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黛琛
摘? 要:本文以體育舞蹈動作柔韌訓練方法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實驗法,通過以上研究方法分析體育舞蹈柔韌的訓練方法以便系統的歸納出柔韌訓練的種類和訓練方法。選手的高柔韌素質使關節的靈活性較大,可以更好地發揮選手的身體速度、協調性和力量,可以完成較高難度的體育舞蹈動作,提高選手的綜合競技能力。體育舞蹈運動員的協調性決定著高質量的完成動作和運動水平的發揮。
關鍵詞:體育舞蹈? 柔韌性?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024-02
體育舞蹈不僅被國人認可,又促進了我國人民和國外友人的友情。而通過一些國際舞蹈比賽中的成績,可以看出,我國青少年以及專業選手獲得成績較好,而成年組的舞蹈水平就欠缺了些。本文就是以柔韌訓練方法作為研究目標,不斷加強和完善體育舞蹈柔韌的實踐和研究工作。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柔韌訓練方法為研究目標。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已掌握的文獻、學術報告、學術會議論文等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從而發現國內與國外有關影響大學生體育舞蹈專業選擇因素的現狀和其發展動態,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論文研究的理論依據等。
1.2.2 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綜合等邏輯分析方法,對各種信息進行了較深的探討,論證了相關結論。
1.2.3 訪談法
主要是采用走訪專業老師交流與訪談的方式,對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不同角度對此的觀點進行探討。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文把40名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人員都為20名,實驗組針對體育舞蹈者的踝、膝、腰、肩、腕等的靈敏性進行專業系統的訓練,而對照組則不進行訓練。經過一段時間后,能明顯地發現實驗組的同學們,身體形態、運動素養、身體機能等都比對照組的同學要強一些。
從而可以了解到柔韌性的欠缺會影響他們掌握動作形態,也會影響他們在跳舞過程中速度、力量、協調的展現,更有可能在一些大幅度的動作展示中,導致肌肉拉傷、受傷。故體育舞蹈是不能缺少柔韌性的。
2.1 柔韌性訓練生理學基礎
2.1.1 專項柔韌
柔韌是指身體各個部位的關節的靈活程度,以及肌肉韌帶的伸張力,這種伸張主要表現在關節活動幅度以及肌肉的協調性。在體育舞蹈中應是以動態的柔韌表現為主要,以靜態的柔韌表現為輔要,于此同時還需要表現出一定的力量性,正所謂展現力的柔中帶剛。
2.1.2 影響柔韌性的因素
關節的骨性結構:一是2個關節面之間的面積差和弧度差,區別越小,關節的柔軟性越差;二是關節窩周圍的骨突,對關節的活動起到了限制作用。另外其他因素:如性別、年齡、脂肪厚度和溫度等。其中溫度和脂肪是可變因素。
2.1.3 柔韌性的發展原則
人體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是粘滯體,有粘滯性。當人體溫度越高,粘滯性就會變小,靈活性相對就會變大。而在進行訓練時,粘滯性小的情形下,做身體拉伸效果最好。但是人在疲勞的狀態下,訓練身體柔韌性就需要慎重進行,柔韌性訓練一定要依照按部就班的原則來進行。必須先熱身后運動,這樣既減少了粘滯性,又避免了韌帶的損傷。其含義有二:一是堅持長期和階段性訓練;二是每一次的訓練過程中應該按照先簡后難的方法進行有序練習,即動靜相結合最佳。
2.2 體育舞蹈中柔韌性的運用和重要性
2.2.1 柔韌的運用
從一個舞者的關節柔韌性動作的靈活度就可以了解到他的柔韌性程度。柔韌性訓練是人體的柔韌度訓練,柔韌性素養在體育舞蹈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它也是體育舞蹈學者是否能掌握舞蹈技巧的重要條件。如果舞者缺少了柔韌性,那么一定不可能表達出舞蹈的感情色彩,更別提達到大師級別的效果了。柔韌性的運用在表現力更加能夠突出,如肢體言語的展示,來表達一個舞蹈作品的魅力。
2.2.2 柔韌的重要性
柔韌素質的訓練,無論是在體育舞蹈基礎能力上,還是在各種比賽上,對身體展現力的幫助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柔韌性的加強,能夠有效防止身體造成損傷;柔韌性訓練有助于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的調節能力,在跳舞過程中,很多動作是要求舞者身體柔韌性強來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屈、伸、扭轉等。這些動作不僅可以展示舞者的優美姿態,更能體現舞者的專業素養。同時,也對選手們的身體方面素質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柔韌性訓練的種類和訓練方法
2.3.1 柔韌性的訓練方法
體育舞蹈在運動過程中大多是以腰、胸、腿為中心發點來展現藝術形態,更加看重的是舞蹈的動靜相結合方法的基本原則,在平衡穩定的基礎上來進行柔韌訓練。舞蹈表演形式中主要訓練手段有:腿的柔韌性、腰的柔韌性、胯的柔韌性及肩手臂的伸張力。在舞蹈訓練過程中表現為壓腿、踢腿、扳腿、豎叉、下腰起腰、甩腰、耗腰、搬后腿、開肩、踢旁腿等。同時還可以適當進行技巧類訓練,這種訓練也是對腰部力量的訓練,如前、側空翻及側手翻等。
2.3.2 主動柔韌性練習法
主動柔韌性就是體育舞蹈者依靠自身的肌肉力量,由自己去完成高難度大幅度動作的能力。采用主動柔韌性練習的同時也能夠采用靜力拉伸的辦法,在動作最大化的情況下,利用身體自己肌肉的力量保持靜止狀態。
2.3.3 主動與被動柔韌性練習方法的聯系
被動性拉伸訓練法是以借助外力為主,被動的柔韌性拉伸訓練則是依靠同伴的助力為主。當進行被動柔韌性練習時大都是超過主動柔韌性練習的強度。被動性練習可以當作是主動性練習的基礎,當體育舞蹈者柔韌性有了一定水平時就應該去練習主動柔韌性。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柔韌性練習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同的學生的身體狀態也是不同的,就這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練習目標和方法。只有長期堅持不斷刻苦的練習,才能夠在體育舞蹈動作上收獲更多的成果。
(2)柔韌性訓練對身體形態的控制和完成大幅度動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表演的過程中,柔韌性高就使得身體上關節的靈活性越大,能夠更完整地展示出舞蹈者的控制力、速度等,一個舞蹈者完成高難度、大幅度的體育舞蹈動作,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舞蹈者在比賽中的綜合競技能力。
3.2 建議
柔韌性練習的唯一手段就是在練習過程中多聯系其他身體練習方法。柔韌性的練習應和其他素質練習相結合起來,認真理解其特點對協調性和柔韌性的要求,科學、有序地展開協調性和柔韌性的訓練。訓練柔韌性前要充分做好熱身活動,按照身體機制的不同,科學、合理地考慮訓練強弱。
參考文獻
[1] 黃彩華,黃詠梅.PNF法對改善柔韌性的作用[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4(7):98-102.
[2] 王歡.論軟開度訓練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4):92-93.
[3] 考慧竹.淺談柔韌訓練在舞蹈基訓中的重要性[J].科技風,2009(3X):258.
[4] 余絲絲.柔韌性訓練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J].經營管理者,2010(10X):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