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潔 蔣嘉敏 王鑫怡 張瑩潔
摘 要:該文運用生態系統健康學的相關理論探討了產業生態系統健康,運用VOR理論分析了桐鄉杭白菊產業的相關數據和現象,從活力、組織結構和恢復力3個特征評價了產業發展,并根據評價結果對桐鄉杭白菊產業的保護和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桐鄉杭白菊產業;生態系統健康;保護;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5-0061-02
1 引言
1.1 生態健康系統 生態系統健康的研究是從1788年蘇格蘭生態學家James Hutton提及的“自然健康”開始的,經過眾多學者的研究,1989年Rapport提出了生態系統健康的內涵:生態系統健康是指一個生態系統在時間上具有維持其組織結構、自我調節和對脅迫的恢復能力[1]。1998年其又提出目前較為認可的生態系統健康的8個衡量標準,主要包括活力、組織、恢復力、內部環境、外部環境、服務職能和管理水平,其中前3個最為重要,被稱為VOR理論。活力可根據新陳代謝或初級生產力來測量;組織可通過企業種群結構層次多樣性或復雜性以及企業之間共生、競爭程度等來評價;恢復力是指對外部環境發生動蕩或者劇烈變化時,系統具有抵抗力,能夠保證系統結構和功能不受迫害的能力,由系統的協同機制、預警機制等所決定[2]。2007年,董經緯等提出運用生態系統健康理念探討產業生態系統健康的內涵,對產業的評價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3]。
1.2 桐鄉市杭白菊產業現狀 桐鄉市是中國杭白菊之鄉,近年來,通過良種推廣、加工工藝改進以及市場運營,桐鄉市已基本形成了杭白菊基地生產、規模加工、專業營銷的基礎條件,并且線上也有較好的銷路,在2019年“雙十一”當天,某家杭白菊企業日銷售額高達200多萬元。但在火熱的市場背后,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偏向中西部地區的菊花種植,導致杭白菊的價格在市場上競爭優勢相對較小;市場容量接近飽和,供大于求,價格上升空間和余地小;勞動力方面有成本上升和數量缺乏的趨勢等問題。從現實發展中可以看出,杭白菊產業近年來雖有一定的發展,但尚未形成一個完整、有序的產業結構。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杭白菊產業亟待完善。對于杭白菊產業的研究,目前已有對杭白菊產業的調查分析與探討、產業化栽培種植存在問題等。本文運用VOR理論的評價標準的部分指標對桐鄉杭白菊產業健康進行了評價。
2 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結果
2.1 活力 通過觀察杭白菊產業的生產量、種植面積的變化、產業新陳代謝能力,以判斷該產業的活力。從產量來看,2016—2018年杭白菊產量在1695kg/hm2左右,干花的年產量在5000t左右,占全國白菊花類總量的30%,其生產量依舊保持領先水平。從種植面積來看,桐鄉杭白菊種植面積達3333.33hm2,約占全國的33.33%,但通過調查發現其種植面積正在縮小。從產業新陳代謝能力來看,桐鄉杭白菊主要為人工種植,科技化水平低,對人工的依賴性高,然而隨著老農的逐漸下崗,出現了勞動力缺乏的情況,其新陳代謝能力較弱。
2.2 組織結構 杭白菊產業的組織結構決定了其未來的發展。
2.2.1 企業共生水平 從產業鏈完整度來看,桐鄉杭白菊產業的組織結構相對較好,但也存在產業鏈上游的生產者數量不可控的問題。桐鄉杭白菊產業由農戶、基地、企業三者組成,屬于農企緊密型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杭白菊產業化經營的各個環節結合起來,形成了產供銷、產加銷的一體化經營利益共同體。桐鄉市杭白菊農戶種植集聚地主要是在鳳鳴街道、同福街道、梧桐街道、龍翔街道、石門街道及其鄰近地區,總種植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70%。桐鄉市現有杭白菊加工經營企業43家,其中農業龍頭企業9家,浙江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1家[4]。桐鄉的杭白菊產業從種植到加工,從產品開發到市場營銷,其產業結構相比于其他地區更完善,然而杭白菊產業結構中生產者主要以分散農戶為主,但其數量難以控制。
2.2.2 競爭程度 目前,菊花銷售市場的競爭程度非常激烈,并且出現了不良競爭的現象。2018年,除傳統江蘇鹽城、湖北麻城、山西運城3個傳統菊花種植區穩定的生產規模外,新種植區域山東、河南、安徽等地也有很大的發展,全國范圍內的白菊花種植面積達1萬hm2以上,并呈現出增長的趨勢。然而,目前菊花市場已將近飽和狀態,而消費者又有追求大品牌的心理,不少外地的菊花打著“杭白菊”品牌,導致市面上杭白菊的質量良莠不齊,從而影響了杭白菊產業的形象和聲譽。
2.3 恢復力 杭白菊產業系統的恢復力是指當杭白菊產業受到外界的干擾時,通過該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外部能量的輸入,來維持系統本身的結構、功能和特性,使之恢復到穩定狀態的能力。杭白菊產業系統的恢復力主要包括對環境和適應能力和對產業鏈協同機制等方面。
2.3.1 對環境的抗干擾能力和適應能力 杭白菊的生產產量和質量與生長環境有著較大的聯系。杭白菊是喜涼、喜濕、喜光的植物,其抗寒體質較好,且在開花期間對光照的要求很高。然而其耐高溫的能力很差,且如果在太潮濕或積水的環境,則可能會出現爛根的情況。近年來,極端天氣較多,連續高溫干旱或者陰雨等情況頻發,導致杭白菊的產量和質量相較于往年較差。例如,2015年,花蕾期和盛花期遭遇歷史上少有的重度酸霧危害,葉枯病與病毒病交叉感染,嚴重影響了杭白菊的產量和質量;2016年,花蕾期遭遇持續高溫干旱與陰雨,導致花蕾較正常年景偏小;2019年,生長后期至采摘期遭遇長達40d的干旱,致使產量和質量較常年的差。
2.3.2 產業鏈協同機制 杭白菊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很好地實現了產業鏈協同的目的。在桐鄉地方農業標準的基礎上,頒布國家標準,制訂產品質量行業標準,通過規范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產業鏈的高效運轉。目前,嘉興市級有4家農業龍頭企業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且制定了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