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 王鵬威
【摘 要】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中,視聽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課程。當前動漫視聽語言教學中,存在著課程定位不準確、教師專業水平不足、與后續實踐課程的銜接不夠緊密等問題。為此,必須正確認識視聽語言課程,加強實踐教學,借助信息化手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師素質,優化完善教材。
【關鍵詞】動漫專業;視聽語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61-02
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課程設置是整體規劃的重要環節。其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高職教學中存在許多技能、技法課程,但僅僅開設這些課程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一些支撐實踐課程的理論課程。這些課程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雖然不像技能技法課程那樣能夠在短期內對學生產生顯而易見的效果,卻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理論支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技能技法課程,從而潛移默化地推動學生實踐水平的提升。以視聽語言課程為例,其在高職院校動漫專業課程規劃中,屬于理論課程,它雖然不是操作課程,但卻是構成動畫的基本語言,不可或缺。視聽語言作為高職院校動漫專業課程教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在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偏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嘗試探討其教學改革問題。
一、動漫視聽語言教學特征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視聽語言是一切影視藝術的語言系統,創作者根據一定的創作意圖,將聲音與畫面進行配合,從而使觀眾能夠通過視覺和聽覺接受信息,從而達到敘事及抒情的藝術效果。視聽語言作為一門理論課程,為學生動漫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在當前眾多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教學活動中都得到了開展。視聽語言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存在的問題也是非常顯著的,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該課程的定位不準確
當然,無論高職院校的教師還是學生,都對視聽語言課程的定位不準確,大多數人都將視聽語言課程定位為理論課程,這本身沒有錯,但卻不夠準確,也不符合教學要求。實際上,視聽語言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影視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影視創作理論基礎,讓學生通過對大量經典案例的分析解讀來掌握動畫影視經典理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其他實踐課程,提升動畫創作實踐能力。如果僅將視聽語言課程視為理論課程,就容易讓學生忽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將視聽語言課程與其他課程孤立開來,該門課程也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二)教師的專業水平不足
視聽語言作為一門基礎性理論課程,同時又與實踐課程聯系緊密,這就要求教授這門課的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不僅要具備很高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扎實的影視動畫理論基礎和深厚的經典作品研讀經驗,同時,還應具備豐富的影視動畫創作經歷和實踐經驗。教師只有綜合具備這些方面的素養和技能,才能對視聽語言課程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了解視聽語言課程與動漫專業其他課程以及實踐課程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運用該課程所學知識指導其他課程的學習和指導影視創作實踐活動。而在現實中,高等院校特別是眾多的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相對欠缺,教師的專業水平也相對較低,教授視聽語言課程的教師大多不具備上述這些綜合素養,他們在上課的時候,對授課內容的講解較為淺顯,通常流于形式,照本宣科或花過多時間進行概念陳述,缺乏實質性內容,很難讓學生了解到視聽課程的精髓和本質。
(三)與后續專業課程的過渡和銜接不夠緊密
很多教師專業素養不夠,為教學而教學,只將關注點放在該課程上,忽視了視聽語言課程的包容性,忽視了視聽語言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系,不能將視聽語言課程與其它后續專業課程進行有效銜接與過渡。這就導致學生在不了解與視聽語言相關的后續課程安排,同時學生在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時候,由于沒有針對性地儲備視聽語言相關專業知識,導致學習難度加大。作為動漫專業先行課程,其對學生動畫短片創作中聲音與畫面的協調等方面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與角色設計、動畫運動規律、后期剪輯等后續課程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視聽語言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對于學生能否成功進行動畫短片創作,以及創作出具有自身風格的動畫作品,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新媒體時代視聽語言教學改革探討
(一)正確認識視聽語言課程,加強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都要正確認識視聽語言課程,不能將其僅僅視為一門基礎性理論課程,而應注意其與動畫創作實踐的聯系,并在教學過程中貫徹這一理念。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動漫實例研究和分析視聽語言,在案例選擇上,教師可選擇那些與本國動漫現狀較為貼近的動漫作品,這些動漫作品可以充分反映當前動漫視聽語言的特征。而具體到作品分析方面,則可從人物性格塑造成熟與否、背景音樂與背景故事情節之間的搭配是否合理、鏡頭的運用是否將故事展現完整等方面進行分析。另一方面,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作品創作教學實踐,學生可以在手繪動畫、定格動畫、游戲動畫、原創DV短片的實際運用中,進一步鞏固理論聯系實際的創作理念,并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象去聯結鏡頭語言中的時間空間結構,從而創作出更專業更具想象力的作品。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創新教學方法
隨著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影視創作和動畫創作均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不是隨意的,而必須以視聽語言的課堂特點為依據,并充分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從這個角度出發,宜采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當前,高職院校可結合信息化手段,采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下,教師可將視聽語言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切分,劃分為若干教學任務,讓學生完成一個個教學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知識掌握和技能提升的雙重目標。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以視覺影像中的“景別”模塊為例,在開展任務驅動型教學之前,教師可通過微信、qq等多種渠道,發布“景別”預習通知,并將影片案例片段、微課等教學資料上傳。一旦學生接到相關通知,便及時登錄微信或qq群下載教師上傳的資料進行預習,同時,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組的組長對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統計。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同樣發布教學任務,并讓各小組長對預習情況進行反饋,教師根據小組長反饋的問題,依據重要性原則進行逐一解答,并對案例影片片段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了解其創作過程中使用的技法。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堂拉片練習作業,讓學生通過每個鏡頭的景別、鏡頭運動、剪輯、聲音等元素,熟悉景別在影視動畫作品中的綜合運用技巧,并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和了解。
(三)提升教師素質,優化完善教材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教材是兩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而教材則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考材料。一方面,高職院校要提升視聽語言授課教師的素質,教師自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式。與此同時,學校也應該為教師組織培訓,并讓教師深入動漫創作實踐,加強同行業交流,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另一方面,要優化完善教材,過去的教材知識點相對濃縮,因此應對知識點進行分拆和完善。再次,教材在增加大量案例的同時,可適當增加一些操作性的練習題,引導學生注重實踐,并在實踐中鞏固和提升所學知識。
新媒體時代,動漫專業視聽語言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教學方式,并加強實踐教學活動,提升教師水平,優化和完善教材,必須尋求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學昭.關于視聽語言課的教學探討[J].藝術教育,2011.09.
[2]宗傳玉,肖偉.影視動畫視聽語言[M].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