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亮 劉宇婷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變,許多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也在當前背景下不斷碰撞。所以,高校教育應當與時俱進,總結出適合微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文章討論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以及相關創新途徑,旨在為我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機遇;挑戰;策略
現階段,網絡技術的應用較為普遍,智能手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人類走進微時代。不同于過去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微時代中,人們可以將信息輕松地發出,同時也可以很容易獲取到想要的信息,在各類信息的交流傳遞下,各種思想也在不停地碰撞,逐漸產生了微時代下的新型社會認知以及交往方式。
1? ? 微時代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學的內容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同時教學方式一成不變,無法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探索積極性。在微時代背景下,首先,微時代可以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臺。過去的思政教育中,學生對于教授的知識理解頗為淺薄,基本停留在名詞記憶的程度上,缺乏對知識的深入探索。而微時代能夠有效解決時空的限制問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系列種類多樣的教育素材,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微時代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很少互動,僅有的方式基本是學生舉手回答。而在微時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小程序以及學習APP等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傳遞自己的知識,解決學生的問題。最后,微時代可以拓寬教育對象的思維方式。在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學習交流,各種各樣的思想都會發生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可以不斷得到鍛煉,不再像過去單一和片面,而是趨近于發散和立體。
2? ?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糾正學生思想上的偏向,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展方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面對。首先,缺乏靈活的教育方法。在現代大學教育中,課堂教學仍然是主要途徑,教師基本都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單向傳輸。我國所學的馬克思主義是融合了中國發展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同時涵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學生會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而在思想中偏向于現實主義,如果教師不合理改變授課方式和內容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其次,新媒體領域影響力較弱。現階段,學生可以在網上接觸到許多不同的文化、思想,這些文化和思想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而有的則可能帶來負面作用。同時,一些公眾號、自媒體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思想政治內容,很容易將學生的思想誘導至不良方向,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難度。最后,現實導向作用差。近些年來,我國的反腐力度不斷增大,一些地方官員的腐敗事件不斷爆出,同時也有一些黨內違紀不斷公之于眾,這很可能會在網絡上不斷發酵,引起輿論風波,使一些學生看到后思想發生動搖。
3? ? 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途徑
3.1?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增強影響力
在許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內容通常都是宏觀上的指導,對于具體實踐的操作缺乏針對性。現代大學生具有極強的個性化特征,對于理論性的知識很難信服。所以,在微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基于學生的成長特點,相應融入一部分時代發展需求,完善教育內容。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對一些具體實踐提供思考空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習到的思政內容加以應用。此外,還要積極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傳統的思政教育語言已經在學生的學習中應用較長時間,學生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所以,要加快完善該方面的內容,讓思政教育對于學生而言充滿創新氛圍,對學生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不扭曲原意的基礎上修改一部分語言,減少枯燥無味的書面語,用一些網絡語言取而代之。
3.2? 將傳統教育方式和新媒體有機結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域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將課堂內外的教學有機結合,拓寬教育渠道。課堂一直是教學的重要部分,通過課堂的教學可以有效傳輸重要的理論知識,構建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所以,應當充分明確課堂的教學主體地位。對于新時代下的微媒體,要了解其運作特點以及信息傳輸模式,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利用網絡微媒體,掌握學生的發生方向和思想特點,通過公眾號、微博等及時更新相關的思想政治內容,解決其問題,拉近思想政治內容跟學生之間的距離。微媒體的內容雖不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一些性質類似的負面話題一旦被煽風點火就極易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占領微媒體的高地,防止不良思想的滲透。
3.3? 建立有效的互動平臺,增強教育的時效性
在微時代的思政教育中,教師不應只是課堂知識傳授者,更應當是教育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以及教師必須是平等開放的兩方面,教師要知道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用與新媒體結合的方式圖文并茂的展示課堂內容。學生也要積極活躍,同老師交流互動,深入探究課堂內容。在課下,教師要利用微媒體平臺進一步傳授相關知識,減少理論知識,增加學生身邊相近的內容,如“學習十九大精神”“中國夢”等內容,還可以通過平臺投票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改善課堂教學以及微媒體的內容。
4? ? 結語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時期,不僅有一系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牢牢跟緊時代的步伐,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總結以往教育過程中的經驗以及不足,探索適合微媒體的教學方式,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畢玉芳.談如何做好“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才智,2018(21):23-24.
[2]楊淑芳.微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