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悅 范美艷
摘? 要:近年來,在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身心享受成為人們著重關注的內容。而瑜伽憑借其能夠鍛煉身心、保持良好心態等優勢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并成為體育院校中不可或缺的課程之一。然而,體育院校瑜伽教學課程依然存在多個問題,制約著體育院校瑜伽教學課程的長期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體育院校瑜伽教學課程存在的問題和優化策略進行討論,旨在使體育院校瑜伽教學課程得以快速發展。
關鍵詞:體育院校? 瑜伽教學課程? 存在問題?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102-02
1? 體育院校瑜伽課程具有的重要意義
1.1 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伸、壓、扭、拉等是瑜伽中常見動作,并依托對身體的作用,以正確方法為指導從而使身體肌肉力量得到強化,骨骼強度得以增加,是提升關節靈活性和身體柔韌度的重要方式[1]。同時,借助瑜伽訓練還可以實現對呼吸流量的有效控制,一方面有助于物質和能量的完全代謝,促進身體排毒,另一方面也能使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平衡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從而有效防止內分泌失調等情況的出現。
1.2 幫助學生提升心理素質
在瑜伽訓練過程中其呼吸控制側重輕柔舒緩,可以使現有的焦躁和不安等情緒得到有效的緩解,從而實現平靜安詳的狀態。同時,在神經興奮和抑制控制協調提升的作用下,還能幫助機體在自然生理上逐步趨于平穩。此外,瑜伽訓練還能使人置于安靜的狀態當中,以此深刻體會到由靜而生的愉悅感,長此以往,心理素質也能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提升。
1.3 提升道德修養,推動正確人生觀的樹立
從本質而言,瑜伽屬于哲學體系當中,對瑜伽喜愛并進行一定的訓練也可以看做是講實踐和奉獻的體系,不僅可以促使大學生對生命予以尊重和關愛,從而始終以善待人,而且還能幫助迷失自我的人找回真正的自我,深化對生命真諦的感知與認識。
2? 體育院校瑜伽教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大綱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體育大綱是推動體育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體育院校改革過程中的核心所在,對體育教育未來發展方向起到了指引作用。在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調查了首都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南京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吉林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等10所學校,其中已經開設了瑜伽課程的學校有5所,即首都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吉林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未開設瑜伽課程的有北京體育大學、南京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2]。在已經開設瑜伽課程的5所院校中,即廣州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的瑜伽課程主要側重于理論講述,待理論講述完后進行實踐對理論予以鞏固;而剩余2所則采取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這表明,體育院校瑜伽課程依然處于改革實踐階段。同時,在已經開設瑜伽課程的學校中,大多教學大綱與傳統院校瑜伽課程教學大綱存在明顯的趨同性特征,即便是做出了些許創新,但是依然不夠全面,這對體育院校瑜伽課程發展是不利的。
2.2 教材和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上述指出,體育院校瑜伽課程依然處于改革實踐的階段,就研究過程中已經開設瑜伽課程的5所院校來講,吉林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應用的教材是《瑜伽經》,首都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則以校本教材為主。雖然較以往體育院校瑜伽課程教材與普通院校瑜伽課程教材一致情況有了明顯的規范性,但是其理論課程嚴謹性依然有待提升。同時,在教學方法應用方面依然是側重面授式教學,基于此背景下,教師就會在較長時間內講述同一內容,既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降低,課程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
2.3 師資力量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推行,教師不再是以往的主體,而是成為了學生資源的提供者和學習的引導者,對維系良好師生關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體育院校瑜伽課程教師數量較少且缺乏先進的專業化的進修和培訓也是當下不容忽視的問題。此外,瑜伽教師專業性也有待提升,這也成為制約體育院校瑜伽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
3? 體育院校瑜伽教學課程優化策略
3.1 提升瑜伽教材的規范性,完善瑜伽教學理論體系
據了解,體育院校瑜伽課程開設已有一段時間,為了使當下存在于瑜伽課程中的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必須對其予以改革與優化。具體來講,首先,提升教學大綱的規范性,以此為后續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要對瑜伽課程培養目標給予明確;其次,對瑜伽教材規范性給予重視,并在現有基礎上逐步豐富教材內容,從而使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同步展開[3];最后,還要推動合理的互評體系建立,將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作為著重強調的內容,加大對反饋評價的重視力度,推動課程的提高。
3.2 加大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力度
就瑜伽教學來講,技術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除了要保留傳統模型法解釋和糾錯方法外,還要以此為基礎加大對瑜伽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力度。例如,可以將小組教學法應用到瑜伽教學當中,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發現問題和進步能夠共同進行,一方面可以使體育鍛煉質量得到充分的提升,另一方面對于瑜伽訓練質量和瑜伽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有積極意義。此外,還可以在瑜伽課程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主要是由一個小組進行動作練習,另一小組在觀看過程中對其行動原則和技術進行思考,此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觀看他人動作過程中深化對瑜伽知識和動作的認知,從而在自我訓練過程中有效規避容易出現的錯誤,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瑜伽的自信心。
3.3 強化瑜伽師資力量建設,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瑜伽運動屬于時尚體育運動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以技術為指導。所以在開展瑜伽課程教學時對教師也有了更為明確且較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其具備豐富的瑜伽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外,還需要其能夠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夠契合實際需求的教學實踐經驗。所以,針對現階段體育院校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學校可以加大聘請瑜伽專業教師的力度,以此帶動體育院校瑜伽專業教師隊伍整體質量的提升。
3.4 注重瑜伽教學設施和場地建設
教學設施是保證瑜伽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的硬件保障,其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也不容忽視。所以,體育院校要加大對教學場地和設施建設重要性的認知,并將其作為重點任務來對待。據了解,雖然體育院校現有的瑜伽課程無論是教學設施還是場地等都能夠滿足瑜伽基本需求,但是想要使瑜伽教學更加向專業化和科學化邁進,推進其在體育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添置硬件設施,完善教學場地。
4? 結語
綜上所述,瑜伽課程在體育院校的開設既可以看做是社會進步的直接體現,又是教育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得以提升,社會文明邁向更高發展階段的反映,與當代學生對體育生活需求相契合,對學生心靈調節以及自我發展意義重大。然而,對體育院校瑜伽課程教學予以審視可以得知,其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體育院校瑜伽課程的發展,所以,要深刻意識到當下存在的問題,并依托切實可行的措施實現對體育院校瑜伽課程的優化,從而為其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建偉,米潔.在高職院校開展瑜伽課程的意義與實施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8):243-244.
[2] 張靚.對我國單科體育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的現狀調查分析[D].吉林體育學院,2010.
[3] 白幗瑛.淺談瑜伽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及意義[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18(8):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