科維奇對陣2號種子納達爾,耗時約5h,最終德約科維奇捧起了冠軍的獎杯,領獎的那一刻,2位運動員基本無法站立,現場工作人員搬來了椅子,由此可見,一場勢均力敵的網球比賽,不僅需要充足的體能作為支撐,更需要頑強的意志力和耐受力去拼搏。當然任何比賽都會有輸有贏,尤其是網球比賽,網球比賽不到最后一刻,永遠無法判斷誰是最后的贏家。費德勒職業生涯中有10次上演了先輸2盤后逆轉網球比賽,其中9次是在大滿貫上完成的,這與他強大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這種強大的心理來源于網球運動基本素養。因此組織學生觀看這些經典的比賽以及在平時網球活動中來增強學生對挫折的耐受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 ?結語
近年來,隨著李娜2次問鼎大滿貫冠軍后,網球運動在中國越來越普及,國家對網球事業也越來越來重視。隨著網球運動的飛速發展和普及,在我國部分高等院校中,都開設了網球選項課,由此可見,網球文化已經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正在悄無聲息的走進高校,我們應該將網球特有的文化底蘊利用起來,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了解網球文化、參與網球運動,最終將網球文化與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有機結合,通過合理的教育方式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 梁高亮,劉軼.關于中國網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114-117.
[2] 譚宏.網球文化的內涵、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J].職業時空,2010(7):149-150.
[3] 王寶金,張軍,邱宏軍.中國網球文化的發展方向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8(5):31-33.
[4] 王寶珍.網球運動對當代大學生教育功能的研究[J].百花園地,2011(6):118.
[5] 黨岳雷.淺談網球文化對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6):60.
[6] 張洋.試論網球文化與網球教學中大學生品德行為修養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1(5):92-93.
[7] 張海輝,馬曉薇,崔志龍,等.高校教工網球協會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2(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