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中的頻率副詞“常常”“經常”“往往”在詞義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共同點及差異。文章通過對“常常”“經?!薄巴比齻€詞在語義、句法和語用三個方面的對比分析,系統說明“常常”“經?!薄巴敝g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關鍵詞:常常;經常;往往;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110-02
漢語中的頻率副詞“常?!薄敖洺!薄巴痹谠~義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共同點及一些細微的差異。外國漢語學習者對這三個詞之間存在的差別,一般難以做到有效區分,容易產生偏誤。本文對“常?!薄敖洺!薄巴比齻€詞在語義、句法和語用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一、 語義對比
1.語義共性
在呂叔湘編著的《現代漢語八百詞》中,其分別對“常?!薄敖洺!薄巴边M行了釋義。“常常”表示行為、動作發生的次數多。“經?!背Ec“時?!蓖ㄓ?,表示事情發生不止一次,而且時間相隔不久?!巴北硎灸撤N情況經常出現。結合其他著作對“常常”“經常”“往往”的釋義,可以總結出三者在語義上存在的共性,即都可以表示行為、事情多次發生,都具有頻發性。這一語義共性使得“常?!薄敖洺!薄巴痹谀承┚渥涌梢曰Q。例如:(1)該階段常常/經常/往往與第一階段同時進行。(2)廣告常常/經常/往往大量采用婦女的形象。在例(1)中,“常?!薄敖洺!薄巴倍歼m用于該句子,表示“該階段”多次與“第一階段”同時進行,表達一種頻發性。例(2)中,“廣告大量采用婦女的形象。”是一種客觀陳述,加上“常?!薄敖洺!薄巴毙揎椇?,表達多次、頻繁發生的效果。
2.語義差異
“往往”相較于“常?!薄敖洺!痹谡Z義上具有推論性,在語義表達上具有總結的意味。這一語義特征使得人們在使用“往往”時需要交代一定的語境或條件。在一些句子中,“常?!薄敖洺!笨梢蕴鎿Q“往往”,而反過來則不一定適用。例如:(1)在方言分歧的社會里,人們往往/常常/經常選擇一種方言作為“通用語”,用作方言區之間交際的工具。(2)我們常常/經常/往往看到他。例(1)中,原句“人們往往選擇一種方言作為通用語”是帶有推論性的一句話,表達人們的一種選擇傾向。在這一句子中,“常?!薄敖洺!倍伎梢蕴娲巴保娲蟮木渥釉谡Z義上稍有差異,但都符合漢語的表達規則。例(2)中,“往往”不能替代“常?!薄敖洺!保荒苷f“我們往往看到他”,這一句子因為缺少了一定語境或條件的交代,所以是不適用的。
3.語義指向
“常?!薄敖洺!薄巴痹谡Z義指向上是存在差異的。例如:(1)我們常常一起去電影院。(2)我們經常一起去電影院。(3)我們往往一起去電影院。我們逐一刪除以上例句的句子成分后發現,在例(1)例(2)中,當句子缺少謂語成分時,句子無法成立;而在例(3)中,當句子缺少狀語成分“一起”時,即便有謂語成分的存在,句子也無法成立。由此可見,“常常”“經?!薄巴钡恼Z義指向是不同的?!俺3!薄敖洺!钡恼Z義指向是謂語成分,而“往往”的語義指向是修飾謂語的成分。
二、句法對比
1.句法位置
“常?!薄敖洺!薄巴币话愣加迷谥髡Z的后面,謂語的前面。例如:(1)我常常去老師家做客。(2)我課下經常閱讀課外書。(3)他們往往三四點才吃午飯。“常常”“經常”“往往”有時會位于句首。例如:(4)常常你沒有時間跟我們談話,每天工作很忙,回家就吃飯休息睡覺。(5)經常聽到老人說:“會照顧、孝順并尊重年長一輩的人,一定不會壞到什么程度?!保?)往往一個群體里就因為有一小撮“害群之馬”而影響到全體。這一句法位置特征主要起突出強調作用,加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在日常表達中不經常使用。
2.關于謂語的選擇
“往往”不能單獨修飾謂語動詞,而“常?!薄敖洺!笨梢?。例如:(1)他往往吃飯(不成立)。(2)他倆常常產生矛盾。(3)他經常運動,所以很健康。在例(1)中,句子缺少其他修飾謂語動詞的成分,若加上狀語“一個人”,則句子可以成立。“往往”雖然不能單獨修飾謂語動詞,但可以修飾單個的形容詞性謂語。例如:(4)他是酷愛巴黎的,所以作品往往浪漫,奇詭,出于人情,因以收得驚異和滑稽的效果?!巴辈荒芘c動賓離合詞或動賓詞語結合,而“常常”“經?!笨梢?。例如:(5)他往往操心(不成立)。(6)他常常生氣。(7)他經常開會。
在例(4)中,當賓語前有定語的時候,則句子成立。例如:(8)他往往操沒用的心。
3.關于時態的選擇
