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蒙
摘 要:文章以《世說新語》為例,圍繞為“為什么讀?”“讀什么?”“怎么讀?”三個問題,探討閱讀整本書的價值意義,并嘗試用“個人自主閱讀+小組專題閱讀+課堂閱讀成果展示”的方式來開展整本書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自主閱讀;專題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0-24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052-02
一、引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如果一個學生的閱讀只停留在語文課本的閱讀上,顯然是不夠的。如今在大力提倡核心素養理念的基礎上還在倡導整本書閱讀,進一步表現出對單篇閱讀教學的擔憂。因此,整本書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為什么讀?
我們可以從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世說新語》兩則故事中感受魏晉時期士族階層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以及人物風采。《詠雪》描寫了文學世家的家庭聚會,謝道韞展現了“詠絮之才”;而《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元方巧妙的應答,凸顯其聰明機智。
(一)閱讀《世說新語》,提升語文素養
該書以文言寫作,大部分都是短篇文言文,所用的都是簡易的、常見的文言字詞,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注釋來翻譯整篇文章。通過閱讀大量的文言短文,學生可以培養文言語感,并且在閱讀后期,不借助注釋也能通讀全文。通讀該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閱讀《世說新語》,促進思維發展
該書刻畫了眾多人物,在敘事過程中對人物描寫細致,對比手法突出,語言簡練,結合故事背景,塑造了鮮明、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學習人物描寫方法,鑒賞人物性格特點。學生可以對作品中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深度探討,提升思維品質。
(三)閱讀《世說新語》,傳承傳統文化
書中涉及的人物不下五六百人,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僧徒。書中不少故事成為后世詩文常用的典故。魏晉風度展現是的一種曠達、率真的人格美,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風流的一種文化,因而深受后人推崇。學生浸潤于閱讀中,可以感受傳統思想的魅力,傳承優秀文化。
三、讀什么?
魯迅先生稱《世說新語》為“名士底(的)教科書”。在竹林七賢、王謝世家、桃源陶令等魏晉名流狂放不羈、率真灑脫、從容散淡的言談和儀表中蘊藏的是魏晉士人雜糅儒道的宇宙觀、回避隱忍的政治態度以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命觀。那么,從《世說新語》中可以讀到什么呢?
(一)感受人物性格特點
在人物刻畫上,用白描的手法抓住富有特征的細節,不要求面面俱到,僅寥寥數筆便簡潔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比如《儉吝》中描寫王戎,“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后更責之”短短幾字,就足以讓讀者感受到王戎儉吝的性格特點。另外《世說新語》還善于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德行》中記述王戎、和嶠兩人同時遭大喪,“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由此可以得知和嶠是生孝,王戎是死孝。
(二)學習記言記事方法
《世說新語》將敘事融入人物的言行之中,雖然每則故事都只有百余字,卻能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和神韻,將故事的來龍去脈講得活靈活現且高潮迭起。如《仇隙》:劉玙兄弟少時為王愷所憎,嘗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坑,坑畢,垂加害矣。石崇素與玙、琨善,聞就愷宿,知當有變,便夜往詣愷,問二劉所在。愷卒迫不得諱,答云:“在后齋中眠。”石便徑入,自牽出,同車而去,語曰:“少年何以輕就人宿!”短短幾十字就再現了王愷想要加害劉氏兄弟,石崇及時救助的場景。一言一行,昭示人生;短小之間,盡顯風流。
(三)學習精練含蓄語言
品評人物德行的有“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形容文辭優美的有“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描摹會稽山川之美時說“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這些語言精練形象,比喻精妙,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概括力,許多都成為漢語詞庫中的瑰寶,至今仍被廣泛運用。
四、怎么讀?
