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帥
摘 要: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給學生呈現完整的知識鏈條,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認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運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的策略有:繪畫課堂教學板書,構建核心知識體系;設置探究路徑,實現思維邏輯的可視化;重視復習課、試卷解題分析,提高學習能力;打造學習共同體,促進合作與對話。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可視化;板書;探究路徑;復習課;學習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5-0042-02
思維可視化就是利用圖示的方式將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對知識的掌握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思維可視化主要包括思維導圖和流程圖等一些圖示內容,能夠給學生呈現完整的知識鏈條,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認知,促進高中生物教學體系化和整體化的發展。本文從生物教學中思維可視化的角度展開教學論述,分析怎樣運用思維可視化技術促進教學的展開,給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課堂,給學生一個不一樣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一、繪畫課堂教學板書,構建核心知識體系
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的任意部分,讓學生擁有清晰的學習過程。思維可視化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板書繪畫來體現教學的核心知識體系,為學生正確的學習和發展指明方向。現代教育中的板書大多會利用多媒體來呈現,給學生更加具體清晰的視覺感受。思維可視化則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內容的繪畫,通過繪畫方式為學生展示一個清晰完整的教學過程,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到完整的教學體系。這種引導性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繪圖過程進行學習,快速地融入課堂,進入思維模式。這種教學方式還可以鼓勵學生也運用繪圖的方式來整合知識,將頭腦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聯結,進而實現對知識的整體理解,構建核心知識體系。
例如,教學“光與光合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重點知識利用繪圖的方式展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有清晰的認識。繪圖時,教師應根據知識點的排布進行繪制,梳理一個有方向性的脈絡。教師可以先講解“捕獲光能的色素”這部分內容,然后進行一步步的延伸,讓學生能夠深入地學習。接著,教師可以開展色素提取實驗,給學生一個逐漸理解和拓展的過程。當學生理解了色素提取知識時,就可以學習葉綠素的相關知識點,并學習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概念。這樣,學生就會對“光與光合作用”有比較清晰完整的認識。而且學生進行課下記憶時,也會根據這個核心知識體系進行系統性的記憶。
二、設置探究路徑,實現思維邏輯的可視化
設置探究路徑,實現思維邏輯的可視化,是指利用圖示的方式給學生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讓學生有準確的思維方向,促使他們在正確的路徑中進行學習。過去,教師總是讓學生記課堂筆記,希望鞏固他們的記憶,幫助他們更好地整合課堂知識。但是,學生的筆記通常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思路混亂,沒有突出教師所講授的重點內容。這樣的筆記很難讓學生有清晰的思路,甚至容易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混淆。而設置探究路徑,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方向,讓學生從一個重點知識出發進行思維的發散,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能夠為他們的思維發展奠定基礎。設置探究路徑,可以讓學生在接觸某一個知識點時能夠聯想到其他知識點,進而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整體認知。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可視化思維的發展。
例如,教學“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進行路徑的設置,促進學生思維可視化的發展。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又分為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包括它的統一性和差異性。對此,教師可以提供適當的線索,讓學生根據線索進行路徑探究,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教師可以先介紹微量元素,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進行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具體介紹時,教師可以先從一個點開始,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接受漫長的學習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路,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思維可視化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三、重視復習課、試卷解題分析,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思維可視化有利于學生的復習和鞏固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整合。在復習課和試卷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通常會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自己以前沒有注意過的問題。這時,如果學生只是簡單地將問題改正過來,并沒有對錯誤進行分析,那么在之后的學習中還會犯同類錯誤,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與進步。而思維可視化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復習的思路,讓學生遵循一定的方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學生在復習和分析試卷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學會自己做整理,主動探尋錯誤的原因,進而逐漸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同時,學生還能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梳理知識,大大提高復習效率和試卷分析效果。
例如,組織學生復習“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復習學過的“肽鍵、二肽、多肽、肽鏈和氨基酸”等知識點時,考慮到在肽鍵等化合物中都有氨基酸的出現,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進行整理,讓學生看到其間的關聯性,以幫助學生記憶和發展自己的思維。當學生在復習或分析試卷過程中,能夠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建立起知識之間的關聯時,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識,推動自身思維的發展,增強對自身能力的認知。
四、打造學習共同體,促進合作與對話
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讓學生主動跟同伴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開合作與對話。思維可視化能夠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考過程,使學生在跟他人對話交流的時候有清楚的自我認知,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并能夠進行及時的改正。在這樣一種思維方式的推動下,學生能主動優化自己的學習方式,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維,建立一個良好的知識體系,學會快速地思考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本。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合作學習的樂趣,以及合作學習對自己的益處,能夠完善自身的思維發展,讓自己擁有更加發散的、靈活的思維。因此,教師應利用這樣的方式建立學習共同體,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交流學習、展開合作,并且從這樣的共同體中尋找提升自己的最好的方式,以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學“細胞增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來推動學習共同體的發展,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進行教學時,需要給學生提供自我整合和學習的時間,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展開學習,進行思維的轉換。如“細胞增殖”內容中的“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存在聯系,而且學生需要對它們的概念做好區分。學生在建立自己的思維圖示的過程中,會對這些知識進行梳理和整合。當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就會主動跟同伴探討,跟老師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推動他們對自身思維模式的認識,鼓勵他們主動展開合作與交流學習,促進學習共同體的打造,并利用這個過程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整體進步。
教師利用思維可視化技術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思維發展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建立一種全新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整體思維發展,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和進步的過程;可以開啟全新的教學模式,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整體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呂澤坤.繪制思維導圖,建構思維可視化課堂[J].中學生物教學,2018(18).
[2]劉裕彬.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 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J].名師在線,2018(18).
[3]張弛.例談思維可視化在細胞分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2016(08).
[4]萬秀英.思維可視化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4(29).
Abstract: Teachers use thinking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which can show students a complete knowledge chain, help students form a good knowledge system cogni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The strategies of using thinking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clude: drawing blackboard in classroom teaching, building core knowledge system; setting inquiry path, realizing visualization of thinking logic;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eview class, problem-solving analysis of test paper, improving learning ability; building learning community, promoting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hinking visualization; blackboard writing; exploration path; review class; learning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