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峰

[摘要] 目的 分析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在檢驗科靜脈采血護理中的價值。方法 以2018年2月實施常規管理的患者設為對照組,2018年3月實施風險管理的患者為研究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率和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滿意率96.11%,對照組滿意率88.16%,研究組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3.46,P<0.05),風險事件發生率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23.81,P<0.05)。 結論 醫院檢驗科采血護理中加強風險管理是極為有必要的。
[關鍵詞] 風險管理;護理管理;靜脈采血;檢驗科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1(a)-01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strengthening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nursing in laboratory.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routine management in February 2018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 risk management in March 2018 were used as the study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11%,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16%. The dat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33.460, P<0.05); the risk incidenc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23.81, P<0.05). Conclusion It is extremel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in blood collection nursing of hospital laboratory.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Venous blood collection; Laboratory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要求同目前醫療服務水平發展不充分之間的不平衡日益突出,更加安全高效、舒適貼心的醫療服務成為醫務工作者追求的目標。近些年來,患者的法律維權意識和科學素養水平也較之以前有大的提高。這些新變化和新形勢對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技術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驗科室是關系到疾病確診、醫源性感染控制等方面至關重要的一個科室[1]。檢驗科靜脈采血窗口更是醫療風險事件的高危區域之一,患者群體龐大,體質多樣,病況復雜,經常接觸乙肝、結核等病毒血液樣本,院感風險高[2]。靜脈穿刺技術不過關,多次穿刺,導致患者負面情緒,醫患矛盾多發。醫學檢驗基礎理論知識不牢固,采集血樣標本不合格,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導致臨床誤診,引發事故或糾紛,或對護理人員本身,或對患者均有風險。護理風險管理是為最大限度減少護理服務中風險事件發生幾率,通過對護理服務者中存在的或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及時地識別、評估,于風險未發之時行有效處置措施,以降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種管理模式[3]。2018年3月,該院檢驗科靜脈采血窗口通過實施加強風險管理,提高了服務質量,贏得了廣大患者的好評?,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3月該院檢驗科采血窗口實施加強風險管理后的靜脈采血患者4 226例,其中男性患者為1 745例,女性患者為2 481例,平均年齡(44±2.7)歲,將該組患者設為研究組;將2018年2月實施常規管理的靜脈采血患者4 209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 771例,女性2 438例,平均年齡(44±2.4)歲。兩組靜脈采血檢驗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精神意識障礙,智力低下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2018年2月未實施加強風險管理,采血窗口實行常規護理管理。
研究組:2018年3月檢驗科采血窗口在常規護理管理基礎上加強風險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強化風險意識,樹立安全是工作底線的觀念。通過組織學習《護士法》《醫療廢物處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醫風醫德建設相關文件,以及邀請濰坊市人民醫院醫務科權威人士舉辦典型案例講座等形式,樹立護理人員的職業責任心,提高醫德水平,強化風險意識,植牢安全就是護理服務底線的觀念。②關注服務細節,以制度建設和執行堵上風險的漏洞。對照現行的規范和制度,重新梳理靜脈血采集流程,對于其中的紕漏和不適之處,加以修正,并配套相應的監督執行措施。如采血前的皮膚消毒,個別采血護理人員在消毒部位未半干時采用棉簽擦干后穿刺,這樣做其實效果并不理想。修訂后的靜脈采血皮膚消毒辦法明確規定:靜脈穿刺前,須采用無菌棉簽浸潤5 000 mg/L有效碘的碘伏,以穿刺部位為圓心直徑5 cm的范圍,從內向外均勻旋轉涂擦2遍,至消毒皮膚部位呈現半干燥狀態方可行穿刺采血。這細微的操作規范變化,加強靜脈采血時無菌操作管理,保證了皮膚消毒徹底。同時門診部護理組加強對各項制度規范標準的督查,從嚴從細要求,定期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獎優懲劣,保障加強風險管理的各項舉措落實到行動中去。③提高專業素養,靠精湛技術做規避風險的保障。據文獻[3]報道,護理人員的業務專業素養優劣與護理差錯風險事故的發生率密切關聯。業務素養越高,風險事件發生幾率越低。所以必須全面提高采血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采血護理人員觀看講座,熟悉掌握靜脈采血的全部流程;資深護士示范帶教傳授各個環節技術要點;經驗交流熟悉與患者溝通技巧與文明禮儀,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開展心理疏導交流會,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使得其能夠冷靜面對各類體檢人員,從容處理突發風險事件。
