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君
摘 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的土建工程設計行業的發展趨于飽和,各個培養土建設計專業人才的中職建筑專業的教師,逐漸探尋能夠革新業界現狀,培養優質人才的教學模式。下面,為廣大中職建筑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拋磚引玉,從“提高學生理解力”“提高學生合作力”和“提高學生實踐力”三個方面,對中職建筑設計專業教學模式,進行初步探究。
關鍵詞:土建工程設計行業;中職建筑設計專業;教學模式
當今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無疑既面臨著危機又面臨著挑戰。一方面,在科技發展的推動下,土建行業在BIM等數字技術的使用下,有了新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仍舊有一些遺留問題阻礙著這個行業的向前發展。在此背景下,中職建筑設計專業的教師作為培養我國建筑行業專業人才的中流砥柱,勢必要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革新現有的教學體系,不斷為我國土建工程設計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力量。
一、使用互聯網,提高學生理解力
對于建筑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直觀的音頻教學,要遠勝過使用課本中的文字教學。畢竟此專業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而班級中的學生,不是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況且,考慮到該階段的學生不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故對于課本中提到的土建行業中的一些材料、工藝流程等,若是有視頻觀看,想必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效率更高。
具體來說,在學習“制圖基本知識”的時候,對于其中的知識點,例如“幾何作圖”中的“正多邊形的畫法”“圓弧的連接”“橢圓的畫法”,雖然教師可以在課堂直接演示畫法,但不是每一個學生在老師演示完后,就能夠掌握并自行繪制。故教師需要借助一些音頻,讓學生可以在遺忘畫法后,還能夠隨時自行觀看。對于“投影的基本知識”“基本體的投影”“軸側投影”“剖面圖和斷面圖”這些需要想象力才能夠更好掌握的知識點,在視頻播放的幫助下,相信對學生的學習會有積極的影響。經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多媒體技術對建筑設計專業學生的作用。故廣大中職土木建筑專業的教師,要好好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用小組合作,提高學生合作力
中職土建建筑專業的學生,將來無疑是要進入到實際的工作崗位上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將來不是單獨工作,而是要和身邊的人協同交流工作。基于以上認識,可見學生的協同合作意識和能力,是需要廣大中職土木建筑專業的教師有意識對學生進行培養的。
具體來說,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采用團隊協作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圖”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一套建筑施工圖,其中包含建筑總說明和建筑總平面圖、建筑平面圖、建筑剖面圖、建筑立面圖、建筑詳圖等。然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將每個施工圖分發給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施工圖的學習。對于其中的問題,需要同學之間互相協作解決。為了確保學習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在課堂結束前,讓他們自行走上講臺對施工圖進行解說。教師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意識。
三、用校企聯合,提高學生實踐力
為了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平臺,現在不少中職學校都和一些建筑企業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這種背景下,為什么中職教師不將此種合作關系再向前引申一步,為學生創建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校期間,就開始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以期學生將來畢業后,能夠縮短自己適應工作崗位的時間。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學生在校期間,聯合建筑企業公司,定期在學校開辦公開課,讓學生參加講座,開始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當然教師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授課計劃和內容,及時和建筑企業公司的相關人員做好溝通,讓學生能夠在理論學習結束后,就能夠進入到具體環境中,進行實踐。同時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實踐情況,從而在學生遇到困難和瓶頸時期,給與一定的幫助和引導。這里需要注意,為了保證學生個體的利益,中職學校應該和建筑企業公司簽署一系列的我國憲法認可的法律文件。如此拓展了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提前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為將來進入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廣大中職土木建筑專業的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雙肩上肩負的責任,切實革新自己的教學模式,為我國土木建筑行業培養優質的人才。具體來說,教師首先可以使用互聯網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對具體知識的理解記憶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為以后良好的工作交流打好基礎。再者,教師還可以創新校企聯合模式,在校期間,就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從而在將來更好地和社會工作接軌。
參考文獻:
[1]彭海燕. 探究新時期中職建筑專業有效教學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9):246.
[2]騰景云. 中職建筑施工課程有效教學模式分析[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