“常?!薄敖洺!笨梢杂糜谶^去時、一般現在時和將來時。而“往往”只能用于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不能用于將來時。例如:(1)在這之前,他對我的問話常常/經常/往往愛搭不理。(“常?!薄敖洺!薄巴庇糜谶^去時)(2)人和人常常/經常/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相見。(“常常”“經?!薄巴庇糜诂F在時)(3)我一定常常/經常/往往(不成立)來看望您。由于“往往”一般表達對已經發生的情況做出推論和總結,所以,“往往”不能用于將來時。
4.與否定詞“不”的搭配
“常?!薄敖洺!薄巴倍伎梢苑旁凇安弧钡那懊?。例如:(1)它常常不與規律相聯系。(2)人們在投票過程中經常不真實地反映自己的偏好。(3)不過實驗心理學往往不包括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實驗。“常?!薄敖洺!笨晌挥凇安弧钡暮竺?,例如:(4)因為事多,他不常常下鄉。(5)我不經常出門,因為我老沒時間。我們通過查找CCL語料庫,發現了五條“往往”位于“不”后面的語料,但因只有一條符合現代漢語表達規則,缺乏有效說服力,所以我們認為“往往”不能位于“不”的后面。
5.“經?!钡男稳菰~用法
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呂叔湘先生對“經?!钡尼屃x提及了“經?!本哂行稳菰~的用法,可以做定語。例如:(1)目連救母是過去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更是戲劇中的一個經常的主題。(2)考核必須是嚴格的、全面的,而且是經常的。“常?!焙汀巴眱H僅作為副詞,不具備此類用法。
三、語用對比
1.句型方面
“常?!薄敖洺!笨梢杂糜陉愂鼍浜鸵蓡柧?,例如:(1)我常常/經常聽到一些同學說,發音原理枯燥、難學。(2)宏觀經濟學分析總需求與總供給時為什么常常假定折舊等于零?(3)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樣經常郁悶嗎?“往往”可以用于陳述句,例如:(4)兒童心理對成人心理的影響,往往是在雙方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的。
我們在CCL語料庫中找到了一條“往往”用于疑問句的語料:(5)不往往是責難過多,幫助不夠嗎?該句是反問句,可以轉換為肯定句,且“往往”用于疑問句的句子在語料庫中僅有這一條。該語料可以視為特殊句例。所以,我們認為“往往”不能用于疑問句。
2.是否具有主觀意愿
“常常”“經?!笨梢员磉_主觀意愿,而“往往”一般用于對客觀事實的推論或規律性總結,不能表達主觀意愿。例如:(1)以后呢,我常常給你們寫信。(2)以后要經常給我打電話。例(1)中的“常常”和例(2)中的“經常”都不能用“往往”替代。
總之,通過在語義、句法、語用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常?!薄敖洺!薄巴痹谡Z義上有相似之處,但三者之間還是存在差異。“往往”較“常?!薄敖洺!痹谑褂蒙嫌懈嘞拗啤!俺3!焙汀敖洺!彪m然相似之處較多,但“經?!本哂行稳菰~性用法,可以作定語,而“常常”只能作狀語,也存在差異。
參考文獻:
[1]倪夢嫻.對外漢語視角下“經常”、“常?!?、“往往”的對比研究[D].南昌大學,2016.
[2]沈桂麗.“常常”和“往往”[J].湘南學院學報,2006(06).
[3]壽永明.“常?!迸c“往往”的語義語法特征[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2(02).
[4]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ngchang",
"Jingchang" and "Wangwang"
Tan Yuya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 The frequency adverbs "changchang", "jingchang" and "wangwang" in Chinese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eaning and use proces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words "changchang", "jingchang" and "wangwang" in semantic, syntactic and pragmatic aspec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angchang", "jingchang" and "wangwang".
Key words:? changchang; jingchang; wangwang; contrast; analysis
作者簡介:譚玉焱(1996-),男,山東濱州人,在讀研究生,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