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賓?劉麗娟
摘要: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的基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在實際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學識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平衡,為幼兒的未來學習之路提供更好的基礎。幼兒心理健康的策略研究還是建立在問題的產生的基礎上,因此本文首先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問題進行了描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幫助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心理健康;策略
隨著經濟進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咨詢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孩,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鞓泛蜕鷼馐侨说膬煞N情緒,快樂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假如長期得不到操縱、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咨詢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關心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幼兒教育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啟蒙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的質量,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教師不斷摸索、家長不斷投入精力的過程。一方面幼兒教師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支撐,另一方面家長要有足夠的精力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盡可能的從多方面了解幼兒的心理變化。所以要提高思想認識,更加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探索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有效途徑及策略,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幼兒心理健康評述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依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對幼兒的外在表現,分析幼兒的心理活動,通過正確的心理調節和疏導方法,幫助幼兒養成健康的心理品質,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精神面貌,為以后的學習之路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我國學者對幼兒教育的研究也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這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的增強有密切的關系。張越嫦(2019)、肖麗英(2019)、宋亞玲(2018)等都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但是,目前的研究還是處于理論應用階段,對幼兒的心理解讀、幼兒教師心理專業知識的培養等還處于不斷改進階段,這也是以后研究和要注意的環節。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幼兒學識教育發展較好,但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幼兒教育受傳統思想影響比較嚴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注重孩子智力的開發,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幼兒智力教育上,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其次,目前的幼兒教師在心理上的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不足,對幼兒的心理覺察能力和處理能力有限,這就導致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專業的師資;最后,由于幼兒的自我表達和感知能力有限,需要良好的環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目前的教育體系和環境還不足以支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進行。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注重幼兒心理活動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首先要對幼兒的心理活動有足夠的了解,目前大多數的幼兒心理健康是在幼兒表現出明顯的特點才會引起注意,但這個時候已經處于外在表現期,幼兒心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認知,再想深入干預已經很難了。因此,需要在引進幼兒教師的時候考慮到心理學專業的教師,或者對現有的幼兒教師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教育培訓,加強心理健康理論的指導,只有具備專業的知識才能夠抓住幼兒時期的心理特點,對幼兒的心理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加強家園心理健康教育合作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職責,幼兒除了在幼兒園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因為家長對幼兒的關注度要高于老師,能夠注意到幼兒心理上一些細微的變化,家長要及時與教師溝通,找出幼兒心理變化過程中出現的事情,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同時,幼兒教師也要將幼兒在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狀況,家園互相合作,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
幼兒教育處于教育的開端,教學活動的設置應該以幼兒的興趣培養為主,而不是知識的學習為主,只有開發幼兒的興趣,才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熱情,培養幼兒開朗活潑的性格,在遇到一些問題時能夠主動與家長或教師交流,有利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采用游戲教學方式,角色扮演,團隊競賽等,培養幼兒的自我發揮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心理健康的關鍵不是教師或家長硬性介入,而是培養幼兒主動尋求幫助,積極接受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之間的關系密切,也能夠加強幼兒的表達能力,有助于心理想法的表達。
(四)注重幼兒的差異化
目前的幼兒教育,無論是學識教育還是心理教育,由于人數較多,大部分幼兒園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教師沒有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關注每一個幼兒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等,所以都是采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學生。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加大幼兒園的教師規模,或者請專業的幼兒心理輔導老師有針對性對幼兒的心理進行了解,因為幼兒階段沒有很多的學習任務,也沒有大的壓力,這時候能夠了解到自身的特征和心理特點,有助于后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結論
幼兒的心理是否健康不僅關系到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而且關系到幼兒今后的人生走向。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論斷:“兒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獨立意識的關鍵時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習得是與成人直接接觸中感受最為真切、最為深刻的社會性行為?!币簿褪钦f,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對人一一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密切聯系家園,共同采取行動,消除幼兒心理健康障礙,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讓我們用愛精心地呵護他們,用科學的理念去編織育兒的“搖籃”,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給他們插上展翅的雙翼,我們共同期待今天的雛鳥,定會變成明天的雄鷹, 在潔瀚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參考文獻:
[1]張海芳.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園合作有效性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220-221.
[2]何燕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園合作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No.636,39.
[3]張越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途徑及策略——以幼兒園教學活動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