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艷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1400)
書名:配合飼料學
作者:馮定遠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12-01
ISBN:9787109086050
定價:34.00元
《配合飼料學》是專門研究飼料科學的一本書,該書共分為十個章節,分別為配合飼料基本概念、配合飼料學的內容與任務、飼料的組成成分、配合飼料原料、動物飼養標準的應用、配合飼料產品設計原理和方法、全價配合飼料產品設計、濃縮飼料及預混料產品設計、配合飼料質量和安全控制及配合飼料的應用。最后書中還附錄了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以及漢英名詞對照表供讀者閱讀參考。全書涉及范圍較廣,密切結合了我國配合飼料生產情況,并根據配合飼料生產的不同環節進行延伸。全書內容十分豐富、結構安排合理,資料全面可靠,理論闡述細致分明,通俗易懂,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是動物醫學專業教學的重要教材之一。
《配合飼料學》一書之所以影響深遠,還在于經濟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之間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各個行業對擁有高水平雙語交流能力的人才急劇增加。當前,動物醫學研究進展十分迅猛,理論知識與實踐臨床體系不斷更新,而這些知識與研究大部分都是以英文的方式刊登在國外雜志或國際會議上。因此,國內動物醫學為了緊跟行業發展,強化動物醫學人才專業水平與國際交流能力,十分有必要在動物醫學教育過程中進行雙語教學。
從必要性來看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第一,動物醫學人才培養中開展雙語教學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內在需求。為了滿足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求,高等教育亟需深入改革。其中,高等教育國際化是高等教育理念與模式改革的重點。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為了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國際化人才,最常見的方式是應用英語、中文兩種語言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專業英語,為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拓展國際視野奠定基礎。
第二,開展雙語教學是更新動物醫學知識體系的必然要求。《配合飼料學》中提到,動物醫學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專業,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優秀的動物醫學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但動物醫學是一門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科學,涵蓋范圍較廣,動物、藥物種類較多,學術研究日新月異,知識體系不斷更新,很多動物醫學工作者需要隨時隨地跟蹤動物醫學的最新進展,因此,開展雙語教學能讓我國動物醫學人才緊跟動物醫學發展前沿,強化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基于動物醫學雙語教學的必要性,結合動物醫學特點,雙語模式下動物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打造由淺到深的教學模式。由淺到深的動物醫學教學模式包括兩個層次的概念,一是針對動物醫學專業課程而言,在進行雙語教學過程中的初期、中期與后期的英語教學比例要有序合理增加,從易到難,從少到多,以讓學生能逐漸適應雙語教學,并理解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從而達到雙語教學的目標;二是針對動物醫學課程體系而言,需要兼顧不同課程在動物醫學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初期專業基礎課程與后期專業實踐課程進行雙語教學的內容與方法都應該有所調整,利用全面的雙語教學與訓練來鞏固雙語教學效果。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動物醫學雙語教學課件。動物醫學雙語教學課件中涵蓋了教學重點難點,圖文并茂,英語使用比例較高。部分抽象、難懂的術語則通過中英對照的方式展現,便于學生理解掌握;二是注意雙語教學的語速與節奏。在初期雙語教學過程中要適當降低語速,最好講述的內容都能通過課件展現,在獲得學生的反饋后再逐漸提高講課語速。課堂講授方式也可以針對具體教學內容來進行調整優化。如每章節引言部分可以采用英語教學,中間重點核心部門可采用中英混合教學,最后使用英語進行總結。在雙語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學生能聽懂、能掌握為準;三是開展科學雙語教學評價。雙語教學模式下動物醫學課程的評價十分關鍵,需對應雙語教學模式進行一定調整。針對雙語教學特點可以使用試卷考試與課程論文相結合等方式來進行評價。如試卷考試試題50%左右可以采用英文表述;鼓勵學生在課程論文中積極引用英文參考文獻,以鞏固英語水平。第二,動物醫學課程教師要持續提升英語水平。雙語教學模式下動物醫學人才培養離不開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教師需要持續提升英語水平,閱讀大量專業文獻。根據動物醫學專業不同課程的特點與教學重點來準備雙語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以便在課堂上自如應對,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順利完成動物醫學雙語教學任務。
雙語教學模式下的動物醫學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將教學質量、教學效果擺在第一位,這是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動物醫學課程的雙語教學能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優化學生學習思路,從而培養出滿足動物醫學行業的國際化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