1.3? 評價標準
①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率 以該院護理部制定的患者滿意率調查問卷為工具開展滿意率調查。該問卷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②比較兩組首次穿刺失敗、皮下淤血,標本不合格。漏檢、暈血、暈針等采血常見風險事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x±s)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率
研究組患者滿意率96.11%,對照組滿意率88.16%,研究組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3.460,P<0.05),見表1。
2.2? 風險事件發生率
研究組首次穿刺失敗81例,皮下淤血46例,標本不合格25例,漏檢9例,暈血38例,暈針16例,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08%(215/4226);對照組首次穿刺失敗118例,皮下淤血49例,標本不合格97例,漏檢19例,暈血58例,暈針41例,風險事件發生率為9.07%(382/4 209)。研究組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81,P<0.05)
3? 討論
醫療屬于高技術、高風險行業,其本身就存在損傷的風險,加之近些年來患者的法律維權意識和科學素養水平較過去有了較大提高,如何在醫療服務與管理中有效規避風險,成了醫院的重點研究課題[4]。檢驗科的靜脈采血作為侵入性的醫療手段,本身就有一定的創傷性,患者因疼痛而導致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體驗,稍有不當之處就易引發醫患糾紛,風險事件多發[5]。該院檢驗科采血窗口,護理人員少,工作量大,職業心理壓力大,差錯事件易發生。加強風險管理,強化了采血窗口護理人員的職業責任心,提高了采血護理服務水平。加強風險管理推動采血窗口的護理服務變被動機械的服務為積極主動的服務,體現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觀念[6]。采血前主動溫和地詢問患者有無暈血、暈針的病史,采血后及時提醒患者按壓3~5 min;兒童患者采血時獻給他們的是一張溫馨可親的笑臉和鼓勵安慰的眼神;老年患者采血時主動親切地稱呼叔叔或阿姨;發現有暈針患者及時招呼附近的醫務志愿者攙扶其坐下;面帶痛苦恐懼的患者,要主動幽默輕松跟其攀談,分散其注意力,減緩緊張恐懼。護理滿意率研究組(96.11%)遠高于對照組(88.16%)(P<0.05)。研究組風險事件發生215例,而其護理不滿意者僅有164例,兩者之間的差距源于研究組帶給采血患者的人性溫暖,患者會站在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遇到的問題,選擇了更加寬容的態度對待醫護人員。加強風險管理,也極大提高了采血窗口護理人員的技術與技能。靜脈穿刺首次失敗對照組118例,而研究組則減少至81例;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由9.07%降為5.08%,降幅明顯(P<0.05)。加強風險管理的關鍵是從細節入手。任何規范和制度都由其局限性,歷經多年發展與建設,該院檢驗科的制度建設已經從大方面將規避風險做到位了,更容易引發風險事件往往是一些服務中的小細節。風險管理包括風險的識別、評估、預防等多個環節,只有從細節入手才能將細微之處的風險漏洞及時堵上。如采血前告知患者采血針檢查結果,看似只言片語,但卻給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減輕了患者疼痛的不適體驗[8]。風險管理后采血出現暈血、暈針等不良反應顯著減少,標本不合格由97例減少至25例,漏檢由19例減少到9例。這些服務質量的提升就是落實上述措施后的良好印證。張麗[9]曾報道: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檢驗科采血窗口護理服務滿意率提升至97%。臧毅[10]研究表明: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靜脈采血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降低為4.33%。侯麗[11]觀察記錄:49例靜脈采血患者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為6.01%。與該次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醫院檢驗科采血護理中加強風險管理,是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徑,醫、護、患三方均受益,有大力推廣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 沈丹媛.檢驗科管理的現狀與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7):37-38.
[2]? 池曉峰.加強檢驗科靜脈采血窗口的生物安全管理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7,15(7):114-115.
[3]? 丁麗娟.靜脈采血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和防范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1):227-228.
[4]? 周蔚,胡平玲,梁耀澤,等.醫院風險管理的實踐與解決路徑[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13):151-153.
[5]? 劉艷.靜脈采血成功影響因素及患者綜合護理措施[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4):163-164.
[6]? 劉甫平.心理護理在檢驗科靜脈采血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7,17(19):186.
[7]? 牛均,蔣萍,李進娥,等.某三甲醫院門診靜脈采血中的護理風險管控及其成效[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7,31(4):273-274.
[8]? 項裕,范明亮,高玉琴,等.采血針使用前檢查質量對患者靜脈穿刺疼痛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13):52-53.
[9]? 張麗.護理風險管理在體檢中心靜脈采血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5(35):50-51.
[10]? 臧毅.護理風險管理在靜脈采血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7):267-268.
[11]? 侯麗.護理風險管理在體檢中心靜脈采血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7(4):40-41.
(收稿日期: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