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肖芳
摘 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寫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是學生語文知識積累和運用的全面體現。教師要積極創新作文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語言積累、情感體驗、閱讀訓練,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文章結合作文教學實踐,對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方法;創新策略;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5-0126-0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是學生語文知識積累和運用的體現。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學習能力較弱,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因此,有效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文字基礎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教師要積極創新作文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語言積累、情感體驗、閱讀訓練,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只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對作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從當前的作文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重視學生技能培養,而忽略興趣培養,導致學生寫作積極性不高;二是重視中心思想的提煉,而忽略學生思維培養,導致學生作文往往缺乏創新性;三是重視指導,而忽略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導致學生作文千篇一律。
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的是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而忽略學生興趣培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寫作是通過語言表達情感,需要有寫作素材,還要有情感投入和一定的寫作技能。可以說,學生的寫作是一種自發行為,靠教師的強制要求是不行的,因此,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才是作文教學的根本,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才是硬道理。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興趣,才能有寫作欲望,才有可能寫出好的文章。
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對學生進行確立文章中心思想的訓練,而忽略學生思維培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思維培養,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有可能寫出具有創新性的文章。
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的是對學生的指導,按照自己的意愿幫助學生布局謀篇,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束縛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導致學生的作文沒有新意,千篇一律。學生生活經歷不同,寫作素材就不一樣,一樣的題目會有不一樣的寫作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的所見、所感,只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打動人和感染人。
二、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1.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迷戀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積極進行活動的重要心理因素。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全是依靠興趣驅使,沒有興趣的推動,他們的一切學習活動都不會收到好的效果。有了興趣,學生愿意參與,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學生寫作潛能。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可以是講故事,可以是采訪,也可以是情境表演。在課下,教師每天可留一篇日記,讓學生更好地記錄生活,長期堅持,就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寫作技能。例如,在題目“寫一件自己××的事情(高興的、難過的、悲傷的、快樂的)”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就可以采用采訪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采訪,讓學生講述在生活中遇到的印象最深、久久不能忘懷的事情。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在語言描述的基礎上再形成文字就會簡單很多,這樣可以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2.引導學生描寫生活
寫作應當反映和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態,使學生能夠從中有所感悟,并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文是對實際生活場景的描述及對實際生活感受的表達。因此,應用生活化模式對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寫作教學內容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教師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寫真實的生活,不浮夸、不抄襲、不生搬硬套。教師要告訴學生,寫作是有感而發,需要不斷積累生活,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作有關 “動物”的文章時,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玩個小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中每個學生模仿一種動物。表演結束后,學生要進行討論交流,總結各種動物的特點,將生活中看到的小動物用語言描繪出來。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是對生活的真實表達,抒發的就是真情實感。
3.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理解的更深層次,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感受文章的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感和寫作手法,從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并將文章分成若干部分,讓學生輪流讀、分組讀,以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看看文章都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讓學生在寫作中加以借鑒,這樣學生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能促進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學生的生活閱歷并不豐富,導致在寫作時常常感到無話可說。為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擴充課外閱讀量,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寫作積累素材。目前,可選擇的課外閱讀材料很多,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符合自己興趣與認知特點的課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簡要分析,并對優美語句進行積累,不斷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4.設計教學活動
針對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可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總是會充滿熱情。因此,教師在活動的設計上要講究科學性和趣味性,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可通過講演比賽、作文比賽、每日一讀等活動,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5. 多元批改
作文批改要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落腳點,多發現學生閃光點,少批評,多鼓勵,提高學生寫作自信。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互批互改,在借鑒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在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時,教師要注重學生感受,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注意保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信心。除了教師批改之外,還可以采用學生自批、互批等方式,讓學生養成自主批改和互相批改作文的良好習慣。這可以幫助學生細心學習寫作,嚴謹面對寫作,在批改中進步。采用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的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評價能力和批改能力,還能讓學生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斷增強鑒賞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寫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低,是學生語文知識積累和運用的全面體現。教師要積極創新作文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語言積累、情感體驗、閱讀訓練,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要在新課標關于寫作要求的前提下開展,要結合學生實際寫作情況進行指導,要不斷探索和研究,以切實提高語文作文教學實效,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白淑娥.讓學生走向生活 讓生活融入作文[J].甘肅教育,2019(17).
[2]駱成林.小學作文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9(24).
[3]黃本榮.作文評價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22).
[4]何李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8).
[5]黃月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教書育人,2019(22).
[6]顧軍然.放飛心靈 快樂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模式的探索[J].內蒙古教育,2019(21).
Abstract: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the focus of Chinese teaching.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level of writing can reflect the level of students' language use ability,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accu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knowledg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novate composition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language accumula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reading train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strategies; writing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