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存格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閱讀不僅是鞏固和擴大詞匯量的好方法,它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其綜合英語水平。因此,尤其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閱讀教學最為重要,學生在具備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閱讀的目標和要求,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閱讀技能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閱讀不僅是鞏固和擴大詞匯量的好方法,它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其綜合英語水平。因此,尤其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閱讀教學最為重要,學生在具備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目前,有不少教師仍然對閱讀課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擊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并且忽視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表達敘述的能力。其實就我們現在的教學狀況,小學生對于單個單詞的認讀和理解沒有問題,但是涉及到句或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顯得很差。《英語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規定小學生的閱讀要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閱讀的目標和要求,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那么,在新課標下,小學高年級如何才能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課教學呢?下面,我結合《新標準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第六冊Module3 Unit1中課文為例,來談談自己開展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設置情景,引出閱讀問題
如何讓學生想讀、愛讀,這是閱讀課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設置一些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口味的合理的情景,恰當地設計幾個小問題,再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簡單的背景介紹,讓學生產生讀的需要,并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讀課文。以Module3 Unit1一課為例,在進入課文前的導入環節,先了解大明在中國昨天早中晚餐吃的是什么,再來猜測玲玲早中晚餐吃的是什么。根據課文內容提出三個問題:1.WhatdidLinglinghaveforbreakfast?2.WhatdidLinglinghaveforlunch?3.What did Lingling have for dinner?這樣過渡自然,問題設計既貼切又恰到好處,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學生在聽力中獲取主要信息進行回答,從而也鍛煉了學生的聽力,之后再進入課文的閱讀,學生就會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起來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還可以談論有關飲食的話題,或出示有關的圖片、實物,或者觀看有關視頻,再次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了解,使學生做好積極的準備,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有助于加強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布置任務,默讀理解課文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先布置任務,然后讓學生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以學生的獨自閱讀為主,是閱讀教學的主體部分。在Module3 Unit1一課中,我布置任務,讓學生默讀課文,劃出遇到的不會的單詞和句子,然后讓學生利用上下文或圖片去猜測單詞和句子的意思。引導學生根據音似詞和形近詞來猜讀生單詞的讀音,最后教師給出正確示范并講解。例如traditional一詞,學生猜不出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DumplingisatraditionalChinesefood.“端午節”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學生就可以很快說出它的意思是“傳統的”。對于它的讀音我讓學生學會分拼單詞的能力,tra/di/tio/nal,這種拼讀能力是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方便記憶其讀音,同時也有利于背誦。通過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去自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求答案,由淺入深的學習,學生完成起來會更有成就感。教師在閱讀時一定要傳授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將常用的閱讀策略有計劃有步驟地教給學生,,結合不同的閱讀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滲透技巧,循序漸進,多提醒,多示范,多引導,學生才會逐漸掌握。
三.朗讀課文,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在默讀后要進行朗讀,先聽錄音,要強調學生注意語音語調,通過跟讀模仿、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跟點讀筆讀,全班齊讀,小組男女生分角色讀,單個分角色讀,培養學生大量閱讀的能力。閱讀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眼、腦、手感官并用,這樣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跟錄音讀課文時,用手指指著每一個單詞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跟讀。真正讓學生用心去讀,同時,開展多種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為以后高層次的閱讀奠定基礎。
四.創設平臺,檢查閱讀效果
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取得的點滴成就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當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就會信心倍增,興趣也更加濃厚。我們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點,創設各種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這樣也能及時讓老師了解到學生的閱讀理解情況。我在上這一課中,設計了一張課后調查表,了解你的朋友們昨天早中晚餐吃的是什么。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們練習和鞏固了所學句型,做到了學以致用,并且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能力,最后讓學生展示,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搜集資源,提升閱讀能力
學生在校的時間十分有限,聽、說、讀、寫的機會較少,閱讀的容量也非常有限,為了滿足高年級學生學習的需要,我有選擇,有目的地給學生選擇實用的資料(口述講給他們聽或者打印發下去),比如,小學生對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了解甚少,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閱讀內容,我會多注意收集西方文化背景的資料(像各國風俗,禮儀,飲食),并及時的傳遞給孩子們。再者,我選擇隔兩周或者三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閱讀學校圖書館的英文書籍(有聲圖書),要求有點讀筆的帶點讀筆來點讀材料;或者找一些符合學生心理且感興趣的電影(像瘋狂原始人,海底總動員,天才眼睛狗),讓其觀看,學生們興趣高漲。或者,在平時的練習課中,我會選擇一些題材和內容深度上與教材內容匹配的閱讀材料,這樣既使學生鞏固課本知識,又能適度拓展英語的知識面和對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同時也檢查了學生這一段時間閱讀方面的成效。
培養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我們一線教師教學的重點之一,只要我們教師明確閱讀教學要求,持之以恒,多注意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習慣,采用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將聽說讀寫活動恰當融入閱讀教學中,挖掘學生的英語閱讀潛能,不斷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劉建清《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
[2]廣東省羅定市青龍街中心小學彭永亮《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