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
摘要:“保教”結合有利于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有利于將幼兒園課程與生活之間建立起聯系,有利于體現教育的整體性。因此對于“保教一體”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用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文總結了“保教一體”教育理念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用的策略,一是保教一體促進課程整合;二是保教一體促進生成;三是保教一體促進自主學習,期望為相關研究與教育實踐帶來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保教一體;幼兒園教育;應用
保教一體教育理念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對于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對于讓幼兒園課程與生活之間建立起聯系,以及培養“完整的兒童”具有重要意義,亦符合幼兒園現代教育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的原則。為此,我們將“保教一體”教育思想運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幼兒園課程的構建與創新,對此本文進行了詳細探索,以期為教育同仁開展相關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保教一體”促進課程整合
傳統的幼兒園教育因為受到“知識本位”“應試教育”等陳舊教育思想的影響,因此課程的功利性比較強,導致課程實施更加關注教師的“教”,忽視了幼兒的“學”,重視了“智力開發”,忽視了幼兒德、體、美、勞等全方位的發展,與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而分學科式的教學模式也人為地割裂了各學科的知識,不利于幼兒從整體性認識與把握知識,與現代幼兒教育理念中提倡的教育整體性不相符。而“保教一體”教育理念的運用,則將幼兒游戲、學習與生活之間建立起了聯系,實現了幼兒教育活動各元素之間的“有機整合”,有效體現了教育的完整性。
如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我們不但要觀察幼兒游戲行為,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等,還要時刻關注他們在游戲時是否能夠對自己身體的冷熱變化做出正確的評估,從而了解他們有沒有自主并及時增減衣服的能力,進而通過保教結合提高幼兒參與戶外游戲的效能。又如在“我的身體我做主”的主題課程中,我們可以把“午餐”時的食育與主題教學進行整合,通過在生活活動中滲透,深化幼兒對科學合理飲食重要性的認識等。“保教一體”可以有效促進五大領域課程的整合,為實現教育的整體性要求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二、“保教一體”促進生成
幼兒園主題式教學具有生成性的特點,而生成的主題應該源于幼兒的興趣,這樣才能調動幼兒參與主題教學活動的興趣,進而提高主題教學的質量。“保教一體”教育思想的運用可以促使保教人員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隨時隨地捕捉教育契機,然后生成幼兒感興趣的課程。
如在午餐休息的環節,孩子們在操場上轉圈時發現種植區里的“黃豆”發芽了,于是大家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這就是黃豆芽嗎?”“我媽媽發的黃豆芽長長了是綠色的呀?”“現在黃豆在地底下是什么樣子的?”回到教室準備休息了,孩子們一邊脫衣服還一邊討論著“黃豆芽”的事情,于是保教人員便從幼兒興趣出發,共同設計了“炒黃豆芽”“吃黃豆芽”“制作黃豆芽”的活動課程,同時還制訂了“夾黃豆”的游戲課程,語言領域里講“黃豆”故事的課程,等等。由此可知,“保教一體”有利于保教人員從幼兒興趣出發,設計適宜的課程,從而有效提高孩子們參與幼兒園各項活動的積極性,必將提高課程實施的質量,真正滿足幼兒真實的發展需求,促進他們的自主發展。
二、保教一體促進自主學習
傳統的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大都在進行高度預設的集體教學,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幼兒的興趣需求,因此幼兒學得無趣,漸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自主探究的能力也越來越低,最后成了他們發展中的短板。為此,我們運用“保教一體”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發揮幼兒學習主體性,推動幼兒自主探究性學習。
在“食育”課程中,我們采用“保教一體”的教學模式,不但為孩子們提供了真實的學習場景,同時使他們在真實情境的引領下,激活了他們的切身體驗,豐富了他們的直接經驗。如在午餐前的活動環節,有的教師會播放“一園青菜成了精”的繪本視頻,并講述相關的故事;或者播放《雞蛋妹妹我愛你》《我不挑食》等,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滲透食育教育內容,引導孩子們養成不挑食的良好飲食習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接下來,在吃飯的過程中再發生幼兒挑食的情況,保教人員就可以現場給予指導,從而通過全方位的教育滲透,增強幼兒均衡飲食的意識,進而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獲得直接經驗,并有效促進了他們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
“保教一體”教育思想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構建幼兒園課程以及實施相關課程的創新,對于應對當下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體現教育的整體性,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是近年來我們對“保教一體”教育思想實踐與探索的經驗總結,期待著可以為相關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韓玉梅,楊曉萍,宋乃慶,楊雄.美國優質學前保教資源獲取性測評:內涵、指標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8(10):22-35.
[2]張哲,曾彬,欒文艷.幼兒園保教合作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南充市幼兒園保育員的調查[J].教師教育學報,2018,5(03):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