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利 趙明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新的時代之下為了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提高村民思想認識、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等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的農村面積廣大農村人口眾多,因此,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是加強和提高我國社會整體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鄉村道德文明成了戰略需求,新時代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動力,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保障,也是新時代下促進和諧鄉村建設的基礎。本文從道德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意義出發,探究和分析鄉村振興中出現的思想道德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 鄉村振興 鄉風 道德建設
引言:隨著美麗鄉村的概念深入人心,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入手,從實際出發,要符合農村發展實際情況,了解農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和原因,完善道德建設方略和保障機制,為農村道德建設創造更好的環境,思想道德宣傳和學習不斷加強等等,全方位的為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創造條件。
一、新時代農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農村道德建設中,道德規范就是人們在處理事情時的原則和底線,在平常的生活中,應該自覺遵守。這也是維護和保障社會和諧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我國道德建設大概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對待他人要講文明懂禮貌、遇到弱者要助人為樂、公共場所要愛護公物、生產建設要保護生態環境、任何時候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在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提高農村社會的道德水平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環節。
1.1道德建設是新時代和諧鄉村建設的基礎
在2017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鄉村振興出現了新的要求,新的鄉村畫卷走入人們心里,把鄉村建設成為和諧美麗富強的新時代農村,在實現鄉村振興上,提高村民的素質是最首要和重要的任務,一個農村的鄉風和文明是所有發展決策實施的前提和保障,更是構建和諧農村的基礎,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向前發展的保障,因此,要重視和提高農村的文明程度,增強農村道德建設,努力把農村建設成和諧穩定、文明美麗的鄉村,為更好地進行其他方面的發展打好基礎。
1.2道德建設是新時代農村發展的動力
村民是鄉村振興中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因此,提升村民的道德素養是關鍵一環,道德也從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動力,村民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展現農村文明程度的高低,影響著農村的風氣和和諧。我國新時代下鄉村振興不僅僅是指物質條件的積累,更是要提高全民素質,想村民所想,做村民所求,引導和培養村民養成良好習慣,提高道德風尚,真正全方面發展,建設新時代新農村。
1.3道德建設是檢驗新時代城鎮化發展的標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向城鎮化轉變,似乎城鎮化是我國農村發展的一個大方向,但伴隨著快速城鎮化,也有許多的問題值得深思。首先大部分人一夜之間從“農村人”變成了“城鎮人”,只是簡單的身份轉變,而相對應的很多素養并沒有能夠同步轉變,而且產生了很大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意識的差距,也帶來許多問題,在城鎮化發展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各方要素,是否符合現狀或能否促進更好更和諧的發展,所以在此之前農村的道德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要求,也是對于城鎮化發展的間接體現。
二、新時代農村道德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城鎮化發展的更快,也很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轉型后的整體素質低于城鎮化發展的要求,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沒有做好農村道德建設,導致城鎮化后產生巨大差距,而這些差距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對人們產生著影響,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既不利于人們更好的生活,也不利于社會道德的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
2.1農民的社會公共意識不強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場合都需要靠人們的自覺來維護秩序,但是村民們的意識并沒有同步發展,許多亂丟垃圾、擠占公交等行為不僅影響了社會發展,還可能引起人們之間的矛盾,破壞農村人的形象。許多的人依舊有著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處事理念,對于公共事務十分淡漠,尤其在城鎮化轉型后問題會變得更為明顯和嚴重,因此,新的時代下,振興鄉村不僅要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引導村民進行道德建設,提高農村的道德水平,更好地適應城鎮化發展和構建和諧文明社會。
2.2傳統倫理道德衰落
在傳統的經濟時代,社會的人員流動相對較小,人們一般把孝敬長輩父母當做自覺遵守的禮儀道德,但現代化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宗族沒落,原有的村莊道德規范不復存在,加上市場經濟的沖擊,社會更加物質化,越來越多的人以經濟實力,以知識學歷論高低,甚至出現許多金錢至上觀念,許多的人出現不顧父母,拋棄父母的行為,加上很多人選擇外出打工,老人獨自在家,農村老人贍養成了問題,導致傳統的倫理道德逐漸衰退,新的道德理念也未形成。因此,農村道德建設迫在眉睫,只有建設好農村道德體系,才能夠促進美好鄉村建設和推進城鎮化健康平穩過渡。
