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琪
摘 要: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使得自媒體得到快速發展,并且自媒體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新聞領域的發展空間非常寬廣,基于自身及時性、互動性等優勢,在新聞傳播中的力量不斷壯大。自媒體技術促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時對傳統媒體發展帶來一定沖擊與挑戰,傳統媒體應該積極優化自身實效性差與互動性差等缺點。另外,自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就是互動發展、互相融合,傳統媒體對自媒體進行充分利用,使得新聞獲取渠道與傳播渠道更加豐富,提高受眾廣泛性。
關鍵詞:自媒體;新聞傳播;傳統新聞;解構重塑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3-00-01
自媒體具有數量龐大、門類繁多以及信息龐雜等特點,傳播載體和技術非常發達,涵蓋博客、微博以及即時通信等內容,草根性、社會化、實時性與互動性等特征非常明顯,信息產生以及傳播迅速,傳播者可以隱藏自己的信息,意見表達渠道多元化,傳播者和受眾可以進行互播,公眾可以主動獲取想要的信息,并借助自媒體直接引導輿論。因此,其更加自由與開放,使得新聞傳播方式發生巨大轉變,能夠消除電視、廣播等傳媒機構的專業性和控制力,使得傳統信息傳播產生解構和重塑。
一、自媒體在傳統新聞傳播中的解構
(1) 傳播者發生轉變。在自媒體時代中,促使傳統波音人員開始由專業機構向個人方向轉變,在傳統信息傳播中,一般借助記者走訪來實現相關信息獲取;自媒體傳播人員為廣大群眾,只要其將一件信息記錄下來均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傳播?;诖朔N情況,促使傳播者與受眾的聯系日益緊密,另外,促使傳統傳播被重新定義,新聞傳播開始由專業機構向大眾方向不斷轉變[1]。比如,一些網友會將身邊好人好事或是不文明現象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記錄,并借助自媒體進行發布,以引發網友熱議。大眾對相關信息通過評論方式發表自身看法,將民眾在新聞傳播中的話語權充分體現出來。
(2) 信息發布發生轉變。當前,基于自媒體時代影響以及網絡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促使信息過濾發布開始朝著發布規律方向轉變,在傳統傳播模式中,一些新聞均需要在過濾之后才可以發布,因此對新聞的及時性造成一定影響,自媒體完全將這一限制打破。由于自媒體新聞的傳播者是大眾,并且用戶只需要結合自身愛好與需求發送新聞事件或是轉發新聞事件,即能夠實現新聞傳播目標,同時大眾可以結合自身興趣去評價相關新聞,促使新聞內容更加豐富,新聞來源渠道更加多樣,其可以促進民眾以多角度方式接收新聞、審視新聞。
(3) 議程設置發生轉變。基于互聯網與自媒體發展,相關議程設置開始由引導性轉變為聚合性,在傳統媒介中,一般借助議程設置,對受眾所接受的信息加以拍訊,此種新聞輿論行的指向性非常明顯。在新聞傳統傳播模式中,受眾接收的新聞均是經過相關人員審核與過濾之后才予以發布,自媒體將此種制約與規則完全打破,使得議程設置發生較大變化,可以發布社會新聞熱點,受眾也能夠及時評論,促使新聞輿論影響得到進一步強化。
二、自媒體在傳統新聞傳播中的重塑
(1) 提高新聞傳播價值。自媒體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促使傳統媒介的傳播限制得以解決,同時將新聞價值完全展現出來,有效傳播實際意義較為突出的新聞事件,促使人們生活更加便捷,并幫助其對輿論方向加以確認。比如,3·15活動晚會中,對曝光了部分黑心餐館,廚房中的抹布非常臟,廚師著裝不夠衛生等,在此類型新聞發布之后,獲得社會廣泛關注,并引起人們食品安全的關注,不僅促使餐館衛生監管體系建設得到有效強化,同時保證了人們的飲食健康[2]。
(2) 保證信息真實可靠。一些新聞事件最初是由自媒體加以傳播,而基于自媒體傳播的速度,促使輿論效應進一步擴大。人們能夠參與新聞信息評論過程中,同時在新聞事件持續深入中,使得新聞真相得以還原,有效提高新聞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比如,扶不扶問題,曾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由于民眾接觸大量扶老人被訛新聞,使得其在遇到此種情況時,變得非常謹慎,甚至會置之不理,導致社會道德喪失。例如四川一名女大學生發布過一條尋找證人微博,主要原因是,其曾經扶起一位摔倒老人,然而卻被老人家屬訛詐,使得其只能通過此種方式證明自己的清白。最終,通過公安民警與廣大網友的幫助下,證明女孩在扶起老人之前,未與老人進行接觸,使女孩名譽得以恢復,同時維護了信息的準確性。
(3) 構建信息溝通系統。自媒體為人們創造了一座溝通橋梁,然而,自媒體發展對互聯網非常依賴,而互聯網環境中,一些因素不夠穩定,導致自媒體用戶構成非常復雜,同時用戶之間的素質存在較大差異,致使信息隨機性增加,難以有效控制傳播內容?;诿襟w發展,受眾傳播新聞過程中會產生此種情況,促使新聞輿論不斷加強,可以評論已經發表的事件,并與評論區其他受眾展開交流,實現思想碰撞。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自媒體現代化、廉價、易操作,為受眾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自媒體和傳統媒體在發展碰撞中,使得新聞發布、獲取等出現解構,使傳播生態發生巨大改變。自媒體弱化了傳統媒體專業性,并未向傳統媒體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兩者在沖突中不斷融合、促進。傳統媒體對于自媒體造成的傳播解構和重塑,應該積極結合突出性思想,保證新聞事實沒有被歪曲,科學整合新聞信息,充分體現出新聞的深刻性與漸進性。
參考文獻:
[1]董錫波,劉暢.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解構與重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8):191-192.
[2]楊雪.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合理解構及重塑[J].科技傳播,2017,9(2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