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博
摘要: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富饒美麗新農村是我國的一大發展戰略,這一發展戰略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保障;相應的,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得以順利實施實現的重要基礎條件。本文聯系實際,就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機制展開探究,希望能為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些許啟示。
關鍵詞:鄉村機制;鄉村振興;作用機制
新時期背景下,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斷提高農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與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民就業問題,保證農村經濟穩定增收,使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而要想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就必須保證鄉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下面就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機制做具體分析。
1.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機制
1.1有利于激發鄉村產業發展活力
推進鄉村產業繁榮發展是提高鄉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結構改革、產業結構改革,城市以及其他一些發達地區的產業類型日漸豐富,經濟收入來源增加。但對于農村而言,農業仍是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大產業,持續發展農村農業發展的戰略并未改變。這是因為,受地理、交通、文化等多方面條件限制,農村大力發展制造業或旅游業尚不具備充分的條件,而在發展農業方面卻頗具優勢。如農村地區人口相對稀少,但土地資源豐富,再加之有優秀的農業種植歷史,技術經驗豐富。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只有加快推動鄉村農業發展,在利用這一龍頭產業帶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同時,開創新的經濟來源渠道,如指導農民發展手工編織、鄉村旅游等業務,方能從整體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確保鄉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同時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因此,無論在何時,高質量發展鄉村經濟始終有利于豐富鄉村產業類型,激發鄉村產業發展活力。且實際上,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鄉村經濟的背景下,農村的產業結構已經得以優化,農耕飼養不再是農民獲得經濟收入的唯一途徑,鄉村地區有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如鄉村電商、休閑農業等產業層出不窮且發展穩定,鄉村的內生發展動力得以不斷增強。
1.2有利于增強農村創新創業動力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在轉型升級階段,在這一發展階段,推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轉型成功,更能為農村地區增添更多的創新創業動力,從根本上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分析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現狀可以發現,青年勞動力不足、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嚴重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隨著城市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選擇放棄農業種植進城務工,留在農村的,多是些老人與小孩,這導致農業發展動力嚴重不足,鄉村農業產業甚至難以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將高新技術、新型機械設備引進農業生產種植中,利用現代化技術加速推進農業產業改革創新,培育新型農民,以推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除此之外,也提出通過出臺激勵性政策來吸引更多的青年返鄉務農,并利用優厚的條件吸引更多人才主動投身于鄉村建設,從而為鄉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提供重要保障。
1.3有利于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區風土人情各異,同時受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各地區均有獨具地方特色的產品以及產業。新時期背景下,應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推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以達到優化鄉村產業結構、推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的。具體而言,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根據當地農業種類優勢,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另外,可利用鄉村地區技術、自然環境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農業,提升農產品品質,保證其市場占有率。同時,也能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著力創建農村產業園,為鄉村產業、經濟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鮮活力。
2.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高質量發展鄉村經濟
2.1發揮優勢,推動綠色高產產業發展
實踐表明,鄉村經濟的發展方向、增長速度與當地的土壤、氣候、水源等各項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關系,要想最大程度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就必須因地制宜,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征、農業種植歷史、以往特色產品等創建最適合當地外在條件、最能代表當地地區特色的產業項目,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在區域內擴大特色農業產業種植范圍,最終推動當地農業朝著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另外,新時期背景下,人民生活改善,大部分人已經不再擔心能不能吃飽,而是關注能不能吃好,吃的是否安全。基于此,鄉村地區可抓住這一市場機遇,推廣使用綠色種植技術,即探索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計劃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提高植保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和到位率,確保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已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2.2因地制宜,推進產業結構改革
當前,支撐我國鄉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還是農業,鄉村地區產業結構整體上相對單一,這對于發展高質量鄉村經濟是有害的。在當年氣候條件惡劣,或農產品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農村經濟收入得不到保證。基于此,鄉村振興戰略下,要想發展高質量鄉村經濟,還應把推進鄉村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當地自然、人文等環境條件,推進多產業發展,并不斷招商引資,為鄉村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具體如,部分農村地區雖位置相對偏遠,但卻空氣清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十分適合休閑度假、觀光旅游,那么,相關部門就需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在當地自然風景資源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有機融合當地的人文景觀、歷史文化等,建設具有綜合競爭實力的旅游基地,并通過適當合理的宣傳吸引更多城市群眾、外國友人進入農村度假,從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另外,相關部門也可引導農民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手工制作業、電商貿易等,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實現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2.3加強人才培養,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人才是推動農業經濟長遠、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新時期背景下,要想有效推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就必須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為此,政府要通過適當的宣傳與教育,積極鼓勵、引導更多的高等人才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力量帶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同時,相關部門需加大對廣大農民群眾的培養與教育,有效提升其種植技術水平,確保農產品增收。此外,針對當前農村地區存在的人才流失等現象,相關部門可運用有效手段將農村的固有資源有效轉化為經濟優勢,積極吸引外出務工人員以及畢業大學生回鄉創業、發展,為農村留住人才,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5】。
結語:綜上所述,高質量發展鄉村經濟,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實現的重要一步。而在我國大力發展鄉村建設的背景下,鄉村相關部門、人員應當充分抓住這一機遇,依據黨的方針政策,深入挖掘鄉村有利因素,積極探索多樣化發展途徑,實現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喻. 為鄉村振興夯實集體經濟基礎[N]. 玉溪日報,2019-11-19(003).
[2]王遙.鄉村振興背景下蘇州新型鄉村經濟體問題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32):47-48.
[3]龐艷華.河南省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耦合關聯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11-21.
[4]邢俊.鄉村經濟治理的主要矛盾與創新路徑[J].農業經濟,2019(10):33-34.
[5]劉賢伍,顧正銳.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制建設研究——以合肥市為例[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5(04):48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