2.3文化和思想復雜多樣,影響道德建設
隨著網絡和信息社會的發展,在人們還未形成完善的價值觀時就接受了各式各樣的信息和思想,村民們也產生了多樣的道德觀念和思想,而這種意識一旦產生就很難改變,阻礙了道德建設,而且許多思想不利于道德建設和社會發展,更有許多人利益至上,不擇手段。信息社會快速發展,各國各地眾多思想涌入,人們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性格、知識水平等選擇不同的思想文化,也為農村的道德建設帶來了難題。因此,只有加快農村道德建設,才能讓村民增強辨別信息的能力,趨利去弊,和諧農村建立。
三、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道德建設的對策
農村道德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的任務,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強農村的道德建設要從思想基礎、道德保障機制和道德建設環境等入手,從實際出發,切實有效的落實農村道德建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真正提高農村的道德建設。
3.1加強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建立思想基礎
要想加強農村的道德建設,必須先從思想觀念教育出發,社會主義價值觀可以說是小德,也可以說是社會大德,加大其宣傳和學習,培養村民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更好的進行道德建設。社會主義價值觀最直接的指導了人們日常的為人處事,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方式,是愛國主義的核心,能夠幫助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認識,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農村道德建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一方面要把握農民實際的思想狀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份特點找準教育重點,比如對外出打工者要培養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等。對留守在家的人要培養家庭大局觀、孝道、農村建設等,對于兒童要把價值觀內容牢記在心,學習好科學知識和文化等,總的來說,農村的道德建設要落到實際,落實到可行之處,不能假大空的做表面文章,也不能統一而論,要有針對性,才能有效果。
3.2完善農村的道德建設,提供制度支撐
農村的道德建設必須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從制度開始,之所以農村容易出現道德缺失,就是因為沒有人監督,也沒有相應的懲治措施,就算有什么道德缺失的行為,也不需要承擔什么后果,沒有人會因為看到別人沒有幫助老人而去責怪他沒有愛心,也沒有人會因為別人隨手丟了一個垃圾或吐了一口痰而去制止,如果你這么做了,甚至別人會以為你是神經病。
農村道德的缺失大多由無知和不好的習慣導致,因此要向村民宣傳和科普,比如隨地丟垃圾帶來的壞處,表揚助人為樂等美德的行為,為其他村民樹立榜樣,樹立人人為建設美好農村的觀念,完善獎懲制度,引導村民相互監督,有了制度的約束和他人的監督,定能更好的幫助村民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3.3完善基礎設施,優化道德環境
雖然村民個人的道德培養十分重要,但是基礎設施的完善也十分重要,如果人們每天都處在臟亂差的環境里,就算是道德素養很高的人也會有倦怠的一天,很簡單的說,比如道路兩旁的垃圾桶,在有些農村,整條街道沒有一個垃圾桶,人們只能隨手扔在路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空閑的手或兜能裝著垃圾;而且美國犯罪心理學家提出的“破窗理論”表明,越是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中,人們越能控制自己的不道德行為,因為不忍心把它給破壞了,久而久之,也就使環境越來越優美干凈。
農村道德建設不僅僅是對村民們道德的建設,也是對農村道德環境的人文建設,要創新農村道德建設的方式方法,多樣人性人文的宣傳,環境的打造,用水用電的改善,淘汰落后的生產方式,改掉落后的生活方式,美化農村的衛生環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宣傳道德知識和事件,改善鄉村生活,引導村民愛護基礎設施,共建美好鄉村,激發村民愛護和發展鄉村的意識,鼓勵村民文明出行和生活,促進村民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結語: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根據新的要求完善振興部署,其中農村道德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城鎮化的水平,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促進農村道德建設對農村本身和社會整體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本文通過概括農村道德建設對于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剖析了在農村道德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和原因,并對新時代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道德建設的推進提出了應對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張曉宇,楊盛軍.試論新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對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1).
[2]石文祥,趙潛.鄉村振興背景下新時代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構建[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年.
[3]劉曉雪.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要求——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J].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研究,2018(03).
[4]朱毅煊.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規民約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新思路——以北京市順義區為例[J].南方農機,2019(23).
[5]姜丹丹.核心價值觀視域下新時代農村社會公德建設[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