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柳 祝鑫一 張晨
摘 要:檔案機構改革是立足新時代、順應新要求、展現新作為的重要改革,為新時代檔案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平臺。身為青年檔案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時刻關注改革發展動向,分析研究改革發展的成果。結合自身工作,從檔案機構改革的視角探析,認識檔案事業的新發展對青年檔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強依法治檔、安全管檔、人才興檔的全面開展,努力肩負和完成發展新時代檔案事業的擔當和任務。
關鍵詞:檔案;機構改革;青年檔案工作者;責任
遠古時期,自人類發明了文字便出現了用以記言記事的檔案。檔案是人類由原始時代過渡到文明時代的產物,從古老的甲骨、金石、簡牘、縑帛等檔案到紙質檔案的產生,再到近現代膠片影片、錄音錄像、照片光盤等載體和新媒體檔案的出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珍貴檔案財富,記錄著人類歷史發展的文明足跡。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些標志性的時間節點,都是歷史前行的足跡,檔案事業也隨之不斷向前發展進步,立足新時代,順應新要求,展現新作為,檔案機構改革勢在必行,檔案青年工作者肩負著更加艱巨和光榮的使命與責任。
一、立足新時代——檔案機構改革的必然趨勢
1.建國后我國檔案事業管理體制的三次大規模改革
第一次檔案事業管理體制改革是在20世紀50年代,即我國建國初期,面臨創建社會主義檔案事業的繁重任務,當時檔案事業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管理體制。1954年11月,國家檔案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檔案事業由分散管理發展到集中統一領導的新時期。
第二次檔案事業管理體制改革在20世紀80年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檔案工作開創了新局面。檔案事業管理體制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也必然進行改革。1987年9月,我國第一部《檔案法》的頒布施行為促進檔案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三次檔案事業管理體制改革在90年代,黨的十四大確定以“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精兵簡政,提高效率”為全國機構改革的目標。檔案機構的設置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由各級黨委和政府確定,通過機構改革,使檔案工作更加適應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更加適應深化改革,使檔案機構設置更加合理精干,運轉更加有效靈活。
2.新時代新一輪的檔案機構改革
每一次新的改革都是適應新的時代發展要求而產生的。正因現階段的檔案機構設置有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才在新一輪的機構改革方案中有所調整和改變。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規定“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但在新一輪的機構改革中,國家檔案局和中央檔案館仍然保持原狀,合署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檔案機構改革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機構改革為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也對檔案事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
二、順應新要求——遼寧省檔案機構改革的概況與特點
1.遼寧省檔案機構改革的概況
2018年5月4日《中共遼寧省委關于加快推進全省事業單位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印發,標志著遼寧省及各地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改革正式拉開序幕。從2018 年7 月23 日遼寧省重新組建的省檔案局正式掛牌成立起,遼寧省及轄區14 個市(以下簡稱遼寧省各地)歷時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檔案局(館)事業機構的改革任務。
遼寧省的檔案事業機構改革先于檔案行政機構的改革,改革后基本實現了“局館分離、管辦分離”的目標,改革后的檔案機構絕大多數由黨委直接或間接管理。
2. 遼寧省檔案機構改革的特點
(1)機構大規模整合優化,因地制宜進行改革
遼寧省各市級檔案機構在本輪的機構改革中都因地制宜,進行了大規模的整合優化,與其他職能相近的部門比如文史館、方志辦、史志辦等單位實現了跨部門整合,這也正是事業單位改革的必然趨勢。
(2)機構職能的進一步拓展,更便于內部的團結協作
由于多個機構的優化整合,檔案機構職能也相應得到了拓展,實現了單一功能向多功能的轉變。相關聯職能的各機構整合以后,也由原來不同隸屬關系的單位變為現在的一家檔案機構,原來的協作關系也由部門之間轉換為內部協作,這樣更加有利于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檔案事業的新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3)機構整合后的資源集中,更有利于發揮價值,實現共享
檔案局館同其他職能相近的機構實現跨部門的整合優化,也實現的資源的集中有效管理和利用,這樣既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發揮更大價值,也有利于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服務創新能力,進而更好地為黨政機關和社會大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三、展現新作為——檔案機構改革后青年檔案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1.依法治檔——做好新時代檔案法律法規建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機構改革以前,檔案局作為獨立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享有行政主體資格,主要以行政手段推進各項檔案事業的發展建設。但在這次檔案機構改革之后,絕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將檔案局的行政職能劃歸到黨委辦公廳,這就要求檔案局從以行政手段為主轉變為以法律手段為主推進各項檔案事業的發展建設。
首先,檔案局要做好新時代檔案法律法規的建設,積極制定和完善檔案行政規章制度,將日常檔案工作中遇到的重難點具體問題納入法制的框架內,盡早填充檔案法律法規體系上的空白。其次,檔案局要進一步開展檔案行政執法和檢查工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和完善檔案行政執法責任制,不斷加大對檔案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提高依法治檔的水平。
2.安全管檔——持續筑牢檔案安全防線,提高機關檔案工作水平,提升檔案館業務建設水平
新時代我們更應該時刻關注檔案安全,持續筑牢檔案安全的防線,尤其是互聯網背景下的檔案信息安全更應該引起檔案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首先應該增強檔案工作者對檔案管理安全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安全管檔的意識;其次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護措施,逐步清除在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后還要提升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基本理論知識和安全管理的認知度,在互聯網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防護是檔案管理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保證檔案轉型的核心內容,只有保證檔案的安全性才能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機關檔案工作水平和檔案館的業務建設水平。
3.人才興檔——加快檔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檔案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隨著檔案機構改革的推進以及檔案管理工作的轉型變化,新時代的檔案事業發展更需要檔案人才的不斷創新進步與發展壯大。打造適應新時代的檔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新時代檔案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我們青年檔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們也肩負著更加光榮和艱巨的責任與擔當。
首先,提高檔案工作者的整體素質,不斷加強檔案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學習和培養;擴大檔案工作人員隊伍中的檔案專業科班出身的檔案專業人才比例;其次,加快高校檔案學專業的整體發展,使其為檔案工作崗位培養和輸送更多更優秀的檔案專業人才;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陣地,人才興則事業興,未來檔案事業的蓬勃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檔案專業人才來促進和實現。
檔案機構改革是順應新時代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然,同時改革后的新型檔案機構模式又為新時代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和平臺。
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檔案工作者,我們應借本輪檔案機構改革的東風,努力思考如何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和模式,如何更好的履行依法治檔、安全管檔,如何更優質高效地為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提供檔案利用服務……我們只有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忠于職守、不斷學習和進步,在自己的檔案工作崗位上盡力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和作用,為新時代的檔案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徐擁軍.省級檔案機構改革的特點、影響與展望[J].求索,2019
[2]任瓊輝 徐擁軍.遼寧省檔案機構改革的特點與方向[J].蘭臺世界,2019
[3]潘玉民,李云波.我國檔案事業管理體制的三次改革[J].山西檔案,1996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