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寧 李芬

【摘 要】目的:探究小兒腹股溝疝圍術期健康教育護理的實踐途徑和應用價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對照研究法,納入78例于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接受手術治療的腹股溝疝患兒進行臨床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傳統組。其中,干預組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傳統組以常規模式進行健康指導,對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掌握優良率、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對比。結果:與傳統組比較,干預組護理滿意度及疾病知識掌握優良率均處于較高水平,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在圍術期對腹股溝疝患兒家庭開展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充分調動家屬參與疾病管理的能動性,增強其健康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使患兒及家庭真切受益,且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小兒腹股溝疝;健康教育;圍術期護理;健康知識;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疝是人體內某一臟器因某種原因脫離其正常醫學解刨部位,從臟器薄弱或缺損處向體表外突出的一種疾病,腹股溝疝便是疝類疾病中的典型代表。目前,針對于腹股溝疝多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受多重因素的影響,該疾病的復發風險較高,且手術風險和康復效果因疝的類型、性質、患者基礎條件、手術耐受性、自我照護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為進一步提升低齡患兒手術治療效果,本院在護理實踐中落實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現結合對照研究將護理對策整理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本組78例研究對象均為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接受手術治療的腹股溝疝患兒,入選者中男童60例,女童18例,年齡為10個月至9歲,中位數為4歲,單側發病74例(病灶在左33例,病灶在右41例),雙側發病4例,疝內容物涉及大網膜組織、腸管、闌尾等,全部診斷為腹股溝斜疝。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傳統組,39例為一組,將兩組上述基線資料進行獨立樣本分析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傳統組行常規健康指導 術前,將患兒病情詳細告知家屬,強調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介紹手術大致過程,說明術前飲食、飲水、皮膚、睡眠等的注意事項和配合事宜;囑家屬安撫患兒情緒,給予其安全感。術后,指導家屬做好傷口的護理和腹部按摩,為患兒術后飲食提供合理建議。
1.2.2 干預組予以健康教育干預(1)術前。在患兒及其家屬入院之初,為其介紹病區相關制度、環境、設施等,為其今后的醫療生活提供便利;協助患兒家庭進行相關檢查并就檢查結果作科學解析,如過于專業則由主治醫生講解,勿含糊其辭;指導患兒在床上大小便,避免其術后短期內無法適應,床旁指導家屬擺放患兒體位,一般術后需借助軟枕支持雙腿,使膝關節維持微屈狀態,并指導其如何為患兒按摩;按常規進行術前的禁飲禁食、皮膚護理、腸道清潔等指導;教予家屬如何安撫患兒情緒,在靈活運用電子產品、玩具等物品轉移患兒注意力的同時,通過肢體接觸如擁抱、撫摸、親吻等予以寬慰和精神支持。(2)術后。告知家屬術后應臥床一周,避免不必要的活動,以免傷口牽拉疼痛或水腫,且術后三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建議家屬自然過渡普食,適當進補山藥、蛋類、肉類、扁豆等以補氣[1],同時增加水果、蔬菜和水分的攝入量,以防便秘造成腹壓過高。一旦出現大便干燥需合理使用潤腸藥,告知患兒勿用力大便;強調傷口處維持干燥清潔的必要性,低齡患兒應合理使用紙尿褲,勿使尿漬污染傷口,短期內勿盆浴或淋浴,可擦拭身體以維持干爽;合理增減衣物,預防感冒咳嗽,以免腹壓增加而影響傷口愈合進展;強調腹部裹壓太緊可增加腹壓導致疝氣發生,故需為患兒準備寬松的衣褲;康復期間,除規范用藥和復查外,應留意患兒腹股溝、陰囊等部位的變化,警惕疾病復發。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疾病知識掌握優良率、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統計2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見表1。
2.2 統計2組護理滿意度和疾病知識掌握優良率,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醫學研究的深入使得腹股溝疝的手術治療方案日趨完善,手術的整體治療效果大幅提升。然而,疾病的治療、轉歸和康復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能力息息相關,對于毫無自我照護能力的患兒而言,其家屬則成為健康管理的責任人。另外,小兒疝氣的形成器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腹部壓力的增高,而便秘、腹部外物裹壓過緊、大聲咳嗽均可增加腹壓[2],且幼兒期過早站立可致腸管等下墜誘發疝氣。因而,一定程度上講,小兒腹股溝疝的發生與家屬健康知識、監護責任的缺失存在密切聯系。有鑒于此,筆者認為,無論是從小兒疝氣的預防還是小兒疝氣的治療和康復角度而言,醫務工作者均有必要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現代醫學模式下,健康教育并不僅僅是單純的疾病、治療方案介紹,更多的是教予受教者改變思維模式,關注身心的需求,從點滴小事及細節完善整體的自我照護(照護責任)。本研究數據顯示,與傳統組比較,干預組護理滿意度及疾病知識掌握優良率均處于較高水平,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從多角度印證了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及其優越性,為腹股溝疝圍術期健康教育護理的普及提供了理論依據。由此表明,在圍術期對腹股溝疝患兒家庭開展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充分調動家屬參與疾病管理的能動性,增強其健康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使患兒及家庭真切受益,且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吳照梅.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腹股溝疝圍手術期護理的運用和效果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11):1304-1305.
范結微.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對于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疝手術的臨床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7,9(18):130-132.