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堂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應從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旦被成功地調動起來,就會帶著強烈的學習愿望走進課堂,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躍;課堂氛圍;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5-0124-02
語文課堂是靈動的課堂,是有生命、有溫度的課堂,也是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重要場所,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從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氣氛沉悶,常常會使課堂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無法提高教學實效。為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進行探究。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為此,教師要把課堂打造成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就要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積極傾聽他們的想法。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主動與教師溝通,表達內心想法。這樣,教師才會更加透徹地了解學生,課堂上師生的配合和默契度才會更高,課堂氣氛才會更加活躍。在與學生相處時,教師要用飽滿的熱情、親切的話語、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在學生取得進步時,哪怕是點滴的進步,教師都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采用委婉的方式進行批評指正,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
二、培養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才能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階段,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結合他們的興趣點開展教學,盡量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這樣才能夠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有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氛圍自然而然地就活躍起來,課堂學習效率自然就高。另外,教師還應該從實際生活出發,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將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三、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要使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教師就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設教學情境,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深入體會作品所描寫的意境,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形象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在情境創設中,教師不僅要結合教材內容,還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母愛的理解,談談文章中表達的情感,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為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備課時,教師可搜集一些關于母愛的影片或影視資料,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母愛的偉大。教師也可以結合身邊的真實事件,引導學生對課文主題進行探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創設教學情境,符合學生學習特點,能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
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主體地位,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學生學習非常被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忽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的語文教學,勢必會影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更無法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需求。久而久之,學生因為缺乏主動性,會導致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心理,無法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要改變這種教學狀況,教師就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與學生互動交流,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將思考、分析、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課堂互動頻率
小組合作學習能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所謂的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集思廣益,完成思維的拓展和延伸,有效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自愿組合的原則,在自主建組的前提下,再做出一定的科學調整。教師要保證每一個小組的實力相當,同一學習層次的學生不要集中在一個小組,要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小組競賽的公平性。另外,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要把小組的整體成績作為最后的評比結果,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互動頻率。
六、采用游戲教學法,活躍課堂氛圍
學生天性好玩,游戲教學法是他們都十分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緩解學生學習壓力。采用游戲教學法,能讓學生做到“玩”中學,學中“玩”,學習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漲,學習效果會更好;能改變教學狀態,教師不再是灌輸式教學,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唱主角,學生不再被動學習,而是自主探究和學習,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游戲中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提高實踐能力,使語文教學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在一起。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為了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富有生命力,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在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上都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同時通過變換不同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加新穎的感覺,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沂巖.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策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
[2]趙瑩瑩.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教學改進[D].青海師范大學,2017.
[3]謝春艷.簡論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6.
[4]馬雅.論初中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3).
[5]張海紅.愉快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Abstract: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start with activat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o as to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core quality of Chinese. Onc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s successfully mobilized, they will enter the classroom with strong desire for learning, and can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by activating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core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