教學模式上將構建由“個人自主閱讀+小組專題閱讀+課堂閱讀成果展示”組成的閱讀共同體,強調自主思考與小組探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并解決問題,從多角度進行文本研讀,并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生找到個性化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自我生成。
(一)個人自主閱讀
1.閱讀方法指導
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通讀了解文章記敘的是一件什么事;了解文章的主要情節內容;弄清所記之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簡析所記之事涉及的相關人物。第二步,品讀細節,把握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關注人物描寫,而細節描寫往往能傳達出人物的品質和內心。品讀這些細節,揣摩人物語言的語氣、關注神態的變化、注意動作的指向等,從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圖。品讀人物言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第三步,借助工具書,批注筆記法。借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在筆記本積累文言實詞、虛詞的意思和用法。在閱讀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 ;邊看邊思考,把握故事情節;在閱讀時,肯定會有各種疑問產生,將這些疑問隨手寫在空白處;讀了文章之后,也可隨時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悟。
2.自身閱讀計劃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權利和自主性,不必對閱讀速度、閱讀時間等做硬性規定,主要對閱讀整體進度進行安排與調控。閱讀整本書需要較長時間,學生往往會因為種種原因半途而廢。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開始閱讀前制訂一個簡單的閱讀計劃,讓學生長期堅持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小組專題閱讀
在學生進行初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專題閱讀,即深層閱讀式的“重讀”。教師可從整本書的主題、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語言藝術等方面出發,提出書中的一些重要話題或者具有重大意義的導向性問題,通過設計專題的方式,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深入閱讀。
專題任務一:主題任務。《世說新語》賢媛篇共三十二則故事,三十二位女性的所言所為表現了她們令人嘆服的品德、智慧,也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魏晉時期堪為典范的“賢媛”是什么樣的。比如:陶母身體力行地教陶侃如何待人接物,其精神可歌可泣;具有很高德行、是非分明的女性卞后;許允之妻憑借自己的才智挽救了婚姻;擁有政治才識的賢才之媛——王渾之妻鐘氏對兵家子的品評令人瞠目結舌,獨具慧眼之才。指導:精讀“賢媛”篇目,也可以看原著中的“賢媛”篇目;歸納整理出“賢媛”中每位人物的特點,形成一篇文章。
專題任務二:人物任務。《世說新語》刻畫的人物眾多,它是魏晉風流的剪影,是魏晉士人的群雕。全書記載了一千五百多人,魏晉豪門世家幾乎無一遺漏。如在竹林七賢里面最出名的兩個人,一個是嵇康,一個是阮籍,他們不僅在文學創作上有很高的造詣,而且在品行上也讓后世文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著名書法家嵇康就在書中多次出現,請找出有關嵇康的章節,說說《世說新語》中嵇康的形象。指導:精讀并分析嵇康的個性特點,寫出自己的感悟。(溫馨提示:同學們可以根據這種方法,在整本書中,任選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人物進行專題探究。)
專題任務三:手法任務。《世說新語》寫作精妙,往往寥寥數語便能寫出神韻。其中特別善于使用對比,而在對比中又形式不一,請你從文中找出有關對比的章節,完成下面表格。
《世說新語》中的對比:
(三)閱讀成果交流
為了檢驗階段閱讀的成效,充分調動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讓他們的前期閱讀得到師生的肯定,獲得成就感,可以在后期階段讓其進行閱讀成果交流。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用階段成果展示的方式來推進整本書閱讀。
展示一:小組專題探究成果匯報。小組根據本組所選擇的專題,派小組成員進行探究成果匯報。
展示二:故事分享會——賞魏晉風流人物。“你最欣賞的人物形象是誰?你最愿意和書中的哪個人物交朋友?”小組交流討論,派一名代表講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或一類故事,其他小組針對分享的內容進行提問。
展示三:班級辯論賽——辯證批判看魏晉精神。辯題:《世說新語》中展示的魏晉風度是積極/消極的。
五、結語
總之用“閱讀前提示方法—閱讀中進行指導—閱讀后組織討論”進行《世說新語》整本書閱讀,能讓學生接觸到足夠的豐富的語言,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吸收。整本書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廣闊和深入。
學生發展了語言,發展了思維,開闊了視野,能夠與古代的先賢對話,獲得了精神的愉悅。而這種愉悅又能使其對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有更多的體悟,文化的因子就會進入學生的血脈之中。換言之,整本書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能夠使學生具有更完美的人生。
參考文獻:
[1]余黨緒.“整本書閱讀”之思辨讀寫策略[J].語文學習,2016(7):12-17.
[2]黃 靜.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及實施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3(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