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高麗娟 陳慧 甘琳 翁惠卿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將2017年3月—2018年5月前來該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納入研究中,隨機分組循證組及常規組,各75例,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循證組則實施循證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 實施循證護理的循證護理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護理服務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常規組,所有對比項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循證護理較常規護理更佳,可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對比分析;循證護理;常規護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a)-0088-02
2型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也叫成人性糖尿病,其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經研究發現人在35~40歲后發病率逐漸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人體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作用不足造成[1]。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以控制血糖為主,但依舊缺乏根治此病的治療手段,而患者長期患病,在反復治療過程中,不僅受病情影響還受經濟壓力等其他因素影響,普遍存有焦慮、抑郁情緒,此類不良情緒對患者的治療影響較大[2]。大量研究表明,在難治型、易反復型疾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與具體的治療工作同等重要,乃至對部分特殊病情而言,護理工作更為重要。而糖尿病屬于難治型疾病,相關護理工作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為此,該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間選取150例患者,行對比實驗,探討常規護理及循證護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來該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納入研究中,利用隨機數字表分組,常規組及循證組各有75例,循證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齡56~76歲,年齡均值(64.38±7.64)歲;病程區間3~13年,病程均值(8.97±2.37)年。常規組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齡區間55~76歲,年齡均值(65.07±7.38)歲,病程區間3~14年,病程均值(9.01±2.31)年,該次研究已獲該院倫理委員會支持,對比患者一般資料明確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有基本疾病知識講解、基礎病房環境清潔、用藥指導等。循證組則實施循證護理,其主要內容下文見。
①患者入院時,由護理人員熱情接待,帶領患者了解醫院環境,協助其進行相關體檢,過程中通過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隨后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1名,主治醫師1名,責任護士1名,專科護士2名組成,護士長為組長,對患者的檢查結果、病情特點、病史等結合最新醫學科研文獻進行分析,對患者可能存在的潛在不利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得到分析結果后,針對不利因素查找相應最新的權威文獻,制定相應護理干預措施,并由組內成員協商討論,最終由護士長確定最終的護理方案。
②病房環境護理方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較大,生活中易出現跌倒摔傷、碰傷,因此病房環境護理中,需要注重地面的整潔干凈,避免有油污等可能導致患者摔倒的污漬,需要對病房內尖銳物件或桌角進行處理,避免患者磕傷、碰傷。此外,老年人體質不如青壯年,溫度及濕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利用空調及濕度控制病房溫度和濕度,避免患者感冒。
③心理護理方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記憶力衰退,相關醫囑無法記住時,護理人員嚴禁對患者進行呵斥責罵,傷害患者自尊心同時不利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可通過溫馨小貼士將相關用藥、生活注意事項等張貼在病房中,一方面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一方面避免患者遺忘醫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較大,對孤獨感十分敏感,因此護理人員可多陪同患者聊天消除其院內治療時的陌生感及孤獨感,對于患者存有焦慮、抑郁情況,則需要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適時安慰患者以消除其不良情緒產生。
④飲食護理方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攝入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油膩、辛辣食物的攝入,護理人員不僅需禁止患者攝入部分食物,還需告知患者飲食調節對其病情的重要性,介紹相關疾病知識,及自我飲食調節對糖尿病控制的積極作用,以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⑤運動指導方案:患者在院期間,由護理人員進行運動指導及監督,避免老年患者運動受傷,患者準備出院前應由護理人員進一步進行指導,讓患者合理進行運動,避免過量運動。
⑥實施過程中進行質量改進:結合實際實施情況,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對已循證制定的護理方案進行及時修正。
1.3? 觀察指標
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焦慮情況、抑郁情況、護理服務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焦慮及抑郁情況采用SAS、SDS焦慮、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每項100分,分值與程度成正比。護理滿意度采用簡易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統計,選項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由患者填選,護理滿意度=(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學處理,(%)及(x±s)表示計數及計量資料,進行χ2檢驗與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循證組及常規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評分、SAS評分對比
常規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評分、SAS評分分別為(6.46±0.31)mmol/L、(8.83±0.75)mmol/L、(50.29±6.39)分、(48.79±7.97)分,循證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評分、SAS評分分別為(5.51±0.35)mmol/L、(7.72±0.86)mmol/L、(39.25±4.59)分、(40.29±5.77)分,循證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DS評分、SAS評分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7.597,P=0.001;t=8.424,P=0.001;t=12.152,P=0.001;t=7.481,P=0.001)。
2.2? 循證組及常規組護理滿意度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常規組護理滿意度82.7%(38例滿意、24例基本滿意、13例不滿意),循證護理組為100.0%(53例滿意、22例基本滿意、0例不滿意),對比可知常規組護理滿意更高,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38,P=0.001<0.05),常規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2.0%(4例低血糖、5例糖尿病酸中毒),循證組為2.7%(1例低血糖、1例糖尿病酸中毒),循證護理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50,P=0.012<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接觸最多的糖尿病類型,其發病原因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因素等有關,其中年齡與飲食影響較大,而隨我國人口老齡化及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飲食的無規律,此病病發率呈上升趨勢[3]。目前相關診斷方案已經完善,但治療方法仍處探索階段,尚無可根治此病的方法,而臨床治療以控制患者血糖,延緩病情發展為主要治療手段,但長期的使用藥物治療及病情對患者身心的影響,導致此類患者普遍存有一定的負面情緒,對其護理依從性和精神狀態有不良影響[4]。
目前此類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常規護理逐漸無法滿足患者護理需要,顯現出護理方法籠統、護理效果較低的問題,無法有效干預患者病情,往往造成患者不滿意護理服務,影響患者對醫院整體醫療服務的評價[5]。循證護理作為近年來逐漸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且已取得一定效果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法,其主要針對患者病情特點、心理特點等進行有理論依據支持循證分析,通過查閱最新文獻,了解臨床最新研究成果等,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并讓護理人員實施方案,在護理過程中進一步善改進循證護理方案而達到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6-7]。
該次研究當中,應用循證護理方法,制定循證護理小組,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特點,查閱相關文獻制定護理方案,從病房環境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方面進行全面護理,結果顯示,應用循證護理的循證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護理服務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常規組,且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用循證護理較常規護理效果更佳,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凰.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191-193.
[2]? 胡前前,矯春峰,胡美香.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6):164-165.
[3]? 邱方玲.循證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1):85-86.
[4]? 郭麗紅,汪海霞.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39):225-226.
[5]? 許巧玲.循證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8,34(8):111-112.
[6]? 吳翔.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效果對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6):120-121,124.
[7]? 李麗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9):147-148.
(收稿日期: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