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 楊峰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我國正逐步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重要的主體,在我國經濟革新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原有的審計標準與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的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構建措施,以期為提升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企業? 管理績效審計? 現狀? 構建
序言:企業管理績效審計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現代審計類型,其契合了市場經濟發展與審計行業革新的需求。但是,諸多企業在運用管理績效審計開展企業審計工作時,往往容易受到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思想的約束影響,無法開放性、全方位地開展審計工作,致使審計工作運行的實效性不理想,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的活力,制約著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故研究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的現狀,并提出可行的構建建議非常必要。
一、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的現狀
(一)相關法律政策缺失
由于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異常迅猛,企業要順應時代潮流并跟上時代步伐,則必須不斷靈活調整管理與經營模式與方法,以實現企業與市場的有效對接,故企業管理與經營所依托的法律政策也需要及時健全完善。然而,目前我國針對企業制定的相關法律政策較為有限,且健全完善的時效較為滯后,致使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欠缺明文規定,使得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各不相同,直接影響企業管理績效審計的效果,因此,健全完善企業管理績效審計的相關法律政策意義重大。
(二)標準應用監管欠缺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都認識到管理績效審計的重要性,且紛紛應用管理績效審計標準開展審計工作,期望借助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提升審計工作開展的效果。然而,在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實際應用過程中,部分企業對于管理績效審計標準的應用過程關注度不夠,企業設置的相關監管部門僅僅關注審計結果的審核,而忽視過程的管理,致使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導致問題的不斷積累,嚴重影響審計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從而無法正確地利導企業運行??梢姡髽I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監管的欠缺成為企業審計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三)從業人員能力不足
我國很多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往往注重企業規模的擴大,隨著企業規模的大幅度擴張,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此時,部分企業為了快速運轉盲目招聘從業人員,對于應聘者的學歷、綜合素質與經驗能力的把控不夠嚴格,致使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時,存在部分從業者欠缺基本的標準把握與應用能力,導致標準應用中出現的突發問題不能及時有效予以解決,且對于標準應用存在的潛在問題不能及時發現,致使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無法發揮預計效果,無法有效指導企業審計工作的順利推進,可見,審計人員從業能力不足成為制約企業審計工作開展的問題之一。
二、完善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的措施
(一)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政策
對于我國企業管理績效審計的相關法律政策缺失問題,需要及時予以解決方能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將健全完善企業管理績效審計相關法律政策的工作置于重要位置,應當充分進行企業市場調研,分析出企業審計工作存在的共性內容,從我國企業發展全局出發,發掘出企業管理績效審計存在的普遍問題,針對問題進行癥結研究,并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政策。同時,針對制定的相關法律政策的施行情況進行全方位跟蹤把控,對于施行突顯問題要及時有效予以解決,做到全面及時地完善企業管理績效審計相關法律政策,從而發揮法律政策對于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的指導與保障作用。
(二)不斷強化應用監管力度
關于我國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監管欠缺現狀,需要及時予以調整,將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引入良性運行軌道上,故應當注重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監管工作的開展,針對審計管理工作予以更多關注與重視,設置崗位職責明確、分工合理的監管部門,對于監管部門工作給予高度關注,重視對于監管部門業務能力與業務效果的綜合考評,以此調動監管部門工作的積極性與自主性,由此提升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過程的監管力度,確保審計標準應用中突顯問題能夠及時予以發現處理,保證審計結果更加真實準確,從而有效推進企業的有序運轉。
(三)積極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針對我國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從業人員能力不足的現象,應當予以關注與重視,要改變該現象則需要積極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1)從源頭解決,針對企業管理績效審計從業人員的聘用,需要把好準入關,應當制定嚴格科學的聘用方案,對于應聘者的學歷、能力與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考核,確保聘用者具備足夠能力與素質去勝任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標準應用工作;
(2)對于從業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提升,要根據從業人員的崗位性質與個體差異,制定短期與長期相配合的培訓項目,通過培訓進修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確保從業人員能夠更為高效地開展工作,保證審計工作的開展力度與效果;
(3)企業應當借助不同類型的激勵制度提升從業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通過福利以及獎金等形式,讓從業人員能夠自覺主動地提高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從而利導企業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企業管理績效審計應用的時間較短,較之傳統的財務審計還不夠成熟,但是企業管理績效審計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與活力,能夠順應歷史潮流,故企業管理績效審計具有發展的潛力。當然,要充分發揮企業管理績效審計的實效性,則需要把握住管理績效審計的標準,針對標準應用問題予以解決,才能保障企業審計工作開展的持續性與穩定性。
參考文獻:
[1]甘一洋.國企背景上市公司A公司的績效審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03):112-113.
[2]蔡齊平.國企管理績效審計標準的現狀及構建[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5(02):36-37.
[3]王旵華.我國國有企業績效審計研究[D].云南大學,2015(06):56-57.
作者簡介:張晗(1994-),女,漢族,內蒙呼和浩特人,碩士研究生在讀;楊峰(1965),女,滿族,吉林省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從事財稅政策和財會制度的教學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