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棉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新課程里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把閱讀與寫作作為一個整體,融入學生的學習中。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旨在有效推動小學語文的改革。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讀寫一體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070-02
引言
在新課程標準里,每一個學段的學習目標都明確列出閱讀目標和寫作目標,在聽說讀寫四種語文能力中,讀與寫是最重要的兩個,而在語文教學中,這兩者是教學的重點,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不可分割的關系。而恰恰學生在學習中,這兩個方面是最薄弱的,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把閱讀和寫作有效地相結合在一起,是有利于提升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把讀寫一體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什么是讀寫一體化
讀寫一體化,簡單理解就是把閱讀與寫作融為一體,相互促進。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由外往內的‘吸收,寫作是由內往外的?‘發表,二者是‘積蓄與‘傾吐的關系?!边@句話形象地描述了閱讀和寫作的整體性關系。讀寫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教學重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兩方面,往往是比較薄弱的,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把讀寫一體化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興趣,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寫作素材,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發展。
二、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
(一)圖文并用促讀寫一體化
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里,幾乎每一篇課文都有相關的插圖,這些生動形象、色彩豐富的圖畫,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課文和插圖相結合,作為讀寫一體化的契機。例如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貓》一課,在導入環節中,通過提問學生觀察文中插圖,說說對貓的印象,接著講授課文介紹貓的性格特點,引導學生可以從動物的性格特點以及一些實例的寫作方法來介紹一種動物,進而指導學生用這些方法來寫單元習作:我的動物朋友,這樣學生動起筆來就有話可寫,有內容可寫,從而達到讀寫結合的效果。
圖文并用,還可以是指通過多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如網絡視頻、圖片等資源,挖掘更多的閱讀和寫作素材,給學生營造更好的閱讀以及寫作氛圍。如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潮》這一課,學生通過閱讀“潮來時”片段,感受潮水來時的壯觀是比較單一的,并不能直觀形象地去感受這次語句。因此,我們可以搜索一些錢塘江大潮的視頻、圖片,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更直觀地去感受“潮來時”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再讓學生讀通讀透片段,接著分享更多描寫河、水的優美段落,從而讓學生積累描寫自然景觀的寫作素材,提升相關的寫作技能,當教學單元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學生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二)品讀重點詞句促讀寫一體化
在學生的作文中,我們很容易發現,經常會有詞語搭配不當以及語句錯亂、白話化等問題,追根到底,還是學生的語文基礎功底薄弱,造成問題的原因就是閱讀少,缺乏寫作素材。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好詞佳句,達到積累素材,鞏固語文基礎,從而掌握寫作方法。例如,在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爬山虎的腳》一課,引導學生閱讀介紹爬山虎的腳“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边@部分片段時,重點引導學生發現作者是從位置、數量、形狀、顏色上來具體描寫的。并品讀片段中的比喻句,正是用比喻手法,讓句子顯得更生動、形象。再來時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爬山虎的腳的樣子。
再如《蝴蝶的家》一課中,引導學生閱讀片段“天是那樣的低沉,云是那樣的黑,雷、電、雨、風,吼叫著,震撼著,雨點密集地喧嚷著,風將銀色的雨幕斜掛起來,世界幾乎都被沖洗遍了,就連樹林內也黑壓壓的、水淋淋的,到處都是濕的。這不是難為蝴蝶嗎?”這部分片段,讓學生讀通讀透,從“喧嚷”、“震撼”兩個詞中,感受對惡劣自然環境的描寫,體會到作者心里的著急。通過這樣品讀教材鐘的重點詞句片段,學生更容易掌握明白準確用詞來描繪事物的特點。
(三)豐富課外閱讀促讀寫一體化
除了重視語文教材的運用來實現讀寫一體化,我們還可以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通過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名著、美文等,豐富學生閱讀量,提高閱讀水平,拓展視野,繼而仿寫,達到促進讀寫一體化的目的。如在教學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本單元是以“神話,永久的魅力,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為主題,通過學習幾篇神話故事,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神話故事本身就是情節生動神奇,想象豐富,文章中有神奇的經過,也有神奇的結果,很容易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感受神話所帶來的魅力,引申到課外,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神話的其他故事去,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一文時,引導學生閱讀課外一些中國神話故事,如《大禹治水》、《神農氏嘗百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體會神話故事的特征,感受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質。讓學生在品讀這寫課外故事時,提問學生:“假如讓你和其中一個人物在一起過一天,你會做些什么呢?”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暢所欲言,再結合本單元的習作,嘗試把這些奇思妙想寫下來。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豐富課外閱讀量,學生的閱讀面開闊了,也就能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量,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有物可寫,有感可發,實現讀寫一體化的目的。
三、結束語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能落實讀寫一體化,強化閱讀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繼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反之,通過讓學生正確運用詞句進行寫作,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實現讀寫一體化,無論采取哪種教學策略,都是為了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在課堂中有效地開展學習。而在這個讀寫一體化的實際教學中,也肯定會出現不少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一線的工作中繼續探討,多思考,該如何進一步改善,達到實現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實踐研究”教學策略成果,(課題編號:GDXKT22071)】
[ 參? 考? 文? 獻 ]
[1]陳華英.關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讀寫一體有效對策的探究[J].學周刊,2017(10):137-138.
[2]陳衛花,對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 2016(4):21-22.
[3]邢志敏.小學中年級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03):54.
[4]馬艷麗.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05):103.
[5]王莉.小學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研究, 2019(196):139-140.
[6]蘇軍.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小學讀寫一體化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